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5年大春作物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
2015年6月10-11日,我市召开了2015年大春作物中后期病虫趋势会商会,与会人员根据全市农作物品种布局、栽培制度、病虫历年和当前发生情况、天气预报等因素进行分析,一致认为:2015年我市大春作物中后期病虫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其中,渝南4-5级,渝中、渝西3-4级,渝东北3级),轻于于上年,主要以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玉米螟等病虫害为主;稻秆潜蝇、稻赤斑黑沫蝉、稻蝗、稻苞虫、稻曲病等病虫在局部地区发生较重。预计水稻病虫发生面积2800万亩(次)左右,玉米病虫750万亩(次)左右。
一、前期大春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
2014年冬季以来,我市气温总体正常略偏高,呈现“前冬冷,后冬暖”的态势;降雨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正常,垫江偏少,巫山、丰都偏多。各地春季平均气温偏高,大部地区入春时间较常年偏早2-14天;雨日数51-77天,大部地区偏少3-16天,大雨开始期在4月上旬,较常年偏早11-35天。由于前期气候适宜,我市大春作物播种期普遍提前5天左右,病虫前期发生程度轻于上年和常年。其中,“两迁”害虫始迁入偏早、前期迁入峰次较常年略偏少、前期迁入主峰偏迟。一代二化螟、稻叶瘟、纹枯病发生均轻于上年和常年。
二、大春作物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
(一)水稻病虫
1、稻飞虱
发生程度3-4级,渝南地区5级,发生面积500万亩(次)左右。主要依据:
(1)始迁入偏早。白背飞虱灯下3月26日-4月21日始见,较上年偏早8-16天,较常年偏早5-15天;褐飞虱灯下4月6-20日始见,较上年偏早14-28天,较常年偏早8-27天。
(2)前期迁入峰次较上年偏多,较常年偏少,迁入主峰较上年偏多、偏早,较常年偏迟。稻飞虱前期出现6次迁入峰,分别在4月6日、4月14-17日、4月20-25日、5月11-14日,5月16-20日、 5月26-31日,较上年多2次,较常年少1次。前期迁入主峰期出现在5月16-20日、 5月26-31日,较上年多1次、偏早3-18天,较常年偏迟5-10天。迁入虫量渝南部偏大,峰日灯诱虫量秀山6752头,为常年前期迁入主峰日诱虫量的120%。
(3)迁入面广,田间虫量较上年同期高。截至6月10日,稻飞虱已迁入我市18个区县,较上年同期迁入区县多3个。大田平均百丛虫量392.6头,为上年同期的1.89倍,彭水个别田块最高虫量达13100头/百丛。
2、稻纵卷叶螟
发生程度为3级,渝南地区4-5级,发生面积300万亩(次)左右。主要依据:
(1)始迁入偏早。稻纵卷叶螟灯下5月1-20日始见,较上年偏早4-23天,较常年偏早15-11天。
(2)前期迁入峰次与上年相当,较常年偏少,主迁入峰不明显。稻纵卷叶螟前期出现4次迁入峰,分别在4月30日-5月1日、5月11-14日,5月19-22日,5月30日-6月1日,与上年相当,较常年偏少1次。主迁入峰出现在5月16-20日,峰日灯诱蛾量秀山7头,中稻田亩蛾量20-39头。
(3)迁入面小,田间虫量较上年高。截至6月10日,稻纵卷叶螟已迁入我市8个区县,与上年同期相当。大田平均亩幼虫量11.2头,上年同期未见,铜梁局部田块最高幼虫量48头。
3、二代二化螟
发生程度为3级,发生面积350万亩(次)左右,卵孵高峰期7月上、中旬。主要依据:二化螟各类型田亩虫量加权平均1278头,较上年同期增25.3%,较常年增33.1%。截止6月10日,平均枯鞘率3.8%,较于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南川局部田块最高枯鞘率达20.5%;平均枯心率0.5%,较上年同期相当,开县局部田块最高枯心率达4.31%。
4、稻瘟病
发生程度为3级,常发病区发生程度为4级,发生面积160万亩(次)左右。其中:叶瘟发生程度2-3级,发生面积60万亩(次)左右,流行时期分蘖盛期、孕穗末期。颈瘟发生程度3级,局部4级,发生面积100万亩(次)左右,颈瘟在感病品种上存在流行风险。主要依据:
(1)稻瘟病菌变异频繁,毒性有所增强。2014年鉴定了12个区县124个单孢菌株,鉴定出6群31个小种,优势种群为zb群和za群,出现频率分别为37.1%和36.3%,优势小种为zc15、zb27。从近年监测结果看,我市稻瘟病菌组成复杂多变, za群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市稻瘟病菌的优势种群,由于za群致病性更强,因此对水稻品种的抗性构成严重威胁。
(2)品种抗性水平仍较低。2014年推广品种抗性跟踪监测鉴定了78个品种,叶瘟感病的有60个,其中高感的有9个,感病品种占76.9%;颈瘟感病的有66个,其中高感的有53个,感病品种占84.6%。
(3)水稻品种田间抗性差。2015年共收集鉴定的124个推广种植品种,经鉴定的有83个,叶瘟感病的有68个,占81.9%,其中高感的有13个;颈瘟感病的有69个,占83.1%,其中高感的有52个。
(4)气象条件。据气象预报,6-9月各地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高;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西南部偏少,其余大部地区偏多,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从7月中旬开始,全市有25-35天的一般性伏旱,伏旱与常年相当,但较2014年稍重。盛夏期间大部分地区有15-35天≥35℃的高温日数,较常年略多,不利于稻瘟病的发生。
5、水稻纹枯病
在全市水稻种植区普遍发生,发生程度为4级,与上年相当,预计发生面积400万亩(次)左右,流行时期孕穗期。主要依据:
(1)菌源充足。该病常年发生较重,田间残留菌源量大。
(2)旱育秧、机插秧、抛秧等轻型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致水稻群体阴蔽,高温高湿的小气候条件利于纹枯病的流行蔓延。
(3)6-8月的气候条件对纹枯病的发生较为有利。
6、稻秆潜蝇
在涪陵、南川、石柱、黔江、万盛、彭水、秀山、奉节、万州、永川、云阳、綦江、巴南、巫山、武隆等地局部发生,发生程度为2-3级,发生面积60万亩(次)左右,发生高峰期孕穗初期。
7、稻赤斑黑沫蝉
在酉阳、合川、忠县、永川、黔江、綦江、秀山、丰都、云阳、石柱、涪陵、武隆、巴南等地局部发生,发生程度为2-3级,发生面积40万亩(次)左右,发生高峰期6月中下旬。
8、水稻其它病虫
稻蝗、粘虫、稻苞虫、稻蝽象、稻粒黑粉病、稻曲病等病虫在局部稻区危害,发生程度为1-2级。
(二)玉米病虫
1、玉米螟
在全市玉米种植区普遍发生,总体发生程度为3级,发生面积230万亩(次)左右,与上年相当。主要依据:一是玉米螟冬后平均百秆活虫数10.62头,较上年同期增10.9%;二是气候条件对玉米螟的发生危害无不利影响;三是一代玉米螟危害较重。截止6月10日田间调查,玉米螟平均螟害率5.2%,较上年同期增1.1个百分点,垫江局部田块最高螟害率达31.2%。
2、玉米纹枯病
全市普遍发生,发生程度为3级,局部4级,略重于上年,发生面积320万亩(次)左右。主要依据:一是气候条件对玉米纹枯病的发生流行有利;二是农户对玉米纹枯病防治重视不够,菌源较充足;三是田间发生较上年同期重。截止6月10日,玉米纹枯病平均病株率8.3%,较上年同期高3.96个百分点,开县局部田块最高病株率达45%。
3、玉米大、小斑病
发生程度为1-2级,与上年相当,以小斑病为主,发生面积约60万亩(次)左右。
4、玉米其他病虫
玉米锈病、玉米蚜虫等病虫在局部地区发生,发生程度1级。
http://www.2888.tv/news/44207.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转型升级:未来十年农资经销商发展的主题
- 第八届中国(肥城)国际有机农产品食品博览会9月29-30日举办
- 亚洲最大的种子市场昨日在寿光开园
- 江苏昆山市开展农机事故应急处理演练
- 7月份俄罗斯谷物出口将达到210万吨
- 江西南昌:肉类蔬菜追溯体系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 谨防“三角债”暗中蔓延
- 林甸县全力做好畜牧业抗灾保畜工作
- 新疆:若羌枣树种植为主 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
- 甘肃省推行食药监管“红黑名单”制度
- 日本农作物减产2010年度粮食自给率降至39%
- 美国磷铵供应充足,去年磷铵出口减少
- 复合肥下游市场拼的是服务
- 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为10万实习生提供暑期保障
- 南方下游受化纤纱带动开始对全棉补库
- 烟台芝罘区领导参观山东鼎丰化肥电子交易市场
- 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市场分析
- 打好尿素销售组合拳
- “互联网+三农”农民钱包又鼓起来了!
- 广西:蔬菜从菜地直通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