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科技为农粮满仓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5年2月4日      阅读次数:

2014年省农科院亮点

全院选育的14个优质小麦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鉴)定。

“521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先后在45个县(市)创建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高产示范方85个,示范推广36个粮油作物新品种和45项先进技术。

与20多个示范县农技部门,40余家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共同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制图/岩松)

2014年12月17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承担,开封市农林科学院、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的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优质专用型花生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通过验收。该课题组建立和完善了花生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申请发明专利4项、授权3项,获植物新品种权5项,新申请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内的各类科技成果奖励8项。项目围绕所选育的优质专用花生新品种建立示范基地30个,创造出一批大面积高产典型,3年累计推广2300余万亩,增产花生4亿公斤以上。这只是近年来省农科院众多研究成果的一个缩影。在河南省实现粮食产量“十一连增”中,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不可替代。

优质品种鼓了钱袋

2014年2月21日,安阳县瓦店乡宋梁桥村的一暮,让记者至今记忆犹新。那是广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章代表6万户农民,将一辆价值30万元的轿车奖励给了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郑麦366团队雷振生研究员等专家。专家组为何会获得如此奖励?原因就是专家组从10年前就在这里开始培育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366,并一直和安阳县广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携手,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与粮食加工企业签订合同,进行订单生产,每年为当地农户直接增加收入近1亿元。

省农科院一直致力于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仅2014年全院通过省级以上审(鉴)定农作物新品种14个。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让我省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示范推广高产稳产

2014年,我省遭遇严重干旱,多个地区玉米生产受到影响,甚至绝收。而在延津县僧固乡沙庄村郑单系列玉米品种高产示范项目区里,郑单958和郑黄糯2号千亩方亩产分别达811.5公斤和861.5公斤。夏玉米免耕覆盖机械化精播栽培技术在大旱之时也充分发挥了新品种、新技术的组合优势,临颍县的郑单538百亩方平均亩产911.52公斤。大旱之年的玉米高产得益于省农科院“521工程”带来的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521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包括商水

等5个综合示范县、鄢陵等20个特色示范基地县和100个不同类型的示范样板建设,并通过工程的实施,先后在我省粮油主产区的45个县(市)创建了小麦、玉米、水稻、大豆、花生、油菜等作物高产示范方85个,其中万亩示范方36个,示范推广了郑麦366、郑麦7698、郑单528、郑黄糯2号、豫花9326等36个粮油作物新品种和简耕覆盖、平衡施肥、精播壮苗等45项先进适用配套技术,改变了项目区传统的品种结构和种植习惯,其中永城、延津、商水、西平和西华等5个示范县的小麦——玉米万亩示范方平均亩产达1172.6公斤,累计增产1.2万吨以上,有力促进了当地粮食高产稳产。

科技攻关远程种田

2014年6月初,“三夏”大忙季节,商水县120万亩小麦正紧锣密鼓地收割。数百里外的郑州,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里,工作人员通过屏幕可即时查看麦收现场——这是该所正在建设的作物生长远程感知系统。这套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在农田里设置各种感知终端、摄像头,实现对农田作物

的远程实时监控。

这种监控系统,更重要的用途在于远程

解决农田的技术难题。“农民生产遇到疑难问题,本地技术人员解决不了的,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可以请教省里的大专家。”西平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杨新华说。

目前,我省建设的各类农业远程监控系统,除了可以看到实时画面,还能实时监测农田里的温度、湿度、墒情、作物长势、病虫害等,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管理系统中,专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后,对症下药,给出管理意见,指导农民生产。

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对项目示范区2012年至2013年小麦生产进行了对比试验,鹤壁市建设大田智能物联系统后,农业信息化在科技进步贡献率中所占比例达15%以上,实现增收1.364亿元。

2014年,省农科院以项目为纽带,联合市、县农科系统单位,与20余个示范县政府农技部门,40余家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共同搭建了适应当前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对构建“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体新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2015年,省农科院将继续围绕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通过科技示范和辐射带动,全面提升我省农业生产能力;加大科技服务与培训力度,传播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产品营销知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为我省粮食增产增收做好科技支撑。

评论: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本报评论员 姜永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粮食生产的出路在科技,早已成为全民共识。如何让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切切实实的生产能力?省农科院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专家带着自己的最新成果下乡,不遗余力地开展应用推广,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让“专家产量”真正变成“农民产量”。

农业科技人员需要在实验室搞试验,但更需要到田间地头推广技术。农业科研成果如果只是专家学者实验室里的展品、论文里高深的专有名词,并没有直接、及时地应用于生产,或者科研成果根本不适合农民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实用性差,难以转化为生产力,就不能称之为有用。只有被生产认可、让农民增收、助农民致富,这才是农业科技人员最好的研究成果,这才应该是他们搞农业科研的最终目的。

“书本上种不出水稻”,这是袁隆平常说的一句话。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他和他的助手们都坚持在田间劳作。在第一线的坚守,让他眼光远大,思路开阔,研究的目标和成果更符合实际。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职业院校、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要真正做到,就需要更多的农业科技人员带着科研成果走向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成果留在农民家。


http://www.2888.tv/news/39763.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