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菌肥”将享土壤修复万亿蛋糕
土壤问题是当前中国农业最大问题和最大危机,严酷的现实把生物菌肥产业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机构预计,土壤污染修复潜在市场规模达万亿级别。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生物菌肥产业迅速作出了应对,提出要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勇担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重担。 6月13日,由《农资导报》、渭南电视台和西安德龙生物产业集团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生物菌肥规范化规模化高层论坛”在渭南大剧院隆重举行。
国务院参事刘志仁专门为论坛写来贺信。他表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将上报国务院,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已经成为中国农业最大问题的土壤问题及当前兴起的有机农业热,让生物菌肥产业发展正迎来大好时机。但目前微生物肥料的研发和生产还属于初级阶段,有必要在管理和生产方面更加规范。
中国化工报社副社长、《农资导报》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健秋在致辞中指出,生物菌肥前景非常广阔,推动该产业中的企业向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同时,当前生物菌肥市场炒概念、打擦边球等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产业规范化发展显得非常迫切。
据了解,西安德龙生物产业集团是生物菌肥产业中的元老型企业,20年前与其同时起步的企业都已退出市场或被其他企业收购。该集团总裁邢思超表示,生物菌肥企业的前20年是滚动式自我发展时期,今天的农业需求和市场都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产业将进入一个爆发式增长的时期。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肥水首席专家高祥照指出,近年来,以污泥、城市废弃物为有机物料生产的有机肥或生物菌肥施入土壤后带来了环境风险,相关产业务必规范发展。该中心土壤肥料技术处副处长杨帆介绍了农业部开展的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该项目的秸秆还田对生物菌剂有着巨大需求。
最令与会者关注的是: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检中心主任李俊用翔实的数据,展示了当前蓬勃发展的微生物肥料产业。他指出,当前微生物肥料企业总数在1000个以上,年产量1000万吨,年产值200亿元,累计应用面积超2亿亩,微生物肥料已成为新型肥料中年产量最大、应用面积最广的品种。但是,在功能菌种、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稳定应用效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关链接
环保部近期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将上报。据有关机构统计,“十二五”期间仅湖南、湖北、广东、陕西等6省土壤修复计划投资额就在780亿元以上。目前正在对外公开征求意见中的土壤环境质量新标准,为即将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供技术保障。机构预计,土壤污染修复潜在市场规模达万亿级别。
http://www.2888.tv/news/44192.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怀柔区杨宋村级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 南京亚冠杀虫剂之土蚕蝼蛄大扫除
- 使用化学农药应充分考虑的因素
- 安徽省开通手机短信查询施肥技术服务系统
- 徐州农机跨区作业创收3.59亿元
- 陕西铜川:安排部署今冬明春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 产管双控把关物网相连监管
- 专家呼吁平衡施肥提升化肥整体利用率
- 石家庄117家百家农资放心超市建成
- 一场“毁小麦”的热潮于近日在邯郸曲周上演
- 为何有些化肥施用后不融化
- 棉花种子质量标准是什么
- 尿素企业稳价下游观望 市场僵持不破
- 喀喇沁旗被评为自治区“平安农机”示范县
- 政策引领 化肥后市或一片大好
- 广西柳州:农机显身手 甘蔗装车不再愁(图)
- 白灵菇养殖技术实现新突破
- 南京亚冠杀菌剂之80%醚菌酯·苯醚
- 关于重庆股田制被叫停的现象解说
- 北京年内新增60家蔬菜直营直供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