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肥:旱情常态化下的市场机遇
编者按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面对“人多、地少、缺水”的资源约束,水肥一体化技术成为农业部门倡导的主推技术,为水溶肥等新型肥料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尽管水溶肥市场潜力巨大,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瓶颈亟待破解。
我国农业资源匮乏,要用占世界6%的水资源、9%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26%的农产品,养活了21%的人口。“人多、地少、缺水”是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大水漫灌”等粗放的传统灌溉模式高耗低效,水肥利用率低,浪费十分严重;因水肥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地生产力降低、地下水位下降、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有关专家认为,既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安全,水肥一体化技术成为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水肥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也为水溶肥等新型肥料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国家导向:
企业转型助推剂
“无论从节水、节肥、省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还是从应对日益常态化的农业旱情来说,水肥一体化无疑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前不久,在哈尔滨召开的“2014年硝酸硝铵行业工作会”上,全国农技中心节水处高级农艺师吴勇表示,当下水肥一体化已经由高端贵族技术向平民技术发展,从设施农业走向大田应用,从蔬菜、果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发展到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设备亩投入已由2000~3000元大幅降低到800~1000元,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也为水溶肥等新型肥料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中国植物营养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秉强认为,水溶肥作为新型肥料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它已经不再是一种产品的简单使用,而是开始改变中国农业的生产模式。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明确将节水灌溉、新型肥料作为农业技术创新重点;《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开发推广水溶性肥料,结合微灌、滴管、喷灌等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2013年3月,农业部出台《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在粮食作物上做好试验示范。
……
如果说水溶肥是新型肥料发展的趋势,那么政策导向无疑是肥料企业转型升级强大的助推剂。
行业井喷:
市场潜力颇诱人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我国水溶肥参与企业呈现“井喷”状态。
参与企业增多。农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促进水溶肥行业不断发展,部分大企业利用国家发展水肥一体化的契机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5月,水溶肥登记企业数就由2012年的800家一跃达到了2195家,登记产品 4667个,比2012年增加了三成。
销量增长速度快。由于农民长期不合理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土地生产能力下降,而使用水溶肥溶解性好,吸收利用率高,增产效果好;就市场效益而言,水溶肥养分供应及时全面,尤其是促进锌、钙、镁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能增进瓜果蔬菜的品质,增产增收;政府部门主导或倡导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逐年增加,促进了水溶肥等新型肥料的销售。
品类品种发展较快。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作物生长需求,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氨基酸类、含腐殖酸类等水溶肥料得到快速发展。
水肥一体化应用范围广。瓜果、蔬菜、棉麻、粮食、薯类、花卉等不同作物,大田、设施、园林等不同环境条件都适宜推广。据资料显示,美国25%的灌溉玉米、60%的马铃薯、32.8%的果树使用水溶肥;以色列90%以上农田实行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我国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仅占灌溉面积的5.8%,农业播种面积的2.5%,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我国适宜发展水肥一体化的面积广。1.6亿亩果园中约18.1%果园有灌溉条件,面积达270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68亿亩,大部分有灌溉条件;另外,我国有4.48亿亩玉米、3亿多亩小麦、1.7亿亩马铃薯、0.26亿亩甘蔗,这些农作物都适宜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直面问题:
水溶肥发展瓶颈
业界有关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有以下问题阻碍水溶肥产业的发展:
从全局来看,普遍存在三方面的共性问题:
一是水肥一体化配套不同步。虽然大家都看到水肥一体化是未来农业发展趋势,肥料企业只是单纯肥料销售,与灌溉施肥相配套的灌溉设施生产企业不通往来,对灌溉设备、技术不了解。行业标准不协调,做设备的不懂肥料,做肥料的不懂设备,各自都按自己的行业标准生产,放在一起不配套。加之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功能不完善,没有将肥料、设备、技术相结合,发展受阻。
二是技术服务力量较弱。从业人员能力、技术力量无法满足售后农化服务的需求,只是关注前期产品销售,不关注水肥一体化的应用。
三是市场良莠不齐。与普通复合肥相比,水溶肥利润空间较大,市场管理不完善,吸引不少不良厂家以次充好,牟取暴利。
从局部来看,部分企业盲目上马,技术力量薄弱,也存在三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生产技术落后。与国际水溶肥企业相比,国内部分水溶肥企业资金、研发、技术投入不足,生产设备相对简陋,不少企业仅将原料简单混配。二是原料供应没有保障。部分水溶肥厂家原料不能自产,需靠对外采购,受原材料价格和供需关系影响,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三是产品质量问题。受技术、研发实力影响,产品配方没有根据作物需求配置,而是盲目追求高养分含量,达不到预期效果。
蛋糕做大:
农化服务是出路
全国农技术中心有关领导曾强调:“新型肥料企业要关注技术的集成,关注农业装备与新型肥料的结合,关注新型肥料的推广服务方式,更要关注新型农民的培育。”
这就要求水溶肥企业必须以服务“三农”为根本立足点,产品发展趋势必然是水溶性好、配方灵活、养分针对性强,与灌溉设施配套一体化,简便易用。
据了解,华南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主任张承林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针对农户的“加肥站”液体肥料销售模式,在推广中取得成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加肥站”根据当地土壤和农作物营养规律,只提供三个配方肥,解决了用户购买时的“选择难”问题;“加肥站”直接供应成品肥料,通过配套专用设备施用,解决了肥料质量问题;实行产品市场价格统一,避免了恶性竞争;产品直接到门店,消除了以前层层代理加价的弊端;包装可反复使用,特别是用户可以自备各种容器到加肥站购肥,仅减少一个仓储环节,每吨液体肥就可节省费用800~1000元。
业界有关专家表示,水溶肥市场的蛋糕要做大,必须破解水溶肥发展瓶颈,一方面要转变经营理念,通过培育消费者来培育市场,另一方面要积极打破行业界限,以服务“三农”为核心,解决好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让农民愿意用、用得起、用得好的问题。
http://www.2888.tv/news/35781.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青海春耕化肥调运工作全面展开
- 大棚蔬菜土壤障碍分析和合理施肥技术
- 硫包衣尿素的优势在哪里
- 吉林九台大农机主唱秋收歌
- 山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零配件行为
- 农家乐带来关中农民好日子
- 水润中原助脱贫
- 生物修复技术为土壤“疗伤”
- 质检总局发布全国化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 未来三年尿素出口量或呈下降趋势
- 今年农作物病虫发生面积将达55亿亩次
- 农资电商大爆发时代悄然来临
- 缓控释肥料生产工艺简述分析
- 广西灵山农户获农机补贴达1029.245万元
- 第八届中国(肥城)国际有机农产品食品博览会9月29-30日举办
- 山东省五莲县农机购置补贴达1300余万元
- 今年国内农药行业总体看好
- “假洋鬼子”化肥作祟,购肥睁大双眼辨别!
- 延庆县四海镇万寿菊 科技助力丰产
- 建阳市农机局召开2012年水稻机机械化育秧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