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棉铃虫害的防治
学名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异名heliothisarmigerahubner鳞翅目,夜蛾科。别名玉米穗虫、棉挑虫、钻心虫、青虫、棉铃实夜蛾等。寄主玉米、棉花、花生、芝麻、烟、苹果、梨、柑桔、桃、葡萄、无花果、草萄等。为害特点近年在一些栽培改制、复种面积扩大地区,棉铃虫为害玉米有加重趋势,尤以辽南、长江流域及新疆部分地区为主,玉米雌穗常受棉铃虫幼虫为害。1996年8月青海首次发现该虫为害玉米,其发生面积之大,虫量之多,损失之重,实为罕见,造成受害果穗不结实,减产严重。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4—18mm,翅展30—38mm,灰褐色。前翅有褐色肾形纹及环状纹,肾形纹前方前缘脉上具褐纹2条,肾纹外侧具褐色宽横带,端区各脉间生有黑点。后翅淡褐至黄白色,端区黑色或深褐色。卵半球形,0.44—0.48mm,初乳白后黄白色,孵化前深紫色。幼虫体长30—42mm,体色因食物或环境不同变化很大,由淡绿、淡红至红褐或黑紫色。绿色型和红褐色型常见。绿色型,体绿色,背线和亚背线深绿色,气门线浅黄色,体表面布满褐色或灰色小刺。红褐色型,体红褐或淡红色,背线和亚背线淡褐色,气门线白色,毛瘤黑色。腹足趾钩为双序中带,两根前胸侧毛连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或相交。蛹长17—21mm,黄褐色,腹部第5—7节的背面和腹面具7—8排半圆形刻点,臀棘钩刺2根,尖端微弯。生活习性内蒙古、新疆年生3代,华北4代,长江流域以南5—7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春气温达15℃以上时开始羽化。华北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5月上中旬进入羽化盛期。1代卵见于4月下旬至5月底,1代成虫见于6月初至7月初,6月中旬为盛期,7月为2代幼虫为害盛期,7月下旬进入2代成虫羽化和产卵盛期,4代卵见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所孵幼虫于10月上中旬老熟入土化蛹越冬。第1代主要于麦类、豌豆、苜蓿等早春作物上为害,第2代、3代为害棉花,3、4代为害番茄等蔬菜,从第1代开始为害果树,后期较重。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趋性强,萎蔫的杨柳枝对成虫有诱集作用,卵散产在嫩叶或果实上,每雌可产卵100—200粒,多的可达干余粒。产卵期历时7—13天,卵期3—4天,孵化后先食卵壳,脱皮后先吃皮,低龄虫食嫩叶,2龄后蛀果,蛀孔较大,外具虫粪,有转移习性,幼虫期15—22天,共6龄。老熟后入土,于3—9cm处化蛹。蛹期8—10天。该虫喜温喜湿,成虫产卵适温23℃以上,20℃以下很少产卵,幼虫发育以25—28℃和相对湿度75%一90%最为适宜。北方湿度对其影响更为明显,月降雨量高于100mm,相对湿度70%以上为害严重。防治方法(1)搞好预测预报。(2)农业防治。采用上草环法,将稻草或麦秸浸湿,做成直径1.5—2cm的草环,在棉铃虫成虫产卵前及幼虫3龄前,把做好的草环用久效磷、甲胺磷、万灵等杀虫剂与敌敌畏1:1配成500倍液浸透,然后用工具夹药环套在玉米果穗顶端。也可用久效磷、甲胺磷配成500—800倍液涂穗,防治3龄前幼虫。文章来源与农资电子画册网农资网:www.2888.tv
http://www.2888.tv/news/6495.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江苏赣榆打造作风优良业务精通廉洁高效农机监理队伍
- 复合肥终端市场静待全面启动
- “十三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主要亮点
- 冷水滩上半年农业生产形势向好
- 南京市江宁区现代农业园区多措施高效率助农民增收
- 如今的农资市场有哪些新变化
- 东莞积极部署明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
- 2012年陕西省秋蝗发生趋势
- 种业科技投入增幅
- 年中总结:化肥利润大降 农药指标飘红
- 茶叶专卖店售卖三无茶叶
- “优矿劣用”将使我富磷矿2015年前耗尽
- 土地流转不能沦为“新圈地运动”
- 加强粮库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 征服联苯甲维盐杀虫不含糊
- 推动肥料结构优化
- 质检总局:农业用尿素质量国抽合格率96.3%
- 贵州省凤岗县成立农药流通协会
- 今年山东省最新审定的玉米品种有哪些?
- 安徽农机化反战成就显著,全国排名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