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始步入正轨
经过十年探索,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已逐步建立起了多方参与机制的动态保护体系,制定出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科技支撑、企业带动的工作方针,在政府的推动和各遗产地的配合下,遗产所在地的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及农耕文化等得到有效保护,影响正日益扩大,全国重视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这项工作也深得各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和支持。这是记者从4月10日在江苏兴化召开的由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fao/gef-giahs中国项目办公室、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组织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上获悉的。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这项重大行动,中国政府率先积极响应,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起点,申报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在全球遥遥领先,截至2013年,中国拥有8项遗产,占世界总数的1/3。去年开始,开展了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审,首批有19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入选。
会议认为,政府高度重视,是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保护的关键,围绕保护,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都根据遗产地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制定开展了各种保护规划与发展举措,以项目支持、农民培训、生态补偿、休闲农业等措施,充分挖掘遗产所在地的农业多功能性;而逐步完善的管理体系,则推动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开始进入正轨,以农业部门为核心,联合文化、环保、科技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建立了“政府主导、分级管理、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并以“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整体保护、协调发展,动态保护、功能拓展,多方参与、惠益共享”的原则开展遗产保护,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目前农业部正在加紧推动《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的出台,这将是全球第一部专门针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国家级制度文件,将为全国开展遗产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强化科技支撑,积极推动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多年来农业部一直与中国科学院等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和咨询项目,今年初成立了“农业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中科院专门成立了自然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都将为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http://www.2888.tv/news/33026.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中国在城镇化浪潮中保护传统村落
- 怎样做到平衡施肥
- 节能环保成时代主旋律 高能耗农机将被淘汰
- 烟台港打造化肥出口第一大港
- 力争“十二五”末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
- 2013年第29届全国植保会高层论坛
- 2015年大型联合收割机智能需求很紧逼
- 无公害番茄施肥技术
- 王铁副省长莅临永城检查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 四川省2015年大春农作物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趋势
- 农资打假确保农资消费安全
- 农村电商热背后的冷思考
- 农药行业应重视拉美市场
- 最新吉林水稻价格2012年1月9日行情
- 河南5年内实现“乡村通畅”
- 当前中晚稻主要病虫发生动态及趋势分析
- 2012洛阳牡丹花会时间地点早知道
- 第十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报到及布展时间
- 甘肃省去年地膜使用总量达13万吨 回收利用8.7万吨
- 中国农大成功研制新型绿色环保缓/控释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