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农资企业转型的“四大陷阱”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5年6月26日      阅读次数:

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机遇。农资市场化的路子虽然比某些行业晚了一些,但之后的产能扩张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有代表性的行业。从98年国家对化肥流通的放手开始,到07年大井喷,短短十年里在市场化流通改革的牵引下,国内化肥供给能力连创新高。这十年呈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资行业不论是生产商还是流通商想不赚钱都难。但好日子并不长,从08年以后,行业进入了大调整。往日的辉煌不再,农资企业普遍陷入了经营困惑期甚至困难期。未来怎么走?大家都在思考。去年以来一直热炒的农资电商也反映了这样的一种心态。谋求脱困的积极在寻找转型的方向:或从经营模式上寻找,或从合作方法上探索。这样的转型思考对行业发展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甚至可以称之为陷阱。笔者列出的以下四种陷阱,希望能为农资行业的精英们提供一些借鉴。

一、能人陷阱

前面提到,农资行业的市场化进程相对较晚。在计划经济时代,权力集中,资源集中导致当时的市场产生一些“能量”很大的人物。因为他们靠近权利,靠近资源,甚至只是靠近港口。依托这样的有利条件,形成了很多的人脉关系。在那个信息不对称的年代里,这样的人也相当于靠近了信息的源头。所以在那个年代,一个人的到来往往会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这也给很多老板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企业的经营局势的扭转要依赖某个“能人”实现。但事实上,这样的能人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市场化程度高度发达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再。

那么当下,是不是说人已经不重要了?绝不是,而是由人组成的团队更为重要。一个企业的管理潜力要靠团队的力量去发掘。一个人的能力即使是无限的,但他的精力是有限的。未来真正的竞争,团队的胜出概率会更大。团队中,每个人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自己擅长的岗位上,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来的更为有效,决策也将更为科学。我们农资行业经营规模都是动辄上百万的,为何要将偌大的风险赌在一个人的“拍脑门”上?作为企业的老板,花更多的精力去搭建功能完善的团队,要远比赌博似的寻找“能人”更有深远意义。

二、行情陷阱

股市有一句话,牛市来临,每个人都是股神。农资行业07年之前的行情可以说虽然有波动,但整体属于慢牛行情。基本上做贸易的流通企业,都不会出现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在这期间,无论是国有背景的还是私人背景的公司成长得都很快。这样的公司都有各种产品经理,每天负责收集数据,整理曲线,还有所谓的发现机会。因此也形成了一个行情陷阱,认为做贸易就是低买高卖。每天忙着去压榨农资生产企业,算起成本来比工厂都清楚。但07年之后,这些产品经理都不好使了,有的更是做啥赔啥。明明价格很低可以抄底了,进去以后发现抄在了腰上。导致后来流通企业大量萎缩,渠道蓄水功能严重退化。

难道做流通的只能赚这种低买高卖的行情红利吗?事实上很多流通企业忽视了最不应该忽视的一个词,就是分销价值。分销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批量拆分、空间便利、便捷供货、产品多样以及使用服务。这五个点才是流通企业真正的生存之本。因为篇幅问题,在这里不便展开讲。如果流通企业能重视这五个价值的创建,生产企业就会真正意识到流通企业的价值,那样才会迎来产销的战略联合。切不可随意越界,流通企业做不好的,生产企业也不一定能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发掘自身价值,整个行业才会步入良性循环。

三、模式陷阱

对自身经营模式的探索是每一家企业都应该去努力挖掘的。有句俗话说“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放在企业经营上恰恰就相反,失败的企业原因都是相同的,但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成功点。所以并不是每一个模式都可以套在我们的企业中。最近热炒的“互联网+”的模式,上到中央下到个人都在谈论。农资行业也有大量的资金投向了农资电商。且不说农资电商会不会成功,就这样的热炒让很多的农资企业经营者大受蛊惑,这就埋下了一种模式陷阱。大家都过分的关注模式对企业带来的改变,也反映了农资经营者们的一种浮躁的心态,渴望快速走出目前的困境。但事实上,欲速则不达。

那么对于这样的陷阱,如何能够避免呢?答案也非常简单,但往往很多人都无法坚持,那就是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放下浮华,撇去泡沫,回归产品。让产品说话,让效果说话。很多人说现在市场上假货、次货太多,做真货会遭遇到“劣币驱逐良币”。其实那是你对于产品品质的理解太过片面,品质的底限是正品。还有很多基于产品之上的事情可以做:更适合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更正面的企业形象等等,一个“更”字说明了追求卓越的无极限。至少,我们看到市场上存活下来做得很好的企业和产品,都不是做假冒伪劣产品的。

四、新品陷阱

能够关注产品研发的农资企业也不能说少,很多企业的经营者认为现在产品研发必须跟上市场的步伐。但这些企业对产品研发只能说是关注,而不是专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将很大的精力投在了炒作上,并没有放在新品研发上。化肥行业可以说有一万个产品,就有五千个概念。更为让人担忧的是,很多农资企业经营者对产品研发的认知水平就停留在炒概念的层面。这当然是受限于经营者们的个人素质,如果能够认识到我前面提到能人陷阱,先把自己这个能人摒弃掉,让团队来处理这个问题,我想也会避免这样的新品陷阱。

如何规避新品陷阱?我想首先农资经营者不要过分的强调新品的出世。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企业,是否拥有孕育新产品的实力。新产品别的投入不说,光研发时间至少就要耗费两到三年,你是否能等得起?其次,要认识自己的团队和市场是否对现有产品挖掘到位。尤其在现有产品没有广泛被市场认可,或者说市场还处在成长期,你还没有等到成熟期就盲目推出新概念产品。你整个的团队和市场是否能够承载新品运行带来的压力?这样的新产品是否过一段时间也会被你抛弃?想清楚这些问题,再去考虑新产品的研发吧!如果没有必要,就专注于企业的内控管理,踏实去做好该做的事情吧!

农资企业转型之路很长,遍地是陷阱也同时布满荆棘。但这条路都要我们自己去走,谁都不要想搭顺风车一蹴而就。真正走过这条路的企业,在未来才会立于不败之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伟大的企业,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家,都是熬出来的。
http://www.2888.tv/news/44500.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