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河南现代农业大省建设的着力点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科学研判我国农业的发展形势,指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迫切性。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农业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的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标志。
河南推进现代农业大省建设,必须立足本省省情和发展阶段,遵循农业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选好着力点,有针对性地重点施策,努力走出具有中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是涉农领域中的经济资源土地、资本、技术、劳动、管理等基本要素重新配置并不断提高配置效率的过程。这就要求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破解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形成促进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的各种制度安排。现阶段重点在两个方面:首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解除“人”的约束,赋予农村人口流动的自由,减少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现实可能。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政策要适应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客观趋势,适当放宽落户标准,并优先解决举家外出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其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有序流转、适度集中,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发展空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是,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强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法保护,做好农户承包地确权赋能颁证工作,积极创新土地经营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确保农民顺畅行使土地转包、转让、出租、入股和抵押等权利。地方政府要大力发展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推进农地经营权有序流动,形成合理适度的农地经营规模。
(二)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塑造现代农业建设的微观主体。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塑造新型微观主体。一是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培养新型农民。积极探索建立公办、民办、民办公助等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农职院校、农广校、农函大等农民技术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开放培训市场,发挥市场化培训机构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的优势,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合作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二是积极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人力、资金、技术和装备的联合和合作,把它们塑造成现代农业建设的微观主体。三是资金支持上,在财政方面,要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强农力度,完善农业补贴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突出解决好重要的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在金融方面,有序开放农村金融市场,激发农村金融活力。金融服务应向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倾斜,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信贷需求。
(三)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和拓展农业功能,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就是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各地应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当地资源禀赋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建立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高起点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基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形成优势农产品或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大力培育发展深加工产业集群,大力推进示范性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二是积极实施现代畜牧业跨越工程,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三是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乡村旅游业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同时满足居民观光、娱乐、健身等多元化消费需求。积极构建产业圈层分布特征明显、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都市农业发展格局,形成辐射城郊及周围地区的都市生态农业圈。
(四)着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支撑。为稳定提高粮食和农业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彻底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一是积极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和复耕开发,全面推进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二是以改善农田水利条件为重点,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扩大沃土工程规模,增强保水保肥能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大抗旱防涝和病虫害防治力度,不断增强全省农业生产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同时,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三是建立现代农业发展的自然生态保护机制,强化农业资源节约利用,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着力推进农业的科技进步,增添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动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河南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发展的动力必须转换到依靠科技进步上。农业科技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强化政府支持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一是密切产学研用结合,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自主集成创新,将农业新技术研发的重点聚焦于设施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现代物流、质量标准和现代检测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及管理上。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着力培育并做大做强一批现代种子企业,加强优良品种繁育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三是大力推进农机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四是完善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队伍。(作者: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陈家伍)
http://www.2888.tv/news/50338.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青海省农牧区改革工作成效显著
- 关于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若干思考
- 湖北农机补贴全面启动 一批资金8.1亿
- 广东肇庆市春耕农机农具销售走俏
- 2011年全国审定水稻新品种“泸优9803”详情
-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明显
- 让法律为农资企业保驾护航
- 工信部颁发2013年农药产品生产批准证书名单(第一批)
- 京东农资上线搞起赊销
- 内销“软”出口“坑” 尿素再遇窘境
- 农业部提升耕地质量 有机肥利用提高20%
- 2016年湖北省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公开信
- 2011阿根廷化肥和农药等农化产品进口增涨
- 陕西省各地“三夏”农机服务各有千秋
- 河南俩小麦新品种获国家级认定
- 安徽首创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新办法
- 内蒙古订单农业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
- 六国化工磷铵装置技改后的成效
- 河南8100万亩小麦陆续收割
- 山东流通领域肥料抽检合格率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