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亿斤粮未消费已“浪费”
收割机漏不捡、存储火烧霉变、流通搬运抛洒、加工过度抛光……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其中餐桌外的浪费就高达700亿斤,粮食产后损耗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收割:拾穗不如去打工
机械化收割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增加粮食遗漏数量。黑龙江省勃利县勃利镇星华村农民齐云朋说,有时候玉米水分少,玉米粒比较干、脆,收割玉米棒时就容易掉下玉米粒子。赶上玉米倒伏,还会落下一些玉米棒子,每年这样的损失都不少。
如今生产机会成本的增加,使很多农民不再愿意去理会这些零碎的粮食。一些农民告诉记者,搭上一天工夫,在地里找那么一点稻谷或玉米棒子,不如出去打一天工,更多的钱都挣回来了。
仓储:农户储存鼠吃霉变
记者在吉林省的四平市、长春市部分地区的农村采访时发现,不少农民家里储粮还是采用直接堆放在地上的方式。殊不知这样的储粮方式造成浪费不说,还极易导致霉变。
记者在广东、山东等地采访了解到,当前农户储粮中都存在着与吉林类似的情况。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农户家庭储粮装具普遍简陋等原因,农户储粮损失率约为8%,每年仅这一环节的粮食损失就达400亿斤。
运输:粮食损耗难统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粮食收储企业由于存储设施简陋,运输方式落后,不仅增加了存粮风险,还制约了粮食的中转调运,增加了粮食在流通中的损耗。
在吉林一些地区,多数粮食仍是包粮运输。业内人士介绍,包粮运输出于成本考虑,都不会用什么好袋子,在搬倒、运输过程中难免会破漏,这个算不了,只能是漏多少损失多少了。记者在从吉林长春市前往四平市的途中,看到一辆运输粮食的汽车尾端不断有玉米粒洒落出来,甚至像水流一样一直不断。
加工:过度加工变相浪费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购买大米时,不仅要求口味,还要求卖相。长期研究粮食安全问题的华南师范大学三农研究所所长胡靖说,以前大米加工去壳后简单清理就行了,但现在消费者要求“光鲜”,大多数大米都会进行抛光,甚至多次抛光。
“大米抛光加工后,看起来的确是晶莹剔透,卖相良好,但事实上,抛光一次,大米就减少一层,降低了出米率。也就是同样数量的稻谷,抛光越多,产出的大米成品就越少。这事实上是过度加工,变相浪费了粮食。”胡靖说。
北大荒米业集团御绿制米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李桂英告诉记者,粮食过度加工,不仅降低营养,而且会增加生产成本,从粮食安全和消费者营养的角度来说,得不偿失。
http://www.2888.tv/news/37035.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内蒙古林西县为春耕备足农机
- 2012年农资情况
- 北京7家单位联手检查农机安全
- 辽宁沈阳永乐果蔬让百姓享受“私人定制”
- 浙江宁波海关辟专用通道为进口农机开路
- 养猪全面亏损 “大户”坚守待变
- 上周磷矿石行情走势分析(01.31-02.05)
- 青海紧抓农牧业发展“牛鼻子”
- 麦秆儿合理利用也是致富良机
- 尿素报价暂时稳定 市场观望心态较浓
- 化肥增值将成立联盟
- 第五届“精耕杯”终评结果出炉 14类大奖花落各家
- 重庆市农技总站认真落实特色产业发展工作
- 我国农机化水平已达61% 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 测土配方施肥进入全面推广新阶段
- 工程机械企业或进军农机
- 河南供销社系统农资供应量首次下降
- 各地把抓好冬春农机检修备战春耕
- 如何进行马铃薯盆栽工作?
- 芥蓝培育时期肥料施用需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