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农资企业玩得“傲”
农资是农业生产必须投入品和生产要素,蕴藏着巨大的市场。业内人士预计,仅化肥、种子、饲料三类市场规模就超万亿元。然而传统的农资生产方式备受诟病,比如我国每年用来生产饲料的粮食占粮食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造成“人畜争粮”的局面,而长期过量施用肥料,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这一系列问题如何破解?近日,大宗非粮型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战略研究项目启动会、新型生物肥料学术研讨会同时在长沙召开。
非粮型饲料不让人与畜争粮
6月4日在长沙启动的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大宗非粮型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战略研究”,正是想破解“人畜争粮”这一难题。
项目负责人、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院士告诉记者,长期被我国忽视的非粮型饲料资源,来源广、种类多、总量大,富含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如各种秸秆、玉米棒芯、椰壳等农副产品下脚料,酒渣等糟渣类,树木树叶类,昆虫类等,都能成为饲料的生产原料。
长沙早有企业涉足非粮型饲料。湖南诚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长沙县北山镇流转土地2000亩用来种植桑树,而所产桑叶全部用来生产饲料。用桑叶粉替代饲料中的蛋白质原料,生产加工出绿色无抗畜禽饲料,这种饲料养出来的猪肉质将更加鲜美,其价格是普通瘦肉型猪的2倍,而种植桑树也是耕地重金属超标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新型生物肥料内含“秘密武器”
6月6日,新型生物肥料学术研讨会暨农业部植物营养与生物肥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长沙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3年,“植物营养与生物肥料重点实验室”落户长沙,经过两年科研创新,近日,该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全元生物有机肥”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项目负责人谭石勇告诉记者,这种新型全元生物有机肥主要通过病死猪、猪粪、菜粕、功能性菌种等原料进行二次发酵,并添加大量元素养分研制而成。其中最大的“秘密武器”就是肥料含有的特殊微生物、氨基酸和有机质,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壤特性、作物品种等进行调整,有效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提高土壤肥力。目前,全元生物有机肥正在湖南省内45个示范点进行试验示范,未来有望在全国普及推广。
湖南年出栏生猪约8000万头,正常死亡的猪在3%到5%之间,即240万头左右。近日,位于长沙高新区的湖南泰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南京农业大学引入“废弃畜禽蛋白制取农用氨基酸及衍生生物肥料生产技术”。通过无害化处理工艺,每100公斤新鲜废弃畜禽能分别生产出12到15公斤的氨基酸、脂肪以及3公斤左右的矿物质。
http://www.2888.tv/news/43996.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农膜修补法介绍
- 什么是苏云金杆菌?使用时应注意哪些?
- 农药:外贸拉动整体向好
- 未来十年我国养猪业呈现三大变化
- 农业“走出去”步伐铿锵有力
- 中国1-8月农药出口量同比增长近10%
- “生物菌肥”将享土壤修复万亿蛋糕
- 河南水利为哈密送去发展“活水”
- 农机润滑油添加切记三忌
- 枣庄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5000万元
- 连云港开展秋季农资市场专项检查
- 电价、运费双重压力 中小化肥企业雪上加霜
- 湖南宁远县拿着订单种红薯 农民增收千万余元
- 山东华盛:我国农机需求量将持续上升
- 安徽:购机补贴促农机“马力”增强
- 广西富川:莲山创新举措创建“生态乡镇”
- 湖北省知名配方肥企业信息公布
- 2014年一号文件给化肥行业带来的机遇
- 3个误区别误胜龙化工销售
- 酒泉市紧盯春播种子销售关键期 积极排除涉种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