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嫁接”良田丰收更增收
种粮收益低,有没有“既能确保粮食安全、又可提高经济效益”的两全之策?在临颍县颍龙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了一项正在示范推广的“两全其美”。
碧空如洗,明媚阳光下,绿油油的麦田里整齐排列着一排排v形葡萄架,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生机勃勃的葡萄藤茁壮成长。“别看同在一片地里,错峰生长互不干扰,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呢!”合作社副理事长韦伟笑着说。
原来,在他们合作社流转的这1500亩农田里,省农科院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世平合作,探索的“粮果套种保粮增收关键技术”正在生根发芽。“利用这项技术,农田里60%种小麦和大豆,40%种植葡萄,能实现亩产小麦800斤、大豆400斤、葡萄2000斤,亩均收益超过1万元。”韦伟详细解释说。
小麦面积减少四成,为何亩产并不低?
面对记者的疑惑,合作社理事长贺金海算了一笔账:大田里葡萄行距4米,4米间有2.6米种植小麦和大豆,确保了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正常作业;葡萄种植区两侧铺设隔离地膜,有效防止根系相互纠结影响小麦产量;果麦套种,每垄麦田更通透,确保了增产。“只用六分地种麦就实现亩产800斤,相当于亩产1200多斤的小麦高产水平。”他说。
六分地保住了粮食安全,剩下的四分地上如何做好增收文章?
在王世平教授指导下,种在麦田里的葡萄采用避雨栽培、滴管浇水、精准施用有机肥等先进技术,灰霉病和赤霉病大大降低,不施农药,生产出的有机葡萄每斤25元至60元还供不应求。
“丢耙子拿笤帚,打工顾家两不误!”一旁的皇帝庙乡王老庄村村民吕秋云笑呵呵地说,她家土地以每亩1200元流转给合作社,自己每天出家门过条马路就能到葡萄园上班,月工资2300多元。“真是葡萄甜似蜜,生活比蜜甜!”
将果园“嫁接”到良田,丰收不误增收。临颍县农业局局长吕春旭表示,除了新技术的应用,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是基础,“这也是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的根本。”
据悉,漯河市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已落户该合作社,将为大面积示范推广保粮增收技术探索更成熟的经验。
http://www.2888.tv/news/42112.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刘淑兰:硝基肥行业有大进步
-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农业“四补贴”力度加大
- “心连心”领跑中国高效肥
- 二铵秋季走货压力持续增大
- 硫磺产业一枝独秀涨幅达44%
- 从粮食战略看化肥出路
- 化肥淡储机制在黑龙江黑河市作用凸显
- 小麦虫害麦叶蜂的特点与防治
- 韩长赋:“保护”与“治理”并重 坚定地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 巴西2015/16种植季农资采购进度缓慢
- 国产硫酸钾产能增加 市场需冷静对待
- 农资团购渐成趋势
- 农业需求明显转好 尿素是否迎来春天
- 重庆市中稻-再生稻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开局良好
- 新疆沙湾县农机执法配备记录仪
- 霍山农机局召开2012年农机补贴经销商会议
- 农药许可经营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和绿色农药推广
- 如何正确认识农药的利与弊?
- 2016年河北石家庄种子会参展指南 展会攻略
- 农资企业设立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