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仓”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问题关乎国运民生。
2010年9月30日,省政府下发《关于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规划到2020年全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支柱力量。“十二五”时期,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齐心协力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稳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154.46亿斤,增产11.72亿斤,连续4年总产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实现连续11年增产。今年夏粮总产量达702.36亿斤,实现连续13年增产。目前全省秋粮生产总体顺利,丰收已成定局,今年全省粮食产量有望首次突破1200亿斤。
经济新常态下,我省粮食产量在高基点上实现新跨越,不仅彰显了“中国粮仓”的勇敢担当,也是河南为国家大局作出的新贡献。
政策扶持激发种粮新动力
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张王牌、一大优势。
我省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十二年增产,打破了粮食生产“两丰一平一歉”的周期循环,创造了全国粮食生产史上的奇迹。
“奇迹是建立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这个强大的基础之上的。”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处长刘云说。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出台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梯次构建支农惠农政策体系和强农促粮的长效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国家惠农政策扶持力度空前。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2013年达1.38万亿元,“十二五”前三年投入就超过了“十一五”的总和。2014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四补贴”资金已达1681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455亿元。农业保险补贴从无到有,2014年中央保费补贴已达145亿元。
“利好”消息接连不断:“十二五”期间,国家坚持实行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和完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2014年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比2010年提高45%和37%。农业专家指出,价格是非常重要的指挥棒,它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我省坚持落实中央惠农政策不走样,同时不断健全种粮奖补机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让种粮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惠农礼包。截至目前,省财政农林水支出累计达2798.1亿元。仅2013年,省财政就投入432亿元支持粮食核心区建设,为全省粮食增产提供强力支撑。
“这些年,在不断遭遇干旱的情况下,粮食连续多年增产,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53岁的滑县种粮大户黄国兴说,“现在种粮省事省心。种粮、买肥料有补贴,政府又投资打井,抗旱给补贴,种粮都积极着呢!”
据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全省40个县(市、区)120个乡(镇)600个农户的小麦生产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十二五”期间我省小麦种植收益增长几近一倍。2015年农民种粮亩均收益首次超过440元。
可以说,“十二五”期间,国家和河南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之大、针对性之强、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这一系列的举措,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有力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对夺取全省粮食丰收产生了强大的政策导向和促进作用,拉动粮食生产在“十一五”较高起点上再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构建粮食生产新格局
耕地有限、资源紧张、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粮食价格接近“天花板”……在多重不利因素相互叠加的挑战面前,河南一直在思索如何在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的同时,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2012年初,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规划到2020年建成6369万亩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探索一条在高基点上持续高产稳产的新途径。
通过打井挖沟、硬化田间道路、规划电网林网,高标准粮田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路成网,减弱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升了粮食生产能力。据省农业厅统计数据,高标准粮田建成区去年秋粮平均亩产达577.9公斤,比规划区平均亩产高21.9%。今年建成区夏粮亩产541.5公斤,比规划区平均亩产高15.4%。
“建设高产田,留予子孙耕,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说。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累计整合涉农项目资金402亿元,完善建设高标准粮田4247万亩。
更可喜的是,今年10月1日起,《河南省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开始实施,实现高标准粮田的依法规划、建设和管护,将为全省粮仓充盈发挥长远效用。这也是全国第一部高标准粮田建设法规。
如果说高标准粮田为全省粮食稳产增产奠定“硬件”基础的话,那么良种良法配套等科技创新的“标配”,则为粮食连丰集聚了软实力。
——主导品种大显身手。矮抗58、周麦22等小麦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均在1000万亩以上;郑单958、浚单系列等玉米主导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一半左右。目前,全省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在粮食增产诸多因素中,良种的贡献率已超过四成。
——集成技术形成合力。发挥高产创建、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等科技项目的作用,加快集成推广深耕深松、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增产关键技术模式,不断挖掘增产潜力。目前全省机械深耕面积达3000万亩,仅此一项技术,每亩就增效近80元,全省可累计增效24亿元。
——科技服务无缝对接。从2012年起,我省开始规划建设乡镇(区域)农技站,目前全省970个农技区域服务站建在田间地头,全省万名科技人员分包万村,为农民提供“零距离”技术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业专家指出,我省农业发展方式处于关键转型期,已迈入主要依赖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农业科技的广泛运用,立体化、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保证,日益成为撬动全省粮食稳产高产的重要支撑力量。
现代农业探索增产新“密码”
在我省,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正在形成和壮大。他们头脑灵活、理念先进、敢想敢做,给我省的粮食生产带来生机和活力,也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种粮致富的故事。
原阳县南赵庄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赵镇玉是个“80后”。在城里做生意攒下了“第一桶金”后,他回村办起了种植合作社,流转、托管土地近3000亩。
近年来,像赵镇玉这样的种田能手、农业技术人员、农村合作组织管理者纷纷“回流”田间地头。他们通过成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共同推动着我省的农业现代化。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有10.4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96万个家庭农场、4.3万家种粮大户。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783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38.9%。
土地流转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改变,粮食生产正由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转变。
以往全省麦收需要一两个月,现在8000多万亩小麦不到20天就抢收完毕,机收作业高峰期,仅4天就抢收了全省约一半面积的麦子;以往砍玉米秆、掰棒子、剥籽粒的繁重收获过程,正被机械化收割“一站式”搞定。
据省农机局统计数据,全省农机总动力已突破1亿千瓦大台阶,2014年达1.15亿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6%,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2014年我省小麦机播率达92.4%、小麦机收率达98.7%;玉米机收水平从2003年的不到1%快速提高到今年的70%;水稻机收水平由2003年的20.1%增长到今年的88%左右……
广袤的田野上,农业作业方式已经实现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越来越多的“农把式”借助机械的力量变成了“甩手掌柜”。更重要的是,农业机械化为粮食的集约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农业的高产高效提供了强大保障。
河南农业正处在变革和创新的时代,传统农业正悄然向现代农业“涅槃”。展望“十三五”,通过农业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河南粮食生产有望继续发挥优势、打好王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③12
■专家点评
粮食生产提升着河南的自豪感
□省委政策研究室农村处处长 王民选
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对我省农业和粮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谆谆嘱托:“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河南人民始终担当着粮食生产这份责任、履行着这种使命,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稳步发展。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全省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以奉献精神确保贡献到位,以贡献的业绩确保了王牌闪光,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无愧于习近平总书记“既是河南的贡献也是河南的奉献”的赞誉和勉励。
坚持落实中央惠农政策不走样,加快建设高标准粮田,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立足于河南农业的实际情况,我省矢志不移地坚持强农富民、协调发展,粮食生产具备夺取稳产增产的应变能力和深厚实力,现代农业发展快速推进。
粮为百业之基。粮食问题,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民生账,更要算政治账。在粮食生产形势越来越严峻,种粮比较效益与粮食安全战略矛盾越来越尖锐的形势下,粮食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
今年全省粮食产量有望首次突破1200亿斤,实现连续十二年增产,这是件令人振奋的事情。它不仅为我省“十二五”时期粮食生产画上圆满句号,也将为“十三五”时期粮食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河南应立足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目标和任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挖掘新空间、培育新优势、实现新突破,以粮食生产稳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http://www.2888.tv/news/48810.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河南省农气专家赴十地市开展小麦田间调查
- 大项目带动gcc化肥产能快增
- 天津市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结合春耕生产全面展开
-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大理苍山脚下的蓝莓熟了
- 广东省当前水稻病虫发生动态
- 持续创新 鹤立坚壁
- 2015传统尿素走下坡,车用尿素异军突起
- 国内外棉价差近4500元 低价进口棉囤港待涨
- 报道称化肥生产商cf与yara展开企业合并谈判
- 2015如何调整我国复合肥出口问题
- 北京市农田节水灌溉已占总面积88%
- 农业部将开展农药登记环境试验能力验证
- 江西:婺源农业开发“保粮增收”
- 春运难带来玉米价格上涨
- 鲁西尿素价格2012年1月30日最新报价
- 2011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龙麦33品种介绍
- 进乡入店 农药市场监管在行动
- 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为10万实习生提供暑期保障
- 浙江:开通农资微博寻求农业专家“支招”
- 河南淇县农资店经营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