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农业并非一“加”就灵
我国各地农情、粮情复杂,只有少数地方的某些领域能做到信息化应用,因此,不宜搞一刀切,不宜盲目“+互联网”。真正的“互联网+农业”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下的务实之举,是探索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紧密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最终实现政府“修路”、企业“跑车”、农民和消费者“取货”
日前,农业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商务部等19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一系列关于“互联网+农业”的新闻颇为引人关注。各地闻风而动,积极跟进。
农业农村的确需要“互联网+”,消费者也对“互联网+农业”充满期待。目前,传统农业基本还是靠天吃饭,无论种植还是养殖,从生产到流通,总体上,既没有农业大数据的支持,也普遍缺乏农业物联网的支撑。而“互联网+”可以有效服务农业全产业链,互联网思维提供的解决方法和工具,让产销对接更加精准高效,也倒逼农业提高自身的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
诚然,发展现代农业要有工业化理念,也要有互联网思维,但“互联网+”并不能包治百病,切不可为了电商而电商,急功近利盲目“+互联网”。农业毕竟不同于工业和信息产业,我国各地农情、粮情复杂,不宜搞一刀切。虽然不少地方实现了主要种植环节的机械化,但只有少数地方的某些领域能做到信息化应用。况且,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大多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农业信息技术的科研与生产脱节,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任务仍然艰巨。
“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核心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也要切实承担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责。当下的务实之举,是探索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紧密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最终实现政府“修路”、企业“跑车”、农民和消费者“取货”。
具体来说,在推进农业电子商务上,有关部门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只要对农民、农业有利,就要欢迎、支持。要充分调动运营商、服务商的积极性,让其有合理的利润,实现可持续运营。要通过政策举措,解决以前单个电商企业想办却办不好的事,解决农业电商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比如,农村物流配送等需要在县域范围内整体推进,才能降低成本;电商期盼已久的用地、用电、用网优惠扶持措施也要尽快落地。
同时,良好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发展保障。高铁、高速公路、机场不可能修到乡村,但“信息高速公路”完全可以进村入户。各地政府部门要加快互联网向农村覆盖,让信息化成果惠及更多农民,这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根本性措施。有关部门也要切实履行好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统计、标准、监管职责。
“互联网+农业”需要理性和韧性。互联网对农业的介入并不会立刻产生所谓的颠覆性革命,但此时的每一小步,对未来都是一大步。
http://www.2888.tv/news/48263.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化肥冬储你找准时期了吗?
- 购买水溶肥应注哪些事项?
- 赤峰化肥新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
- 喀喇沁旗被评为自治区“平安农机”示范县
- 四川省2015年大春农作物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趋势
- “新农人”如何创富新农业
- 是什么影响了钾肥的施用?
- 东方市加快推进农村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
- 忌深度依赖化肥而适得其反
- 山西省的香椿市场
- 冬储愈加理性 竞争愈加激烈——从山西农资集团网络反馈看当前肥料市场现状
- 印度尿素招标带来机会
- 牛奶味、巧克力味草莓夺得人们喜爱每斤售价50元
- 全球需求增加更多企业致力农药出口
- 新疆牧民再德力:依靠农机购置补贴发家致富
- 2014年河北滦县备战春耕网络成依托
- 安徽芜湖早稻产量稳中有升
- 营口市农机部门检修农机1.3万余台次
- 国内市场白条鸡和鸡蛋量价齐跌
- 最新山东花生米价格2012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