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重点扶持龙头企业 构建种业创新联盟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1年12月16日      阅读次数:

见到邓兴旺教授是在他的新办公室里。

办公楼整体坐落于北京市区西北的北大生物城,虽然还处于装修施工阶段,但邓兴旺和他的归国创业团队却早已入驻展开工作。

不久前,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良种创制中心刚刚在这里揭牌。邓兴旺教授领军的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与杜邦先锋公司、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决定共同推动良种创制。

良种创制中心采用全新的运行机制商业化的产学研合作。它试图创新生物种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快速批量化培育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

“我们希望能够在作物前沿核心技术创新、作物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方面做几件实事,期望能够帮助改变中国种业目前的落后被动局面,真正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邓兴旺说。

“育种不如买种”

洋种占据半壁江山

“国外种子公司一年推出几十个新品,国内公司几年才出一个。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得有30年。”邓兴旺对中国种业发展的担忧早已是业界的共识。

据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种业从2000年开始进入市场,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科研与生产脱节,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创新能力不强。

由于缺乏研发能力,如今,“育种不如买种”已经成为我国的普遍现象。自2000年起,我国种业市场对外开放。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我国的常年用种量为300亿公斤,价值达500亿元。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纷纷抢滩国内市场。目前“洋品种”已控制我国蔬菜种子50%以上市场份额。据统计,仅山东寿光每年的种子交易额就在6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中洋种子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而相对于跨国种业巨头们的风光无限,中国种子企业的境地则显得十分尴尬。

“国内种子企业难以摆脱‘杂、多、乱、小、散’的现状,综合实力差。”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说。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全国共注册种子企业8700多家,有效经营区域为全国的育繁加销一体化的大型种业不足80家,拥有自主品种权的企业也仅100余家,而经营不再分装种子的私营代销店高达10万家。而这8000多家种子企业中,没有一家市场份额达市场总量的5%,前20强的销售额加起来还不如一个孟山都。

缺乏原创核心技术

产业化方式落后

是什么因素制约了中国种业的发展?

邓兴旺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农业生物产业缺乏原创的核心技术;二是产业化方式比较落后。‘小而散,各立山头,单兵作战’是我国现有育种的组织模式,也是制约种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而在邓兴旺看来,我国种子企业研发能力弱、高端技术人才少和科研资金投入不足,是导致缺乏原创核心技术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目前中国只有不到1.5%的种业企业具备创新能力,用于品种研发的投入不到销售额的1%,低于国际公认的“死亡线”。而国外企业一般为8%—12%,如孟山都2008年研发资金为9.8亿美元,占年销售额的8.6%。

“我国近90%的品种靠科研单位研发,而美国95%的品种出自种业公司自身的研发。单靠科研单位的研发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邓兴旺说。

对此,贾敬敦认为,我国种子的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由于有国家在科研经费、研究设施、研究场所上的支持,使得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发成本很低,其产品的销售价格也很低。而大部分种子企业没有国家支持,其自主研发的成本很高,很难竞争过科研院所。“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自主研发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对自主研发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个问题也不容忽视。”

贾敬敦分析说:“我国种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政策出台晚、欠完善,使得发展现代种业的环境还不够良好。此外,我国种子市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违背了产业发展的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产品的推广。”

重点扶持龙头企业

构建种业创新联盟

针对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了农作物种业的地位、种业科研的分工和企业的主体地位,并把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作为重点任务。《意见》明确提出了推动中国种业发展的三大措施:

一、强化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完善公共研究成果共享机制,加大对生物育种产业的扶持力度。

二、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积极推进构建一批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立品种审定绿色通道。

三、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这三项措施都切中要害,提得非常及时。商业化育种逐步转向企业,以企业为主来开展商业化运作,这是世界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也是跨国种子集团的成功模式。”贾敬敦说。

贾敬敦强调,从产业化发展的规律来看,一定要有发挥主导性的大型骨干企业。我们现在的突出问题是种业企业太多、太散,培育大型骨干性种子企业需求就更加迫切。“当然,这不是说要抑制中小企业的发展,而是要强调发挥大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形成积极合作、合理竞争、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种业技术创新联盟。”

谈到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良种创制中心的未来,邓兴旺说:“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成为杜邦、孟山都这样的世界知名公司。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同行的积极合作,只要坚持下去,我想会梦想成真。”
http://www.2888.tv/news/3733.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