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强”小麦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5年9月24日      阅读次数:

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右二)于2003年8月8日在新乡调研。图为李克强在原阳县桥北乡马庄村与村民亲切交谈。

2003年6月4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前中)冒着酷暑深入鹤壁市调查研究。这是李克强在淇县桥盟乡七里堡村的麦田里向当地农民了解麦收情况。

阅读提示丨很多河南人都不知道,在李克强主政河南之前,我们种出的小麦只能做馒头和面条;在此之后,小麦不仅成了河南农业创新的名片,而且串起了一条“软黄金”产业链。

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因为卖粮收益低,李克强主张就地深加工,打造出一系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把河南这个“粮仓”变成了收益更高的“厨房”。

这套组合拳,被河南人赞誉为“小麦经济”。有人评论,他给农耕意识根深蒂固的河南带来一股“工业新风”,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开启了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新征程。

○背景

刚刚卸任的原河南省农科院院长马万杰,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在省农科院担任领导工作,他清楚地记得:1998年,李克强来到河南工作,一来就深入农村进行了几次调研。

当时的背景是,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一年产量在200亿公斤以上。马万杰说,当时河南的小麦种植面积是全国最大。但由于品种单一、品质低,一方面,河南小麦不好卖,只能做馒头、面条;一方面,随着消费升级,我们要大量进口做糕点、饼干、面包的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

“克强同志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提出了‘小麦经济’的概念。”马万杰回忆,李克强指出:河南作为小麦生产大省,应该把小麦贯穿于经济活动之中全面考虑,具体来讲,就是从科研的源头上解决质量问题,生产上调整结构,收购上有理有价。

“克强同志请教了大量的农业专家,包括北京和河南的专家,召开座谈会,我就主持过好几次座谈会。”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任河南省发改委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的张大卫说:他说,发展优质小麦,既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又解决发展食品精深加工的原料问题。河南是农业大省,小麦这个作物在全省农业经济中是最重要品种,因为是越冬作物,有不可替代性,它一年两熟,它也是城乡人民群众的主要口粮,所以河南的种植业要在小麦上做大文章。

○行动

他先把自己“炼成”小麦专家

“克强同志对小麦培育技术和品种特性问得很细,也记得很细,包括什么品种,蛋白质含量在百分之几,他都能脱口而出。我没有想到他能把这项工作研究得这样细。”张大卫告诉大河报记者。

马万杰回忆,在李克强的主导下,河南攻克了小麦种植的薄弱环节、解决了强筋和弱筋的育种栽培技术等方面的问题。2000年,根据李克强的指示,加强了小麦培育的科研创新。2001年,郑麦9023、郑麦004等强筋、弱筋品种相继出现。

副省长张维宁回忆,当时,在优质小麦生产经营中,各地还形成了形式多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他务实的作风和心系农民群众的本色也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让种植优质专用小麦的农民吃上稳定收购和增加收益的定心丸,在研究‘十五’计划时,李克强鲜明地提出了,河南农业就是要建成两大基地——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畜禽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省统计局局长,曾任省发改委综合处处长的胡五岳说。

○转变

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

“中原熟、天下足”,但种出了好小麦,却仍然解决不了农业出路、农民致富的老问题,主政河南的李克强提出了“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的新思路。

据中国新闻网的特稿《解读李克强》一文报道:在2013年的一次国务院会议上,李克强还谈起了自己在河南的一段经历。他说,他作为河南省负责人前往加拿大考察现代农业,他注意到,对方介绍情况时从不简单地说“农业”,而是始终坚持用一个完整的词组“农业工业”。

“我当时听着很奇怪,为什么叫农业工业?但看了一圈后我明白了:他们真的是用工业的思路在发展农业。”李克强回忆起当年的惊讶,“当地一个地区的食品研究所,居然分门别类研究中国的阳春面、手擀面、叉烧包等不同食品对面粉的要求,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农民和种子商,让他们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张大卫告诉大河报记者,在编制“十五”计划时,李克强提出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由他主导制定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这也是河南人至今还在说的“三化协调”的由来。

正是基于这种指导思想,因为卖粮收益低,他主张就地深加工,打造出一系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把河南这个“粮仓”变成收益更高的“厨房”。

○发展

“小麦企业”成为河南名片

具体操作过程中,李克强要求拉长“小麦产业链”,发展食品工业去拉它。“当时设计了两条产业链,现在看来做得都非常好。”

张大卫介绍,第一条是“莲花味精产业链”:在加工味精过程中,从小麦含有的蛋白质中提取谷朊粉,加入面粉之中,提高小麦面粉的蛋白质,生产面包、饼干。

第二条是“天冠产业链”:用陈化粮小麦生产乙醇汽油;另外,提取蛋白质中的谷朊粉制造生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做饲料、大量出口,这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

“这样,小麦在加工过程中迅速增值,实现了价值翻番,为河南小麦找到了出路。”张大卫说,按照这样的思路,河南各地大做“小麦文章”,整个农业产业链条被拉长。

在国家粮食局2004年获奖课题《河南小麦经济研究》一文中,大河报记者看到这样一段话:到2003年,河南全省食品加工已发展到24个行业、23个门类,主要分布在粮食、商业、轻工等部门及个体私人经营,形成了初具规模、比较完整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白象”、“南街村”方便面,“三全”、“思念”水饺、汤圆等,成了叫得响的知名品牌,远销20多个省(区、市)。

如今已成河南名片的“三全”、“思念”,都是在李克强“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思路之下培育而成的,并在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扶持下,蓬勃生长。

○强音

食品工业不分高端和低端

“三全”、“思念”这样的大企业,每家都吸纳数千名工人就业,但有人说:搞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不是太低端了?

“克强同志说,食品工业不分高端和低端。”张大卫回忆,李克强甚至算了一笔账:我们现在一个农户每年投入到农业上的劳动时间顶多20天,大量的时间是闲着没事干,怎么办?要把农业劳动力解放出来、发展现代农业。但河南农业没有发展现代农业的土地规模资源,怎么办?我们有的是劳动力,要把土地规模密集型的农业形态转变成人力资源密集型的食品加工业,把河南的劣势变成优势。

有退休干部评价李克强的河南农业方略时说:他是经济学博士,他把经济学理论和河南实际结合起来,按科学规律来,踏踏实实地干,使河南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套“组合拳”,给农耕意识根深蒂固的河南带来一股“工业新风”,为农业第一大省的河南,种下了“工业种子”和“城市意识”。

○超前

很早就提出了“订单农业”

张大卫说,李克强主政河南时,一些想法被证明是超前的。例如他大力发展的订单农业。

以前,农民种植小麦常遭遇乏人问津的局面。李克强发现这一问题后,提倡全省1027家粮食购销加工企业与450万种植农户直接签订优质小麦收购订单。

“这样一来,做到产需直挂,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整体运作效率。”张大卫回忆,当时,新乡、安阳、濮阳、焦作等几个优质专用小麦主产区订单率均在80%以上。在优质小麦生产经营中,各地还形成了形式多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如郑州第二面粉厂与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龙头企业+科技+种植基地”的优质小麦经营模式,实现了企业、科研单位、农民“三个满意”,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http://www.2888.tv/news/47864.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