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烘干机咋让农民“晒粮”不难
玉米从田间收获到入库保存,需经过晾晒工序,把含水量降到安全线范围。近两年,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倒逼我省粮食干燥机械化起步发展,逐渐替代过去“靠天晾晒”的传统。
近几日,平舆县种粮大户余小亮家的玉米烘干机机房内,两台铲车来回穿梭装载,一组大型烘干机正在吞吐玉米。
余小亮流转的2000多亩玉米收获后,几天时间就烘干完毕,且脱水效果好,玉米籽粒品质好,被一家大型国企饲料公司全部收购。
按照传统方法,一家一户农民在房前楼顶、乡村道路晾晒粮食,不仅费时费力,还受天气、人工、晒场等诸多条件制约。随着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农业种植和经营模式发生改变,粮食生产与经营由原来的分散走向集中,种粮大户对粮食集中、快速烘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
“从长远看,烘干机逐步代替自然晾晒是大势所趋。”10月29日,省农机推广站副站长刘小文介绍,从去年开始,我省把粮食烘干机列入专项累加补贴范围,农民购买粮食烘干机可享受50%的农机购置补贴。
在农机购置补贴的引导下,近两年全省粮食烘干机数量急速增长,新增400多台。但受成本、利用率等因素限制,我省粮食烘干机市场还存在“有需求,难推广”的现象。一方面价格太高,一台粮食烘干机的市场价格从10多万元到300万元不等,且只有粮食收获时才集中使用,农户个人买不起;一方面烘干成本每吨在250元左右,种植粮食的比较效益本来就低,普通农户不愿多花这个钱。
怎样才能让普通农户也用上粮食烘干机?农业专家建议,由于烘干设备使用受天气变化影响大,使用效益不稳定,一般应列为公益性、救灾性发展项目,除加大对粮食烘干设备的补贴力度外,在起步阶段,可实行财政补助推广政策。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副处长黄伟表示,可借鉴外省好的经验,探索建立粮食烘干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实力强的合作社或种粮大户购买烘干机,以“大户带中小户”的模式,提高烘干机的使用效率,减轻农民使用烘干机的经济负担。
http://www.2888.tv/news/48807.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