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废旧农膜大整顿“白色革命”扭乾坤
每年多达8000吨的农膜,是镇原县粮食大发展背后的支柱,但是用完之后的废旧农膜却成了这一黄金支柱产业的障碍。这一障碍该如何整顿成了农膜行业的一大热点。
据了解,镇原县是全省旱作粮食生产大县,庆阳地膜粮食规模基地县,近年来全膜粮食种植面积每年都突破100万亩,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支柱产业。但由此产生的废旧地膜污染问题又成为阻碍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道坎。
镇原县每年产生的废旧农膜及其它废旧塑料达8000吨左右,如何将其成功融入到循环产业的链条之中呢?经过多年实践,镇原县探索出了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
镇原县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为契机,立足“整治”,着眼“长效”,瞄准“创新”,建设绿色废旧回收中心,培育废品回收利用网络平台,推广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强化基础建设,完善运行模式,创新回收体制,基本建成了田间回收有网络,生产加工有设备,产业发展有龙头,市场营销有平台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产业体系,真正掀起了一场形势空前的“白色革命”。
治理农村废旧塑料污染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镇原县切实加强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组织管理,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深入广泛宣传,为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创造有利环境。组织县农技中心对全县19个乡镇废旧农膜骨干回收站负责人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扶持奖励办法》的制定,把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收购站、从事废旧农膜回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废旧污染治理示范点和交售废旧农膜大户等列入了扶持范围。采取以奖代补、以膜换膜、以物换膜等方式,鼓励农民科学使用农膜,保持田园清洁,将产生的废旧农膜及时上交。并投入大量财政扶持资金,鼓励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回收网点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开展废旧农膜综合利用生产。
变废为宝,龙头企业是关键。镇原县通过典型示范引导,统筹布局推进的办法,以再回收利用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积极构建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体系。通过政府支持、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措施,突出废旧农膜加工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改造。以村组为主体,以协会为纽带,以加工企业为龙头,村组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点,乡镇建立产业协会,县上筹建龙头企业,以机制创新促进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
同时,在新农村示范点、居民集中区建立乡村物业管理站,建设废旧农膜收集设施,定点堆放,集中处理。在集镇区建立规模化大型废旧农膜回收站,方便群众交售。在居民分散区确定个体流动回收员,上户收购废旧物品,切实做到废旧物品不存压、不污染,全县基本形成了农户田间清理、运销大户上门收购、产业协会组织经销、龙头企业加工生产的废旧综合利用体系。
目前,该县开展废旧农膜回收电视讲座30期,培训会60场(次),专栏80期(次),受训人数8万多人次;自2010年以来,各级财政用于农膜回收加工补助663.5万元,用于地膜种植户补助580多万元;建成废旧农膜深加工企业3户、回收网点100多个。组建废旧农膜产业协会50个、专业合作社1个,发展废旧农膜运销经营户500个。
http://www.2888.tv/news/47874.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惠州惠城在汝湖建2000亩鲜食甜玉米示范区推广新模式
- 浙江温州出台政策扶持农机化发展
- 尽可能晚收挖掘增产潜力
- 国内化肥的发展形势
- 抓好夏粮收购确保安全度汛
- 玉米粘虫灾害导致辽宁、黑龙江地区损失严重
- 国内最严农药残留标准发布 新增1357项指标
- 安徽开展农机补贴入户核查工作
- 为什么品种审定越来越复杂?
- 36家磷化工企业获黄磷生产许可
- 土壤健康是化肥零增长的动力之源
- 武威市古浪着力打造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
- 邵阳县农技“派单服务”建功现代农业
- 市场肥料知多少?
- 农民会,我们应该这样开!
- 前三季度化肥产量降2.1%
- 打造战略营销市场奇迹
- 一拖计划2015年拖拉机销售量达到20万
- 东台仙湖农业园“开心农场”开张
- 国务院奖励种粮售粮大户许跃进一台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