华中农大成功克隆水稻不育基因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团队的一项新成果被刊载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该团队成功克隆出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使杂交水稻的发展跨入一个新阶段。2月1日,张启发和他的团队向笔者讲述了历时25年的科研“长跑”。
25年磨一剑
现任华农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和他的团队为pms3的研究投入了25年的时间。1987年,“克隆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正式立项。
据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丁寄花博士介绍,1973年,在仙桃发现了光敏感雄性核不育水稻。它是极其宝贵的水稻遗传资源,可利用它的特点生产杂交种,被称为“两系”杂交稻。与传统的“三系”杂交稻相比,简化了杂交育种和制种程序,降低了种子成本,并且配组自由,能充分发挥杂种优势。湖北省专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1987年纳入国家863计划。但是,控制杂交稻培育的关键基因是什么,能否进行克隆,一直是张启发团队苦心钻研的课题。
谈及艰辛的研究过程,张启发的同事回忆起了一件往事。由于这种杂交稻主要受光照影响,为了探究其中的奥秘,张启发日以继夜地采集水稻样本。由于水稻离土后会马上发生变化,需要迅速地放入冷库里。于是,在酷暑下来来回回进出冷库10多次,一向身体很好的张启发病倒了。
“科学来不得急功近利”
张启发感叹道,从1987年开始,这个课题花费了他25年的时间,每年都有研究生进行攻关研究,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让团队顺利地完成这个科研项目,取得成果。
杂交水稻的培育和应用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为基础培育“两系”杂交稻的成功,更使杂交水稻的发展跨入一个新阶段。然而,基因pms3的发现与克隆,其科学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为今后科学家对非编码序列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并将成为科学研究的新热点。
问及如何看待近年来大学生热衷于科研的现象,他告诉笔者:“科学来不得一点急功近利,希望这个科研项目的成功,能够为年轻人带来些启发,那就是如何看待科学,不要期望今天立项明天就会抱来一个‘金娃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外,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农资电子画册网无关。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农资企业新闻敬请锁定农资电子画册网农资资讯栏目!【www.2888.tv/】
http://www.2888.tv/news/8629.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甘肃省平凉市将建成18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基地
- 农药行业要为实现“两增一稳”再立新功
- 湖南省三方联手强化本省化工农药产业基地进行对话
- 化肥淡储因何首现减量
- “海状元杯”助推滕州马铃薯规模化种植
- 宜昌推广枝江养殖模式
- 从加拿大引入四川的820头原种猪全面隔离检疫
- 职业农民创业创新能贷款
- 山西阳高县开展农资打假整治行动
- 温州:3300株球菜不结球 种子商贩赔偿3000元(图)
- 尿素淡储伺机而为
- 2015年农药需求预计维稳
- 玉米改革形势迫在眉睫,补贴政策成未知数
- 草甘膦专用高效系列助剂在湖南面世
- 辽宁省农发行备足240亿资金确保秋粮收购顺利进行
- 青岛农机局确定今年首批8900万补贴农机采购
- 专家地头会诊开科技药方
- 河南省去年托市收购小麦1042万吨
- 广西南宁甜玉米产业带领横县农民走上致富路
- 辽宁各地高效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毁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