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走进大田增效减肥
——2015第六届全国新型肥料学术研讨会新看点
增产需要施肥补碳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新肥料资源研究中心教授 廖宗文
我国长期沿用的“增肥增产”模式必须转为“增效减肥增产”模式。目前平衡施肥是增效的重要措施,但其重点是氮磷钾,而碳却未被普遍关注。其实碳居作物各养分之首,达50%以上,约为氮磷钾总量5倍。
实践中,“一斤果蔬半斤碳,增产必增碳”观点经过大田验证,正在广为传播。靠天补碳(co2)仅可满足植物1/5的需要而致作物碳饥饿,在氮肥量大的情况下,碳饥饿更为严重。普通有机肥小分子水溶碳低,不能有效供应碳营养。近年来,校企合作开展有机碳肥研发,具有肥效快(与尿素相当)、水溶性高、含有多种官能团的固液有机碳系列肥陆续投入市场,深受欢迎。有机碳肥是尽快实现“化肥零增长”的重要科技支撑,它将改变“靠天补碳碳饥饿”的现状,开拓“施肥补碳碳平衡”的高产新路。
福建、山西、陕西及广东、广西在水稻、玉米、果蔬的大田实践显示,有机碳肥可优化碳氮平衡,氮磷钾减15%时可增产逾10%,且明显增强作物抗病虫、抗旱力。在低温寡照或氮肥偏高时,往往因僵苗、染病、死苗而减产,此时有机碳肥效果特别明显。因为它已跨越了光合反应生成有机物的过程,对缺光、缺碳具有独特的对冲优势,增产可达30%,这是其他肥料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它还可促进水稻对铁、锌的吸收及蛋白合成,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
生物肥料防治连作障碍
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副主任 顾金刚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呈现出单一作物大面积连续种植的特点,进而造成连作障碍越来越严重。如黑龙江大豆种植重茬3年的面积,占大豆种植总面积的60%。山东每年就有14万公顷的花生连作,花生连作3年后减产幅度为10%~40%。
作物连作障碍发生是作物与土壤两个系统内部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的外观表现,属于一个累积效应,主要表现为土壤理化性质劣化、土壤传染性病虫害、自毒作用等 3个方面。其中土传病害是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因子,损失较大,针对土传病害的化学药剂使用量偏大,防治效果不佳,且对环境污染严重、药剂残留高等。生物肥料兼具生物防治、提供较均衡微量元素营养,其核心职能需包括:一是生物有机肥,利用生物菌群、发酵动植物残体,补充土壤有机质,调控土壤微生态环境,有效缓解土壤板结、质地下降。二是微生物生防制剂,抑制病原微生物,缓解化感物质累积。三是微生物环境制剂,缓解农药残留等。功能性生物有机肥将是预防和治理连作障碍的重点,其作用创造适应于作物和有益微生物生存的生态环境,解决被破坏的土壤与生态环境,同时解决农药残留危害及污染等问题。
依托成熟的高产创建体系
中航化肥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博士 郭长青
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来源有两方面——土壤本身和肥料养分供给。但在实际的农作物养分吸收量中,我们无法区分土壤供给和肥料供给。测土配方施肥的土壤有效养分测定指标,只代表了土壤有效养分供应强度,而不是供应量,所以“轻简精准推荐施肥理论”是化肥增效减施的前提。
中航化肥在2010~2014年间进行了30多项课题研究,找到了化肥减施新方法。以水稻为例,中航化肥从2011年至今,在北大荒农垦总局下属6个农场经过大面积试验发现,通过养分运筹技术,改变产量形成关键时期的水稻有效穗数,是化肥减施关键。化肥增效减施必须依托成熟的高产创建体系,中航化肥在辽宁、吉林地区试验发现,合理的栽培密度、优良的种子、良好的虫害管理、氮磷钾三元素的合理配施等,都是化肥增效减施成功的前提。同时,通过了解养分在土壤中的转化吸收途径,调控改变肥料的形态是化肥增效减施的关键所在。以玉米施氮肥为例,中航化肥在华北、东北地区进行大范围试验发现,作物对氮素的需求形态不同,通过调整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可以达到玉米增产的目的。通过调整磷肥在土壤中的形态,也可以达到磷素高效利用,促成磷素的减施,保证作物增产。
http://www.2888.tv/news/42826.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江西加强农机维修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 河南省农村工作会议解读:扎实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
- 吉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会议提出 四个创新做好农村调查
- 草甘膦供应紧张将加剧
- 氮、磷肥上市企业路在何方
- 昌吉市成为全疆最大的种子集散地
- 2012年2月6日水稻价格行情
- 甘蔗用了鸡粪作的肥料效益翻一翻
- 今日柠檬价格最新报价2012年1月11日
- 安徽太湖扩大绿肥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
- 对化肥恢复征税 会影响消费者吗?
- 从3月1日起实施高毒农药等13类产品禁售
- 甘肃农村废旧地膜和包装污染环境难清理
- 复合肥需求刚性 市场仍有潜力
- 农业部: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执行进度为72.8% 兑付缓慢
- 新农合补助标准提至280元
- 腾仓“去库容”进展缓慢,国仓民仓都满了
- 国内草甘膦原药市场供应紧张
- 悬浮剂使用要点解析
- 粮食烘干机成种田大户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