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葡萄丰收却遭遇需求疲软
秋天到了,全国各地正是各个品种的葡萄轮番上市、犒劳人们味蕾的好季节。前两年的这个时候,种植葡萄的果农们都会因为“丰产又丰收”而笑得合不拢嘴。然而今年,全国的葡萄市场却遭遇了滑铁卢,陕西、河南、甘肃等多地“丰产不丰收”,大量的葡萄成熟之后没有销路,很多葡萄因为不能及时采摘烂在了地里,果农损失很大。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曾经利润丰厚的葡萄种植业,在今年变成了果农们的噩梦?难道产量高与销量大就一定是一对矛盾吗?
“2010年我去东北,辽南那一带,他那的巨峰那一年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那一年的天气跟今年差不多,预计降水量比较少,葡萄的产量就比较高,而那一年的巨峰葡萄低于一块钱一斤……”
这是天津市农科院葡萄中心副主任商家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段回忆。当年,东北辽南一带的葡萄因为产量大,遇到了价低滞销的尴尬。四年过去了,这样的困境又一次摆在了葡萄种植户的面前。
在河南省偃师市古城村,年仅21岁的小伙王灿辉两年前辞掉了上海的工作,回到河南老家,跟父亲一起承包了40亩地,开始种植巨峰葡萄。今年, 精心呵护的葡萄终于迎来了首次挂果,可是等待王灿辉的却是无法采收的尴尬。
王灿辉:“我这边第一年结果总共结了三万多斤,现在才卖了五六千斤吧。这几天大概连续七八天的阴雨,现在两万多斤果子还在地里面,有的已经烂掉了。”
葡萄就这样烂在了地里,让种植户唏嘘不已,也让旁观者感到惋惜。如果按照去年的行情,每亩葡萄可以收入一万元左右。然而今年,王灿辉不赚反亏。
王灿辉:“当时从种到现在大概投入了四、五十万。现在总共才收入了四万多块。加上前期投入的话总共亏了三、四十万。”
据记者了解,王灿辉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全国多个地区都出现了量大滞销、价低伤农的情况。眼下,甘肃敦煌的红提葡萄也深陷这样的境地。当地代理商杨文称,由于陕西的红提与甘肃的红提同步上市,大大挤压了敦煌红提的市场份额。
杨文:“今年从9月5号上市到现在,一开始上市的时候价格是3块钱左右,到现在以后价格已经降到2块,价格稳不住一路下滑。”
然而,给敦煌红提造成竞争压力的陕西红提,也并没有一路畅销。9月17号,人民日报就以《帮帮果农!20万亩红提葡萄就要烂了》为题发布了一条网络消息,消息所指的恰恰就是陕西红提。
由于今年的温度、降水等气候条件适合葡萄生长,很多品种的上市时间相对集中,在产量上形成了大年。天津市农科院葡萄中心副主任商家胤认为,葡萄滞销虽然与扩大种植面积有关,但更关键的是,面积的扩大是盲目和无序的。
商家胤:“我觉得这是葡萄发展过快、面积增加过快的一个必然结果,正是这几年有的地方无序地扩大增加面积、无序地生产造成的。前两年种苗这两年葡萄才刚进入丰产期,这几年苗木市场在增加,那自然了,这样的情况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与无序扩大种植形成明显反差的是,今年的市场需求大幅下降。
北京水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分析师师清才介绍道:“受大环境的影响,机关团体采购量下降的比较明显,那么在供应增加、消费减少的情况下呢,水果的销售就出现了一点困难,价格也是比较低的。”
市场需求的疲软,对葡萄种植户来说可谓雪上加霜。眼看着葡萄相继成熟了,河南种植户王灿辉却仍然望着40亩葡萄地无计可施。当初看好的产业前景、想多种增收的愿望,被连日的雨水渐渐浇灭。难道,丰产与丰收只能是一对矛盾吗?对此,商家胤并不这么认为。他告诉记者,葡萄市场依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把思路不仅放在种植上,更要建设好配套环节,解决储藏问题、疏通销售渠道,才能既防范住气象“天灾”,又抵御住市场“人祸”。
商家胤:“这个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做冷库去储藏,因为葡萄是一种植物啊,他不可能在树上等着你去采摘,所以采下来通过一些措施给他储藏起来相对来说能拉长他的市场的销售时间。我觉的还是冷库啊一些配套厂子啊建设这种东西,要没有这些项目的支持的话,可能这些问题每一年都会出现。”
http://www.2888.tv/news/36402.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2013新疆名优特及精深加工农产品上海展示会明天开展
- 内蒙古:赤峰市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牧业
- 家庭农场期待好政策来壮大
- 农资电商化,河南能否实现弯道超车
- 海南州生态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 迈向现代农业的“涿州密码”
- 部办公厅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 芭田复合肥效果怎么样?
- 更公平更合理中国化肥外贸政策趋于放松
- 北美库存:钾肥出口依然强劲
-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 绥芬河站为化肥南运开辟绿色通道
- 玉门市种子管理站研究谋划2016年工作
- 中国农业转型之路探讨
- 西南地区多阴雨雪如何加强农作物的防御工作?
- 尿素市场持续疲软 新单成交不理想
- 稳定性肥料产业发展论坛在大连成功召开
- 淮安市加快推进“新网工程”建设
- 我国力争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低汞触媒使用覆盖面积超过50%
- 逢灾不减产靠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