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综述:风物长宜放眼量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在广袤、厚重的中原农村大地,农民千百年来传承的勤劳、朴实、卫生的习惯,折射出对清洁、优美环境的坚守和期盼。
一个多月时间,记者足迹遍及100多个村庄,不仅看到了生活环境的改善,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创造。
一路之上我们欣喜地发现,在做好全省统一部署的集中清理整治这一“规定动作”之外,不少地方都在自觉探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长效机制。
从“一天净”到天天净
农村人居环境,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记者在采访中,既看到过集中整治不久又出现设施闲置破损、杂物乱堆乱放、垃圾污水依旧的现象;也看到运用市场化手段,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和资金参与改善农村面貌,共建美丽乡村的典型范例。之所以出现反差,有没有建立长效机制是关键。
“同样是3名保洁员,市场化运作前后,清扫效果大不一样。”汤阴县韩庄镇部落村村委主任陈一菲说。村里原来聘有3名保洁员,但由于管理松散,保洁员“出工不出力”。现在保洁公司派来的保洁员,是按村民满意度发工资,村内垃圾实现日扫、日运、日清。
一把钥匙开不了所有的锁,一个处方治不了所有的病。长效管护机制,因地、因人、因经济发展状况而异:新密市围绕“地由谁来扫、钱由谁来出、由谁来监督”,市乡两级财政每年投入环境卫生经费5000多万元,建立起一支7600人的市、乡、村、组四级环卫队伍。同时,严格奖惩制度,每发现1立方米积存垃圾,所在村罚款1000元;发现两处超过1立方米的积存垃圾,村党支部书记免职。至今,已有5名村支书因此“下马”。
商丘市采用了门前“六包”、以工补赈、“五老”带头、文明“上墙”等各种“土办法”,让讲文明、讲卫生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在永城市演集镇陆楼村,群众自发组成“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26名理事会成员每个月20号集体逐户巡查,现场拍板,好的加星,差的减星。谁家环境搞得好,看看门口的“星星”就知道。村民丁美荣说,作为村里第一批挂上流动红旗的光荣户,为保住这份荣誉,她家门口每天能扫三遍。
事实证明,最活跃的创新因子永远在民间。
从“一眼净”到彻底净
数据显示:我国村庄每年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5亿吨、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10亿吨,均超过了县城的排放量。垃圾、污水,始终是农村环境的“顽疾”。垃圾遍地或者仅“集中”而不“处理”,始终都是农村发展的隐患。
可喜的是,垃圾分类、污水净化、变废为宝,彻底解决“垃圾围村,污水横流”问题,在我省已经有许多范例。
新密市来集镇王堂村附近,有一块10亩大的人工湿地,风车草、再力花随风舞动,景色优美,该村3300人的生活污水全靠它净化,排放的水质可以达到一级a标准,既能用于农田灌溉,也能用于绿化景观;安阳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园区的洁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机械分拣流水线,95%的生活垃圾可分类处理再利用。不仅节约垃圾填埋所占用土地,还可以减少垃圾填埋造成的二次污染。
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所限,这些“高大上”的设施还只是凤毛麟角。
洛阳市委常委、市农工委书记史秉锐感慨地说:“农村环境整治就是农村社会建设问题,这些年城乡发展不平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农村投入欠账太多,政府有责任加大投入。”
与此同时,不能回避的现状是:很多村庄,外出务工人员超过一半,村里只有老人、孩子留守;偏远山区乡村逐渐外迁,原有村庄正走向自然消亡……如何让资金不撒胡椒面,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答案是,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办事: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平顶山市把距离镇区较近、基础较好的村庄,纳入镇村一体化建设范畴;对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空心村”进行整合,建设中心村集中居住,提供完备的公共卫生设施和服务;对于群众没有搬迁意愿的老村,清理积存垃圾,改善环境卫生。事实证明,这些举措既有实效,更顺民意。
从宜居到宜业、宜生活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能脱离农民的生产、生活孤立进行。比如在一些传统农区,粮食如何晾晒,秸秆如何处理,养殖污染如何治理,都与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密不可分。
随行的干部和专家指出:改善农村环境,要的绝不是“盆景”,而是活的“花园”,让农民在其中舒适地生产、生活。唯有如此才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比如,许多农民还有饲养畜禽的要求,怎么避免牲畜粪便随地都是的情况?方城县券桥乡黄庄村村民把鸡窝建到二层楼顶上,既节省了空间,又保持了公共环境卫生。有些农民还在楼顶开辟了小菜园,既绿化,又实用。
在不少种植业为主的农村,每年产生的大量秸秆怎么处理?新蔡县余店镇有个未来农业生态园,通过厌氧反应罐,把秸秆和生活、餐厨垃圾转化为沼气或电力,不但可供周边三四个自然村的村民使用沼气,还可供谷庄村100多户村民用电,真正达到了“生产美促进农村环境美,环境美促进农民富裕”。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有一批村庄,借改善环境的机会,重新定位、精细描绘,焕发了勃勃生机。
禹州市文殊镇是一个典型的煤矿型山区镇,环境脏乱差,村民对“拉煤车日夜过,家里就没干净过”有切肤之痛。如今,文殊镇陈南村村民不但搬进新社区,还乘着退耕还林政策“靠山吃山”,栽种核桃,实现由“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型。去年9月,陈南村成功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成了城里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采访中,记者常常从一些现象中感受到城乡公共服务的巨大落差:一些村子楼房虽然盖好,年轻人依然在千里之外务工;有的乡亲在家门口就业,可为了子女读书,又在县城买房;老人们也盼望有一个好的医疗环境。
风物长宜放眼量。伴随着农村环境改善这一良好开端,伴随着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铿锵步伐,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千百个形态各异的宜居乡村正从梦想走向现实。
http://www.2888.tv/news/39042.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陕西省120万台农机提升“三秋”作业能力
- 二铵出口压力大,短期出口形势不明确
- 山东省情人节玫瑰呈现史上最贵
- 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防控病虫危害
- 金秋栗子大量面市 如何选择有技巧
- 河南省5350万亩土地吃上“营养餐”
- 病虫害发生与农药需求形势分
- 2012年氮肥行业将走出一条新阳光大道
- 山西太原设施蔬菜面积达4.7万亩 将缓解冬春两季蔬菜有效供给
- 河南省麦收过半
- 尿素经销商“招架不住”的市场
- 今年三夏期间,河南省将疏堵结合力禁秸秆焚烧
- 山西绿之地二氧化碳有机肥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 2014年春季尿素区域市场分析
- 冬季复合肥的施用原则
- 水肥一体化:农民需求迫切推广条件成熟
- 跨国公司对生物农药寄予厚望
- 甘肃番茄种子俏销欧美市场
- 灌阳超级稻亩产再超900公斤
- 耐火粘土和萤石行业将被准入公告管理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