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和农民在一起的“三重身份”
李克强总理9月24日在河南许昌长葛考察高标准农田时,时而是熟稔种庄稼的“老把式”,时而是精通技术的“农科专家”,时而又是关心农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大国总理。不足半小时,李克强“三重身份”无缝切换,令现场的人印象深刻。
你这一亩地的产量,应该是1200到1300斤吧?
“看这种植的密度,你这一亩地的产量,应该是1200到1300斤吧?”站在雨后泥泞的田头,李克强指着眼前大片待收的玉米询问道。
在他身旁站着的,是这片农田的主人、长葛市老城镇和平社区67岁的老农张炳彦。他惊讶地连连点头道:“您咋知道?这块地去年的亩产就是1250斤。”
李克强笑了:“我一看就能看得出来。”
张炳彦家的5亩田,被并入了长葛市老城镇玉米高产创建千亩示范方,由农资合作社集中采购种子、化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这也是李克强总理专程来这里考察的原因。当他与乡亲们聊收成、拉家常时,总理关心的是农业现代化、土地流转等中央政策的基层实践,能不能真正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一亩地要播几斤种子?植株密度呢?一亩多少株?
田头的玉米植株已经超过一人高,沉甸甸地挂着一根根金黄的玉米棒。曾经当过大队支书、在田间地头干过重体力农活的李克强对这样的场景丝毫不陌生。他像一个种庄稼的“老把式”一样熟练地摘下一根玉米,拨开外皮,仔细观察里面细密的种粒。
“看这玉米颗粒饱满、没有缺损。”总理问道,“这是你们自己的新品种吗?”
一旁的长葛市农技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胡金环告诉总理,这是河南一家公司推广的新品种,一株玉米只结一根玉米棒,但每根玉米棒的种粒密度特别高。
李克强随即化身为一个“农科专家”,连连发问:“一亩地要播几斤种子?植株密度呢?一亩多少株?”
“现在一亩地要播5斤种子,植株密度是3900株。”胡金环说。
“我记得过去一亩地种玉米要种五六千株吧?看来通过推广新品种,现在地‘稀’了,但产量却大大提高了。”李克强说,“这个品种你们要好好研究。我听说还有更先进的研究成果,能把每亩的植株密度降到3000株以下。植株少一点、棒子多一点,这样日照吸收更好,生产效率也会更高。”
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画面,已经成为历史了
“‘老书记’,可把您盼回来了!”看到李克强踩着泥泞走进田间,许昌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运来激动地跑上前来,握住总理的手说。
1998年,李克强调任河南,7年间历任省长、省委书记,改变了河南此前“就农业论农业”的思路。他力推以工业的模式发展农业,找到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17年后,当李克强总理重访故地时,这片农耕文明历史最为悠久的土地上,已经到处都是现代的农业机械。
专业农机手刘学建向总理展示了他新买的“自走式玉米机”:在千亩方开阔的场地内走一道,不仅收棒子、剥皮、取粒一次完成,还能现场秸秆还田。
“可得劲了!”刘学建骄傲地说。现场的人都笑了。
李克强登上收割机,和他并肩坐在一起,询问农机购买费用是多少、柴油价格下跌对经营有多大影响。
“像你这样帮农民收割,一亩地一年多少钱?”总理问。
刘学建说:“一亩地80块,带拉走是100块。”
“这价格比前几年高了啊!”李克强立即问。
刘学建解释说:“因为带送货嘛。100块钱,一亩地收获、还田,还包运送回家。”
他告诉总理,现在的示范方内的土地不仅由合作社“统一供种”,还实现了“统一犁耙、统一机播、统一机收、统一秸秆还田”,过去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画面,早已经成为历史了。
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在田里走了一圈后,李克强的鞋底、裤脚上沾满了泥巴。他不管这些,抓紧时间向乡亲们了解有关农业政策是否在这里落地。
“你们觉得多大面积的连片耕地生产效率最高?”李克强问。看到周围老乡的脸色有所顾虑,他补充道:“你们先别管文件怎样规定的,就从你们生产实践的经验看。”
胡金环回答说:“从种子、化肥这些的投入来看,万亩方的产出效率肯定是最高的。”
李克强与他进一步确认:“你这是经过长期检验的实践经验?我们就要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句话,也被写入了一个月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文件里。
考察结束时,乡亲们把总理一直送上车,挥着手向他道别:“‘老书记’,要常回家看看!”
事后,张炳彦向来访的记者连连感叹:“俺真服了,总理对农业生产咋恁了解呢?简直比俺见过的农科专家还懂农头地间的事!”胡金环则把总理掰下来的玉米棒保存了起来。她说,这是她从事农业技术推广31年来“最珍贵的纪念”。
(图片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杜小伟 摄)
http://www.2888.tv/news/47988.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2014年西安农机事故同比下降53%
- 来自西藏农机补贴方面的消息
- 浅析春节过后玉米价格行情
- 2012年云南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综合产值突破1500亿元
- 有机无机肥料推广年活动启程
- 大北农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将颠覆什么?
- 复混肥料生产准入条件的建议
- 丰收季撞见雨天,河南小麦抢收进行中!
- 读懂互联网 才能看懂真正的农资电商
- 山东齐河县农机局田间作业“灌溉忙”
- 临洮县马铃薯市场发展很好
- 旅顺口区第一家农民个人投资兴办的农机合作社成立
- 四川乐山大力推广小型农机 丘区水稻机收有了希望
- 内蒙古今年农机补贴政策高效能,比去年增404万元
- 让农村娃、城里娃同享教育阳光
- 江苏绿润化工有限公司以信誉求发展,打造一流品牌
- 花卉灰霉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 2012年山东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即将全面展开
- 贵州锦屏18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助力农业发展
- blades与孟山都签订tal编码技术授权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