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政策支持让我们坚持种粮更有底气了”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4年12月17日      阅读次数: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粮食合作社逐渐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导力量。如今,粮食种植合作社发展如何?12月5日,记者前往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一探究竟。

资金困扰粮食合作社

郭法路是武陟县郭庵发路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今年合作社种了2450亩地,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同时还托管了近1万亩土地,负责这部分土地的耕、种、收。他告诉记者,合作社流转的土地,每亩国家补助200元农资补贴。除去人工、机械、农资等费用,最后纯收入每亩每年500多元,但由于合作社发展投入太大,利润又全部投入到地里面了。

今年河南省夏秋连旱,郭法路的合作社也受到了影响。“玉米平均1250斤,产量虽然不低,但浇水投入比较大。”合作社监事长郭发庆说。面对高昂的喷灌设备安装费用,郭法路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喷灌比较省钱,但前期投入比较大,仅地下配设管道每亩都需要500元左右。”郭法路无奈地说。

记者了解到武陟县多家粮食合作社都面临融资难题,为帮助合作社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今年焦作市委农办拿出1000万元作为担保金,为合作社做贷款担保。同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粮食种植合作社给予30万元的补贴,以此来缓解农业种植合作社融资难题。郭法路的合作社就得到了30万元的烘干项目补助。

“我没有什么本事,只能开个拖拉机种地,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现在政府的政策好了,我也准备淘汰传统的种植模式,发展全程现代化、规模化种植模式。虽然现在资金还是短缺,但我不会放弃土地。政策支持让我们坚持种粮更有底气了。”郭法路最后告诉记者。

打造菡香大米品牌

在武陟县乔庙乡马宣寨村,记者见到了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福军。据介绍,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种植面积为2100亩,主要是水稻、小麦两季轮作,明年王福军还准备再流转3000亩。由于合作社起步早,生产条件基本成熟,王福军现在从种到收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从2009年大规模流转土地开始,我就把所有盈利都投入到购买农机设备上,2013年我们基本上实现了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现在基础设施比较齐全了,只要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我们的合作社每年应该都会丰收。”王福军说。

在王福军的带领下,2012年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还横跨焦作和新乡,牵头组建了河南首家合作联社——焦作菡香沿黄稻米合作联社,联合社由13家合作社组成。联社内的土地统一供种子、农药,统一管理,统一收获,最后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以每斤高出市场价0.02元的价格收购统一加工销售,打造以沿黄绿色生态稻米为主的菡香品牌。

“现在合作联社的粮食从来没有为销售发愁,今年受干旱影响黄河水量减少,只种植了3.7万亩,明年准备扩大量,统一供种4.7万亩,来保证菡香大米的源粮安全供应。”王福军说。现在合作联社内的水稻在生产、管理、储运、销售等环节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菡香大米也通过网上销售、固定客户、直销店等载体销售电子画册网。

多措施扶持粮食合作社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王福军从去年开始为合作社内的土地购买了保险,并与保险公司协商,打破了保险条例上粮食减产50%开始理赔的规定,今年合作社的土地由于受到干旱影响出现了减产,但也得到了保险公司的一定赔偿。“农业保险不应该是商业性质的,应该是政策性的,平原地带的土地以现在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减产50%,一般老百姓看不到理赔的希望也不可能去买,这也是农业保险一直难以推行的原因。”还兼任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的王福军从政策层面讲。

近年来,武陟县非常重视合作社的发展,每年从县财政中拿出300万元对合作社采取资金奖励政策,同时对粮食种植合作社进行一部分补助,补助采取只增不减的方法,尽可能减少合作社资金短缺问题。

对于合作社理事长及主要负责人,武陟县还给予他们一定的政治待遇,武陟县现有20多位合作社理事长当选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让他们有政治身份、政治地位和话语影响力,以此能够全心投入到国家粮食生产中。


http://www.2888.tv/news/38553.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