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粮食产量何以“十一连增”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4年12月12日      阅读次数:

今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实现“十一连增”。粮食产量之所以能打破“两丰一欠一平”常规,除了“人努力、天帮忙”之外,关键是近些年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得力,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缓解了资源要素约束偏紧、自然灾害多发的不利影响。

第一,得益于新品种的大推广。良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我国粮食生产每上一个台阶,都与突破性品种紧密相关,上世纪80年代推广杂交水稻、90年代推广紧凑型玉米,使水稻、玉米亩产分别提高了近100公斤。在粮食“十一连增”中,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三大主粮国审品种的推广面积已占种植面积的60%以上,特别是两优系列超级稻品种以及郑单958、浚单20等高产玉米品种的推广,有力支撑了粮食单产水平的快速提高。

此外,一些突破性新品种的成功选育和推广,扩大了高产粮食作物的种植范围,使一些传统粮食低产区一跃成为全国粮食增产区。例如,“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通过培育耐盐小麦新品种,配套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使昔日荒芜的环渤海盐碱地现在也能种出高产小麦。今年该工程示范面积达到16万亩,小麦平均亩产突破400公斤。作为我国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向北扩种,其中推广早熟、中早熟品种功不可没。以玉米为例,在没有引进早熟品种之前,黑龙江第三、四积温带一般不能种植玉米。随着德美亚系列早熟品种的引进推广,黑龙江玉米种植区域逐渐向大兴安岭和伊春地区“挺进”,玉米种植面积由此增加近2000万亩,增产粮食近1000万吨。

第二,得益于技术集成的大应用。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而损失的粮食产量都在千亿斤以上,减少损失也是增产。近年来一批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技术的集成推广,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土壤深松、播后镇压、越冬浇水、一喷三防等常规技术的集成推广,我国小麦亩产水平近十年提高了近70公斤。水稻集中育秧,一方面解决了阴雨寡照导致秧苗不齐、不壮,甚至育不成秧问题;另一方面,与机插秧技术相配套,减缓了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后农民因费工费时不愿种早稻问题,有效遏制了南方双季稻面积急剧下滑的势头。全膜双垄栽培技术通过“覆膜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解决了有效降水不足、降水期与作物需水期错位等难题,使原先不能种植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也能种植。得益于这项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甘肃省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十年间翻了一番,带动粮食总产量突破1100万吨并保持稳定,彻底摆脱粮食不足问题。

第三,得益于作物结构的大调整。粮食总产量的增加,一靠播种面积扩大,二靠单产水平提高。过去十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由8600亿斤增长至12000亿斤,增幅39.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18818.14万亩,增幅12.6%;粮食亩产提高了69.61公斤,增幅24.1%。

可见,粮食增产大部分靠单产。粮食单产是各种粮食作物的加权平均单产,其增长既有各种粮食作物单产水平普遍提高的因素,也有高产作物替代低产作物的结构调整贡献。玉米、稻谷等高产作物替代大豆等相对低产作物,对促进粮食总产增加作用很大。据统计,过去十年间玉米和稻谷播种面积占粮食总播种面积比重分别上升了7.3和0.4个百分点,而大豆、薯类和其他杂粮等相对低产作物播种面积占比则降低了7.5个百分点。仅大豆改种玉米,大致使全国粮食总产增加近200亿斤。

第四,得益于农业机械化的大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在农机购置补贴等优惠政策刺激下,我国农机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快速增加,农机跨区作业等新型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十年间全国农机总动力提高了72.1%。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插机收和玉米收获机械化快速推进,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59.5%,比十年前提高27个百分点。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显著提高,不仅缓解了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的不利影响,也缩短了播种、收获等关键农时,减小了雨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去年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春涝,播种被迫推迟7~10天。在抢春播抗春涝过程中,大型农机具发挥了马力大、播种快的优势,全力抢播快种,抢回了5天以上有效积温,确保去年东北地区粮食再创新高。过去农谚讲“麦黄最怕烂场雨”。现在一到麦收季节,就有成千上万台联合收割机从南向北跨区作业,为麦农提供收割服务。与人工收获相比,机收小麦速度快、效率高,确保小麦能在最佳收获期、最短时间内收割,不仅大大降低了阴雨天导致小麦减产的风险,也为后茬作物播种赢得了农时。

第五,得益于农田水利的大改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创新建设和管护机制,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农田水利设施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水旱灾害的不利影响有所缓解。2000年以来,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1.3亿多亩,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由1.33公斤增加到1.75公斤,对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水资源匮乏、农田水利设施较为薄弱的地区。在全国粮食“十连增”中,东北四省(区)粮食增产近1400亿斤,是全国粮食增产幅度最高、贡献最大的地区。东北粮食大幅度增产,农田水利的作用尤为明显。近年来东北四省(区)在中央支持下,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兴建了一大批中小型抗旱水利设施和田间工程,对灌区末级渠系进行了节水改造,推广应用了渠道防渗、大型喷灌、膜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为粮食大幅度增产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粮食产量“十一连增”世所罕见,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不论是基础设施的大改善、农业科技的大发展,还是种粮积极性的大提高、作物结构的大调整,背后重要支撑是“三农”投入的大增长。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由2144亿元增加到13799亿元,翻了两番还多,年均增速20.5%。今后,要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仍需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方华)


http://www.2888.tv/news/38391.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