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氮肥“十三五”发展愿景“:“又大又强”是目标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5年9月15日      阅读次数:

8月底,《化肥行业转型发展指导意见》宣贯暨氮肥、甲醇行业“十三五”发展研讨会在山西晋城召开。已完成初稿编制的《氮肥“十三五”发展指南》及“严格控制总量、改善原料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研发水平、提升节能环保水平、转变企业经营模式”的六大发展目标为氮肥“十三五”发展指明了方向。业内人士表示,氮肥行业走上由大变强的道路。

预计,到2020年,氮肥总产能控制在6100万吨(折纯氮,下同),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到2020年采用非无烟煤的合成氨产能占比从目前的24%提升至40%左右;到2020年,传统单质尿素用量由4000万吨减少到2000万吨,减少的2000万吨将由1000万吨增值尿素和1000万吨尿素硝酸铵溶液来替代;发展硝基复合肥1500万吨等思路让处在转型发展中的氮企不再迷茫。

记者将氮肥行业“十三五”发展研讨会上主要观点罗列出来,为氮肥企业转型提供参考。

“十二五”大而不强

众所周知,“十二五”期间,中国氮肥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在总量增长、结构调整、技术进步、节能减排等方面都取得较大成绩,已成为世界最大氮肥生产、消费和贸易国。2014年中国合成氨、氮肥和尿素产能分别达到7417万吨(实物量,下同)、6000万吨和8070万吨(实物量,下同),相比2010年分别增长13.1%、20.0%和22.3%。

原料结构调整方面,随着一批先进煤气化技术开发成功和投入运行,氮肥行业的原料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到2014年底,中国采用水煤浆加压气化、干煤粉加压气化、碎煤加压气化技术已建成合成氨装置生产能力达到1700万吨,占全国合成氨总产能的23%。随着新技术的应用,采用非无烟煤为原料的产品比重明显提高,2014年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尿素产能占比均达24%,相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受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支持,“十二五”期间氮肥农业需求保持平稳增长,年均增速1%,2014年需求量3150万吨;氮肥工业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2.2%,2014年需求量790万吨,在国内消费总量中的占比达到20.0%,占比相比2010年提高8.3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氮肥产品出口大幅增长,使出口市场成为缓解国内淡季市场压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途径。2011~2014年,中国尿素累计出口量达到3239万吨,同比增长62%。其中2014年尿素出口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2万吨,占全球尿素贸易总量的30%。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尿素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跃升为世界最大氮肥生产、消费和贸易国的同时,长期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给氮肥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严峻的困难和问题,产能过剩导致氮肥行业产能利用率长期徘徊在70%左右,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而氮肥产品效益却很低迷,行业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中国的氮肥行业只有“大”而没有“强”。

“新常态”逼转型升级

来自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尿素产能年均增长率达到5.1%,新建产能3060万吨,退出产能不足1300万吨,产能过剩达1000万吨。产能过剩导致企业运营困难,盈利能力下降。“十二五”期间,氮肥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2.38%,低于化肥行业4.73%的平均值,更低于石化行业6.53%的平均值。其中,2014年行业尤为困难,全行业亏损56.6亿元,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十二五”期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氮肥企业生产用的天然气价、电价、运价相比2010年分别上涨了56%、42%和65%。企业各项经营费用明显上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相比2010年分别上涨了104%、32%、103%和107%。一方面氮肥生产利润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企业各项费用增长明显,导致企业运营十分艰难。

出口方面,尽管2014年尿素出口量超过全球贸易总量的30%,硫酸铵出口量占到全球贸易总量的35%,氯化铵占比更是达到90%以上。但由于对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认识不足,参与出口的生产、流通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经验不足,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导致在对外贸易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强,没有掌握国际市场话语权。出口上的处处受限,是中国氮肥大而不强最好的验证。

专家们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氮肥行业重引进、轻吸收,重模仿、轻创新,许多关键技术装备依赖进口,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直接导致中国氮肥行业仅能以大宗通用型产品为主,高技术产品、差异化产品短缺,企业间同质化竞争激烈。在产能严重过剩、要素成本刚性上升、市场体制更加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主要依靠技术和效率,而不是规模和数量,因此创新务必要成为氮肥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在研讨会上指出,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才能推动氮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和优化原料结构、推动产品结构和质量升级、提高创新能力、提升节能环保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中国氮肥行业由大变强。

“十三五”锁定“大+强”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指出,氮肥行业要实现新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十三五”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严格控制总量、改善原料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研发水平、提升节能环保水平、转变企业经营模式”六大目标正是氮肥行业对工信部《化肥行业转型发展指导意见》的有力回应。

顾宗勤指出,“十三五”期间,氮肥行业首要任务就是要严格控制总量,采用等量或减量原则,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并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产能过快的增长。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大力发展新型肥料产品,最终实现到2020年,氮肥总产能6100万吨,尿素产能8250万吨,产能利用率从目前的76%提升至80%以上,国内市场供需达到基本平衡,产能过剩得到化解的总体目标。

第二项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改善氮肥生产的原料结构,继续推进合成氨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通过煤气化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进行原料结构调整、升级节能降耗技术等措施来提高以非无烟块煤为原料的产能比重,力争从原来的24%提升至40%。

第三项任务便是从市场出发去优化产品结构,到2020年,传统单质尿素用量由4000万吨减少到2000万吨,减少的单质尿素量应该由1000万吨的新型增值尿素和1000万吨高效尿素硝酸铵来替代,传统大型氮肥生产企业要成为新型肥料生产的主力军。

“提高技术研发水平方面,‘十三五’期间,氮肥行业要通过组建专业的技术研发合作平台,重点突破煤气化技术,造粒技术,新型肥料增效技术等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最终达到较大幅度提高行业技术创新水平,建设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合成氨生产企业的目的。在提升节能环保水平方面,‘十三五’期间要严格节能减排标准,到2020年,所有合成氨企业能源消耗水平均应达到《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指标要求,氨排水、氨氮、COD达到《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指标要求。”氮肥协会产业发展部主任苏建英这样说。

先行者探路径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在研讨会主旨演讲中对氮肥行业部分企业率先走上转型发展康庄大道表示欣慰。他指出,近年来,在中国化肥工业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领军企业,他们已经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佼佼者。鲁西化工和华鲁恒升等企业在“坚持化肥、走出化肥”的结构调整中取得重大进展。

重庆建峰化工的“十三五”规划中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在搞好现有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增效尿素、车用尿素、水溶性肥料以及其他尿素下游产品。整合资源,与靠近销售市场的一些有特色、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合作,增加新型肥料的生产能力。利用周边物流成本优势,直接向周边市场供应氨水、水溶性肥料等产品,逐步实现目前单纯以尿素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向以氮肥为主体、尿基新型肥料等技术含量高的多产品覆盖,提高尿素产品的附加值和盈利能力。将逐步变革传统农资流通体系,以客户营销为支撑,构建农化服务与贸易业务,提升农化服务水平。

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焦延滨在研讨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鲁西化工要在做优现有尿素产品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配方施肥,大力开发尿素硝酸铵溶液、硝基复合肥等新型肥料,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2025年期间,昊源公司将根据自身特点,以传统产业转移为基础,重点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最终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河南心连心公司正在筹备上马硝酸硝铵项目、硝基复合肥项目、尿素硝酸铵溶液项目,力争让产品更加多元化、更加符合农业发展形势,带领氮肥企业率先走上产品结构优化的改革大道上。”心连心公司副总经理张庆金说。
http://www.2888.tv/news/47604.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