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任的“种子人生”
时值盛夏,八月的辽源郁郁葱葱,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市农科院示范基地玉米种试验田里,种子专家李凤任正顶着烈日为每棵玉米进行人工授粉。“我搞了一辈子玉米育种和技术推广工作,就喜欢和脚下的这片土地打交道,因为我没啥别的爱好,就对玉米育种感兴趣。”谈起自己30多年钻研玉米育种的经历,李凤任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熟悉李凤任的人都知道,他爱钻玉米地,喜欢和玉米棒子打交道。今年55岁的李凤任从1982年开始一直专心致力于玉米育种工作。他于2007年调到辽源工作,面对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李凤任没有畏缩,而是更加勤奋努力地钻研项目。李凤任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工作,自2007年起,他每年冬季都与科研育种人员飞赴海南育种基地,利用海南独有的冬季温光资源开展良种繁育工作,一去至少小半年。去海南的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等困难都没能难倒李凤任。为了给玉米授粉,李凤任每天要在气温达40摄氏度以上的玉米地里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看着一颗颗茁壮成长的玉米苗,他远离亲人的孤单感也早已抛在脑后了。
“老百姓对这片土地期待的眼神,就是我坚持工作下去的动力。”李凤任说,为了支持自己的工作,妻子放弃了老家稳定的工作,跟随自己来到辽源一起搞起了玉米育种,当起了自己的“助手”;孩子当年高考,他也没时间理会,家里的大事小情更没精力照顾……提起这些事,李凤任流露出满满的愧疚之情。
玉米育种是一项很枯燥的工作,可李凤任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苦专苦研。他把玉米育种实践中每一个小发现、小细节都与农学理论相融合,将理论和地头的实践记在心间,研究出辽科38等项目。李凤任把自己献给了黑土地,黑土地也没有辜负李凤任的一片痴情,先后有多个优质高产的品种在李凤任手中诞生。
站在玉米试验田里,望着排列整齐的玉米“方阵”,李凤任说:“天天看的是玉米、想的是玉米,玉米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这辈子是离不开这里了。”当记者问到他的心愿时,李凤任激动起来:“今后,我们团队会把重点放在早熟、耐密、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上,争取再多培育几个好品种,希望一粒种子撒天下、富起千万农民家。”
http://www.2888.tv/news/46737.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中国农产品消费仍“求”大于“供”
- 广东白云区率先完成村庄规划现状摸查工作
- 玉米种子穗藏与粒藏方法巧妙管理
- 卢氏烟叶生产华丽转身以“质”取胜
- 小籽粒作物机械化精量播种成山西省忻州市农机推广新亮点
- 钾盐钾肥行业年会将在成都举行
- 淄博市利用冬季农闲做好农机培训工作
- 山东齐鲁化工之激抗菌999
- 未来生物农药有望坐上“头把交椅”
- 罗马省托尔法市长会见浙江企业家 推介农业合作
- 市场需求平缓,肥市降势明显
- 从两方面改善果树缺硼
- 创新推进农药产业结构调整
- 种子市场或量价齐升
- 云南持续干旱部分化工企业停产
- 福建泰宁:“三查”保制种基地种子质量
- 钾肥:低迷中窥见曙光
- 安徽:农村土地登记试点成功实施
- 甘肃省农机购置补贴凸显巨大叠加效应
- 福建农科院水稻施肥新模式获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