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麦浪里的“绿色”丰收
“我的小麦已经收完了,360亩地平均单产1360斤,比专家估算的还多。”近日,山东省齐河县华店镇后拐村,种粮大户赵金城在电话里兴奋地告诉记者:“化肥用量减下来,产量可一点也没减。”
赵金城的地块位于齐河县30万亩小麦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田中。6月初,记者曾跟随农业部专家指导组现场摸底测产,目睹了齐河县采取“绿色”种植模式的小麦在今夏生产中如何减肥减药不减产。
当前,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基本结束,据农业部消息,今年夏粮有望再获丰收,总产再创新高。这是夏粮的第十二个丰收年,不过这个丰收与以往并不相同,在金黄的麦浪中透着别样的“绿意”。
要丰收,更要“绿色”丰收
“今年夏粮面积稳中略增,预计达到4.15亿亩,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亩;小麦群体适宜、成穗数充足,穗子也不小,小麦单产也有望提高。”去冬今春以来,一直奔波在一线指导生产的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分析说。
另外,今年主产省丰产趋势明显。据反映,今年小麦群体充足、个体健壮,特别是旱地小麦长势好于往年,加之4月份北方冬麦区多次出现大范围降雨,有利于形成大穗多粒。
在我国夏粮喜获丰收的同时,反观全球,小麦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理事会等多家机构对2015年全球小麦产需形势的预测,因为气候等原因,2015年全球小麦将较上年减产。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小麦生产逆势上扬,意义重大。增产幅度也许只有几十亿斤,在总量的大盘子中占比很小,却提振了全年农业丰收的信心,为全年粮食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连续十二年的丰收,令粮食生产的起点一次次被拔高,这意味着我国粮食产量每一次突破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加殊为不易的是,今年的夏粮丰收是建立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在减少化肥、减少农药的基础上,建立在“绿色增产”的基础上的。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结构、驱动力等方面都面临新一轮转型调整。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实现眼前的粮食产量稳定,又要形成新的竞争力,注重可持续性,增强政策精准性。
我国粮食生产现有的资源和技术潜力挖掘释放已较充分,继续增产难度增大,在此背景下,“眼前的粮食产量”如何稳定?“新的竞争力”如何形成?“可持续性”如何实现?
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面对发展中的现实挑战,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粮食连年增产,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受损,农业发展面临生态环境束缚和资源制约两道“紧箍咒”,使得拼资源、拼投入品、拼生态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走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开启粮食生产“色彩”之变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最初的目标都是追求产量,而后逐步走向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然而,生产与生态并重“看似寻常最奇崛”,是对农业增长方式提出的更高要求。
今年年初下发《农业部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创新思路、集中力量、攻克难点,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可持续发展之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夏粮丰收在手,靠的是挖掘科技增产的潜力。”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说,“坚持粮食增产与资源节约相结合,既要攻关技术瓶颈、集成推广高产高效技术,又要落实节水、节肥、节药措施,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通过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研发推广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示范性的技术模式,补齐品种和技术短板。”
“今年以来,农业部开展的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在各地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示范样板田,重点推广了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集成技术,为夏粮丰收起到了重要引领和示范作用。”郭天财告诉记者。
“秸秆还田、高效氮钾配施、赤霉病综合防治等技术我全都用上了。”作为安徽省涡阳县15个千亩小麦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区之一,种粮大户孙子富的地里除了沉甸甸的麦穗,还有着不胜枚举的绿色增产技术。“非常有效果,今年我的1200亩小麦平均亩产在510公斤~520公斤,高产田甚至能达到600公斤。”
去年以来,按照绿色增产模式的思路和要求,一共集成了58个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个个聚焦“一控二减三基本”,真真正正地突破了粮食生产的瓶颈,使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从而达到绿色增产增效的目的。
比如治理砂姜黑土。安徽省开展了9项砂姜黑土改造专题试验研究,初步筛选出可适度消除砂姜黑土物理障碍因子的改性物质。
由省农科院集成组装了障碍因子消减技术模式,制定了麦玉两熟秸秆粉碎还田培肥技术规程,在太和、蒙城、濉溪县进行试验示范。“以前产量极低,治理后亩产小麦500公斤以上很轻松。”作为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的“麦王”,徐淙祥受益很大,他的小麦高产田单产屡创安徽省高产记录,他感慨治理前后小麦产量的变化之大。
两个“零增长”,实现减肥减药不减产
今年3月,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和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提高农药利用率,精准用药是前提。“今年小麦扬花期连续阴雨雾天,赤霉病高发,但不能盲目打药,要将药剂放在关键点上。我的方法就是‘见花就打、盛花再打’。”精准用药,江苏省种粮大户彭支松对此很有一套,“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防治次数,而且提高了防治效果。今年的赤霉病算是严重了,我才打了两遍药,产量依然不减去年。”
在四川省,据统计,全省2000万亩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亩均减少化学农药用量0.25公斤,累计减少化学农药用量5000吨以上。
实现化肥零增长,要大力推进精准施肥、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
如今的农民都信科学,科学施肥为他们省下真金白银。“今年秋小麦,俺是按照专家发的配方施肥建议卡上的说明施的肥,每亩比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前省30多元。”河南省正阳县农民杨新华的脸上洋溢着舒心的笑容,“过去种地靠经验,总以为上肥多产量就高,如今是测土配方施肥,因地制宜,缺啥补啥。针对性的施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开支。”
6月,在河南省西华县黄桥乡农场张小花的麦田里,专家对每亩底肥减少30%、苗期追肥减少一半的化肥减量麦田进行产量预测。国家小麦工程中心副主任尹均宣布:示范区理论产量结果为569.5公斤/亩,乘以系数0.85,亩产达484.1公斤。对照田理论产量结果为527.7公斤/亩,乘以系数0.85,亩产达448.6公斤。示范区较对照区常规种植田块增产35.5公斤/亩。在应用了科学施肥技术和方案后,农民真正实现了“减肥”不减产。
http://www.2888.tv/news/44588.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北京天助益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投入市场政策
- 农业部有望解决草甘膦复配水剂问题
- 硫酸铵市场零星低位补涨
- 农用车巧妙换轮胎方法总结
- 安徽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
- 2014中国·宿迁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启动
- 达州开展“两杂”种子质量监督抽查
- 东莞保得东北建厂
- 农资供给侧改革:肥企转型三方向
- 新疆和丰三措施扎实做好拖拉机年度检审工作
- 磷铵 沉舟侧畔我行船
- 2012年1月10日黑龙江大豆价格
- 烟台港:全球第一大化肥出口港
- 天津北辰区将试种丹参航空种子 酮含量高近一倍
-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全国现代渔业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
- 多地旱涝急转形势加剧 粮食生产总体无碍
- 新型缓控释农药低毒环保
- 俄罗斯矿物肥料产量突破4000万吨
- 有色农膜的使用及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