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建设构建农业扶贫长效机制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释放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信号。
扶贫、脱贫工作是系统性、长期战略性的工作,因此,扶贫工作应该建立起长效性机制。目前剩余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发展农业经济是我国农村脱贫的重要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构建农业扶贫的长效机制,这既符合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也符合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实践。
长效机制之一:推进农村资产市场化进程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土地确权工作,要在2018年之前,全部完成农用地的确权颁证工作。土地确权的工作为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创造了条件,但这只是农村资产市场化的一部分,当前农村建设用地仍然面临市场化的困境。如果对宅基地、集体用地等土地资源实施市场化,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管理机制,能进一步地推动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也是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后顾之忧地进入城市、融入城市的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全国农村土地资产的数据化、数据资产的云服务化,则是关键。要充分利用本次土地确权的机会,建立全国性的,包含土地属性、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信息、附属设施的农村土地数据库。利用流转的市场机制,让土地资产保值、升值。
在推进农村资产市场化的进程中要加强农村市场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中国农村基层市场机制并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相关资产和资源的流通。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和创新的办法,推动农村市场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实现农村资产的有效配置和资源的高效流动。
长效机制之二:农产品的品牌化
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品牌化,是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扶贫工作的重要路径。当前,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提升,对绿色、无公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农产品品质化、品牌化的市场基础已经存在。笔者在西北、西南、华北等地贫困地区考察发现,这些地区虽然工业落后、交通不便,但是拥有较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具备把当地优质经济作物品牌化的条件。
要实现品牌化,就必须发展精准农业,通过对种子、土壤分析数据、田间管理,到流通、餐桌整个过程的追溯和数据化,这些数据的积累和可持续的追溯跟踪,则是建立消费者信赖和消费信息的基础,更是农产品品牌化的技术基础。把扶贫、信息化、品牌化、农业电商工作结合在一起,打造“一县一品牌”,不仅提升了贫困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丰富的消费产品。还可以促进旅游、食品加工等更多经济活动的发展。因此,增强农产品数据采集和产品溯源管理的投入,是推动品牌化的关键措施,也是推动农业活动附加值提升的重要基础。
长效机制之三:释放农业大数据价值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从种子到耕种方式乃至农产品的交易流通,都有了巨大变化,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技术在农村的快速普及,也为现代农业服务创造了条件。
今天的现代农业,已经不是机械化、自动化的基础概念,而是农业生产数据采集、大数据挖掘管理与农作物精细管理的现代农业模式。这一模式依托农地大数据、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形成的农业生产数据的采集整合,通过云服务的模式,将种子、农资、农技服务资源、金融信贷服务整合在一起的数据生产与交易管理体系,土地经营者可以通过云服务和金融信贷服务,获取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源,并通过专家的在线农技服务和农作物监控指导,实现新模式的农业生产。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和数据价值的释放,指导和帮助贫困农民实现现代农业生产,降低了贫困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的门槛,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活动附加值的增加,进而实现长效扶贫。
长效机制之四:围绕农业构建二三产业服务圈
我国围绕农业的二三产业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仅占0.9%,但是围绕农民、农业形成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达到了16.7%。许多的品牌连锁化的工厂,紧密地围绕在规模化农田边上,这边收割,那边就立刻进厂加工,迅速地变成了各类深加工的农产品,通过货运通道流通到各大消费市场,农产品从生产,到变成商品,到进入流通体系,是“一体化”的过程。
我国的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紧密程度相对分散,农民与农产品加工商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地位也不平等,时常有各种农产品卖难问题出现。缺乏市场引导农业生产活动,给农民的增收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几年国家由上而下在推动农业电商的发展,但是农业电商如果仅停留在叫卖、交易的低层次上,那么仍然不能形成长效的农业发展机制。当前,正在兴起的农业大数据服务,则是增强围绕农业的三产融合的重要契机,通过农业生产活动而生成的农业数据,能够快速地推动信息流动和服务,实现产业链、服务链的繁盛,增强三产融合。只有围绕农业产业的相关制造业和服务业(流通与销售)的紧密耦合得以实现,我们的农民才能摆脱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卖的问题,才会形成稳定的市场供给模式,形成长久的增收与脱贫。(作者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http://www.2888.tv/news/50404.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通辽市:特色种植成为农民致富新希望
- 国土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施行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
- 鉴别真假化肥方法
- 多因素决定尿素后市以稳为主
- 杂粮专用肥 市场缺口大
- 农业部查获假劣农资4.5万吨挽回经济损失6.94亿
- 好消息!玉米补贴终于发放,153.92元/亩!
- 农药也要有“身份证”
- 给农业插科技翅膀 给种子装基因马达
- 流通企业转型 服务成唯一关键热词
- 小葡萄大产业
- 肥企转型要靠“新三样”
- 湖南农机化应用促油菜扩面增效
- 种子行业快步踏进电商浪潮
- 美国斯坦福大学:极端高温天气会导致小麦严重减产
- 吉林种子化肥有人选 同是种地“我不愁”
- 未来10年生物农药市场将维持高速增长
- 合成氨——节能降耗是一场持久战
- 2020年我国当季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将达80%以上
- 江苏车辆侧翻数吨花菜洒落 20多村民义务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