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的地为何不种粮 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遏制土地流转“非粮化”趋势,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也要对工商资本大规模下乡种地设限
时下土地流转热背后,“非粮化”现象值得警惕。
最近,某产粮大省发布的调查显示,大户流转土地的“非粮化”比例达60%,比2010年上升16.3%。据农业部一项调查,一些地区工商企业租地种粮的只有6%。土地流转越快,“非粮化”面积越大,今后谁来种粮?
流转的土地为何不种粮?主要原因是种粮比较效益低。“1亩菜能顶几亩粮”,不管是流转大户,还是工商资本,下乡种地都瞄准更来钱的经济作物。一位流转大户坦言,现在土地租金、农资价格、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在东北一亩地租金800元,中部地区1000元,沿海地区达到1500元,你就算再有本事,租地种粮也难赚到钱。
国家要粮食,流转了土地要赚钱,真是一对矛盾?事实上,从我国农产品结构看,大体是70%的粮食,30%的经济作物。这里存在一个市场平衡,种粮投入少、风险低、收益稳,而经济作物收益高,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相比工商企业,农民种粮不计人力、生产灵活,更具优势。公司下乡优势在现代化种养业,而不是跟农民抢着种地。因此,今后种粮还是靠广大农民,保护种粮积极性,应重点扶持与农民密切关联的新型经营主体,同时,对工商资本大规模下乡种地设置一定的门槛。
然而,一些地方却反过来搞流转,对工商资本下乡大开绿灯,不切实际调结构,为成规模、树样板,不惜靠行政命令下指标、赶速度。一片片粮田改成苗木基地、花卉基地,可是市场需求就那么大,基地越多,风险越大,一旦产业垮了,公司走了,最终损害的是农民利益。
什么划算种什么,是一种市场行为,但有了行政过度干预,往往容易变味儿。尤其农业不是一个简单行业,它关系亿万农民生计、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不能只讲效率,不顾其余。遏制土地流转“非粮化”趋势,应该从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研究对策,关键一点就是让种粮农民有利可图。
保护种粮积极性。农业是弱势产业,要完善对新型经营主体的粮食补贴政策,创新补贴方式,提高精准性、指向性。探索粮食目标价格制度,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动态粮价形成机制。
保障抓粮不吃亏。粮食大县多是“高产穷县”,要加快建立利益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国家出台导向性政策,划定永久基本粮田,确保粮地粮用,不得占用。
规范好土地流转。管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要守住政策底线,政府不能代替市场,也不能代替农民作主,尤其不要脱离当地农业发展阶段和人地关系等实际情况,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搞流转。
http://www.2888.tv/news/37043.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腐植酸肥料扬名四海
- 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
- 2011/2012年度化肥淡储工作进展情况
- 河口口岸化肥出口激增促单月贸易增长
- 水稻结实率怎么来稳提?
- 马铃薯变废为宝找到一条增收新途径
- 临邑农民农机投资致富“花样多”
- 农药企业并购要“四不”
- [化肥]化肥刚性需求将逐渐恢复
- 农资经销抓三点:收欠、整网和淡储
- 陈锡文:农业供给侧改革将是今年农村改革大头
- 松滋农村能源服务步入“网格化”
- 瓮福二铵最新价格行情2012年2月10日
- 黑龙江省今年玉米育种面积将达54.8万亩
- 让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产品公平竞争
- 黑龙江:大农机带来高产田
- 吉林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 尿素疲软 业内失望
- 湖北宜昌将建最大磷矿交易市场
- 重庆云阳晚熟柑橘错峰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