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大棚瓜菜效益诱人 “经理店长”回村发展
“这就是我家的大棚,你们看里面的菜椒长势多好,旁边几家的都已经卖完了,俺的还能再卖一茬,他们都逗我是大棚明星呢!”近日,在内黄县马上乡八里庄村西的大棚前边,43岁的八里庄村民袁连有自豪地带领我们去他的大棚拍照,一副内行高手的架势。
可谁能想到,五年以前他还是一个“店老板”呢。1994年,21岁的他凭着一手机修手艺,先是在一个工程维修点打工,几年以后就自己开了一家同样的维修店,招了几个工人,专修中小型起重车辆,开着一辆新“五菱”面包车,四下里跑业务,做起了经理。
到了2010年,他惊奇地发现,左邻右舍和不少街坊腰包突然鼓了起来,不少人在县城买了房买了新车,经济状况远远地超越了他这个老板。问他们原因,邻居们如实地告诉他,建了大棚,春种甜瓜,秋种蔬菜,一亩大棚的年保守收入一万元还多。这样的变化,深深触动了他。他下定决心,关店回家建大棚。
从2011年起,他把原来让别人承包的12亩土地全部收回,造上大棚,和乡亲们一样,一年两季稳种稳收,融进了家乡的大棚生产队伍。当了20年经理的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敢为人先,某些方面甚至比那些老牌专业户做得还好。去年春天种的“花龙蜜”甜瓜,头茬瓜每斤4元还多,一亩地净收入两万元。他种的长豆角又肥又大又长又嫩,每斤卖到2.8元,那样的价格维持了二十几天。五年过去了,几十万元的进账,远远超过了开店当经理时的赢利速度。
看到我们采访拍照,附近的村民围了上来。袁连有的邻居白瑞华说:“连有脑子活,干啥鲜点子多,敢走新路,就说黄瓜的嫁接种植吧,明明知道是个好方法好模式,村里谁都不敢尝试,怕一旦失败了亏了一年的血汗。还是连有把这个试验做成功了,在南瓜根上嫁接黄瓜芽,抗病抗虫苗旺瓜大,挂瓜期延长,增产增收,以后我们再种,心里就有定心丸了。”
村东头“春萌育苗基地”的袁拥军也过来给我们介绍情况,他告诉我们,连有是村里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他关了门市回家发展。村民袁国臣,已经干了十来年大棚了,原来他是一个大型家具厂的店长,一年四万元的工资都不要了。袁青山,原来在外县开装修门市,袁占伟原来搞长途货物运输,都回村搞大棚了,袁国臣自己还造了温棚育苗,他们的小日子,都比原来滋润了许多。
八里庄的村委会主任袁海军,领着我们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棚中转着,他说:“八里庄20年的大棚生产给全村带来了三大变化:第一,推进了整村致富,全村241户,971口人,人均耕地二亩多一点,目前全部都是大棚,村里家家的收入都是透明的,你今年种几亩大棚,别人就知道你今年收入了多少,你十亩大棚连续干了十几年,你的存款就可能进入三位数了。第二,形成了良好的村风,八里庄人吃苦耐劳,互帮互助,干部群众一心一意和谐相处。第三,带来了新机遇,二十年的探索,二十年的发展,八里庄从乱到治,从土到洋,从封闭到开放,从一家独秀到整村提升,四上台阶四次跨越。眼下,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已经规划好了蓝图,八里庄地处内黄新城区中心,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八里庄,该改称‘八里城’了。”
http://www.2888.tv/news/51339.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蓬莱市农机局春节期间农机安全无事故
- 药效高受市场追捧的农药
- 2016年新疆农机补贴最高限额
- 2015世界钾盐钾肥大会推进会召开
- 钾肥保卫战,别指望胜利是谈出来的
- 允许任何人申请新农药登记是真的吗
- 山东化肥企业打出组合拳
- 农业专家来到俺地头
- 农业部药检所针对草甘膦及盐类登记管理提出新要求
- 农药需求量增加的原因
- 国家定价项目减半 烟叶化肥等将放开
- 河池农机投入抗旱机具近四千台
-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培育多元富民产业助农增收
- 明年农民购买尿素不必担心价太高
- 大棚黄瓜施肥技术
- 湖南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充足 粮食生产力争双增三提高
- “十三五”农业金矿:水肥一体化
- 未来“零增长”时代哪些化肥将备受青睐
- 巴彦淖尔市土勘院给贫困农户送化肥
- 磷铵市场缓慢推进 企业面临严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