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垄断经营或专营存在的局限性
随着农资市场的发展,农业产业不断升级,农资经营的形式也越来越灵活,经营的市场不仅有某一区域市场、边际市场还有虚拟市场,因此那些长期以来的农资垄断经营或说专营,将不再适应农资市场的发展。
目前农资垄断经营主要有以下三种:
区域市场垄断
这种垄断经销形式,主要集中于一些大型农场、农业垦区等区域市场。这些单位在组织农业生产、安排产业经营等方面仍然有较大的计划性,在区域范围内,由内部农资经销机构组织、安排、供应农资。当然,不能完全否定这种经销模式的合理性,而且对于一些科研、尖端的农资使用环节,实行农资配置也很有必要。
农资品牌垄断
即某一品牌系列农资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形成垄断经营。这种品牌垄断经销形式,如果是凭质量与服务取胜,无可厚非;如果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对外来农资设置门槛或者利用补贴政策等,形成市场壁垒及非均衡竞争,这种垄断经营,则既有损农资市场发育,也不利于农资科技成果的交流转化与推广,是不可取的。
体制内垄断
一些农业生产经营载体,例如农村基层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或者某一大型农业生产项目等,对本组织、本社、本项目内所需农资统一购买、统一经营,即所谓的团购、集中采购,或者规定只能使用某一农资等,也有垄断经营之嫌;再则就是一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与农资经销环节联合起来,采取行政手段,推动某一农资产品非竞争性地挤占市场;有的甚至就是农技人员充当农资经销商,向农户或者农业生产者销售特定的农资,实际上也是垄断经营。
农资垄断经营,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潮当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
首先,不利于农资市场发育。
垄断经营本身就是采取非正常竞争手段获取市场份额。而农资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农业生产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农资区域市场只能由特定的经销商按照特定的形式供应特定的农资,农户和农业生产者对农资的选择没有余地,没了产品的多样性、没了竞争、没了优胜劣汰,势必阻滞区域农资市场发育。
其次,不利于农资科技创新。
农资垄断经营,肯定存在着保护和支持某一特定对象的因素,有的甚至还通过非竞争性行政手段,保护地方落后企业、低品质农资产业,不利于优势农资进入区域市场,难以使科技含量高、先进适用的农资产品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接,区域内的农业科技创新力也难以激发,对区域农业产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形成阻滞,由此而使区域农业产业陷入被动地依赖于某一特定农资的恶性循环。
再者,不利于农产品品质提升。
农资垄断经营,久而久之,无论是农资品质、经销形式还是农业生产者对农资的使用,都会形成一定的习惯性,固定地认同于某一农资产品。然而,众所周知,农资对农产品的品质影响是很大的,一成不变的农资,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特别是现在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生产,对农资的依附度高,而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更是农产品品质提升的基本要素和关键因素。农资垄断经营的局限性,必然会对农产品品质提升产生影响。
最后,不利于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有的农资垄断经营者将国家惠农政策也垄断了,有的农资垄断经营,就是吃惠农政策的饭,离开了政策支持,就无法经营了;而这些垄断经营,往往还曲解惠农政策,把政策资源当成自己的特权;同时,在农资经销系统中,垄断经营是非竞争性手段挤占市场份额,势必对非垄断经营的经销商构成不平等竞争,有可能引发一些社会矛盾。
http://www.2888.tv/news/39338.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安徽:农机购置补贴跟着市场走
- 尿素内销显一般
- 浅析秋季二铵市场
- 大棚蔬菜冬季叶面肥怎么施用才合适?
- “人的新农村”旨在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 农业部:把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作为扶持重点
- 农资电商面临四道坎儿
- 四川宜宾市扎实推进夏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 山西重点培育5-10个农机制造龙头企业
- “黄鳝大王”王世和带出“软黄金”产业
- 去年我国农发行累计发放粮棉油种子贷款650多亿元
- 农资销售人员如何应对淡季市场
- 农业部在近日种业发展座谈会上重点扶持20家骨干种子企业
- 锦州市农机研究所加强涉密科研项目保密管理
- 北京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农资信息,精挑细选
- 华南农博会参展企业“剧透”
- 种好粮还是能多赚钱
- 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农资服务?
- 汤阴县:“小食品”聚出绿色“大产业”
- 顺应新形势,中国氮肥从传统走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