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经销商跨区域发展路径选择
随着我国农资行业的不断发展,一批优秀的经销商正在茁壮成长,其资金规模和实力也在不断壮大,农资经销商实现跨区域运作成为符合国家对于农资流通企业指导方向的模式,也是有实力、有想法的经销商必走的一条路。在行业内,经销商如何跨区域发展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在关注农资行业多年的情况下,我们总结了行业中存在的4种典型模式,分析了每种模式的利弊和发展前景。
第一,传统经销商广域覆盖模式,这是“老”经销商的模式。这些从事农资行业时间很长的经销商,利用前些年“供不应求”的特定历史背景,大赚特赚,网络范围很广,甚至能够遍布全省。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实现了跨区域运作,我们讲的跨区域运作是指在区域市场上建立起了稳固的网络基础,创建了品牌,在农户里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这些传统经销商实际上只是卖货,并不运作市场,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第二,分公司运作模式,即经销商在一个市场运作成功后,在别的市场建立自己的分公司去运作市场。分公司隶属于母公司,分公司拥有开拓市场、维护客户、宣传推广的功能,母公司负责集中采购,资源支持和财务管控、人力资源管理等等。这种模式需要经销商职能部门必须健全,实现公司化运作,具有管理分公司的能力,资金实力较为雄厚。这种模式下,分公司运作市场不可能实现完全的标准化,这需要加强对分公司的管控,避免运营风险。
第三,连锁挂牌模式,是指统一门头,但是不统一经营的发展模式。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跨区域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形式上的连锁,终端店悬挂统一的门头,经销商提供账期赊货,或者规定销售任务,或者以共同出资参股的形式控制终端。这种模式需要经销商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优势是简单、易行,发展迅速,对于终端客户具有一定的掌控力,但关键问题是如何在终端壮大之后还有这种掌控力。
第四,超市连锁模式,就是创建农资行业的“国美”、“苏宁”,通过直营、加盟形式来建立自己的终端网络,实现所有网点的统一、标准化运作,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权利全部集中在总部,终端网点只有销售的权利,这种模式下,经销商实际上转变成了终端网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外,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农资电子画册网无关。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农资企业新闻敬请锁定农资电子画册网农资资讯栏目!【www.2888.tv/】
http://www.2888.tv/news/8421.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尿素市场趋于稳定 出口支撑减弱
- 严谨的营销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 《农药管理条例》修订意见座谈会召开
- 杏树高产施肥妙招
- 4月10日尿素日报
- 南京亚冠杀虫剂之氟铃·毒
- 未来水溶肥将迈入“大肥时代”?
- 农药行业将为拜耳集团增添色彩
- 吉林乡村旅游“味”更美
- 江苏镇江:秋收季节“农机手”成一道风景
- 2017年执行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
- 我国四大作物良种攻关取得新进展
- 湖北生物农药推广难
- 国内咪鲜胺扩张需谨慎
- 湖北荆州农产品加工产值首破千亿
- 山东莱州秋季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效
- 金乡大蒜生态种植项目获中国科学院技术支持
- 山东省乳山市加快农机现代化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36个
- 长春今年化肥每吨比去年便宜百元
- 农业部官员:超50%消费者认为农产品问题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