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新农人与“新农人现象”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4年4月10日      阅读次数:

新农人是农民的新群体、农业的新业态、农村的新细胞。尽管新农人概念的内涵外延还有待通过进一步研究清晰化,但人们已经可以明显认识实践中新农人的客观存在。

新农人: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一支新的生力军

新农人是农民的新群体、农业的新业态、农村的新细胞。

“农民的新群体”,是说新农人是现今农民中的一个新兴群体,他们从事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以此为业;“农业的新业态”,是指他们采用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方式,对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并非偶尔为之,而是使之成为新的业态;“农村的新细胞”,是指他们以农村为自己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从而事实上成为农村社会经济“肌体”的新“细胞”。

尽管新农人概念的内涵外延还有待通过进一步研究清晰化,但人们已经可以明显认识实践中新农人的客观存在。

新农人的构成是多样化的。其中,有本地农村人口,有外出一段时间的返乡者,也有大量的外来者,他们或来自外乡,或来自城市,其中较多的人具有其他职业背景,尤其包括了一批新知青等。

在当前条件下,新农人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依托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企业、协会等为组织载体。反之,并非所有这些组织形式都可以称之为新农人,区分的标准在于他们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需要指出,在农村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的网商,就是新农人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新农人群体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尚不清晰。比如,据2013年6月农业部官方披露的数据,中国有家庭农场87.7万个,这个数据是仅统计了拥有农村户籍的人兴办的家庭农场,城镇居民通过种种方式来农村兴办的家庭农场未包括在内;再如,中国现有专业合作社73万户,其中有多少符合上述新农人的标准,人们也无从得知。据阿里研究中心的数据,2012年淘宝与天猫上注册地在农村(村及乡镇)的网店数为59.57万个,其中经营农产品类目的网店26万个。至于其他平台上的情况如何,尚待进一步的数据披露。然而,通过这些零散的数据、媒体的报道和对实际生活的大量观察,我们有理由推测这个群体应该已达几十万乃至上百万量级,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确定无疑地感觉到,新农人正在越来越多地涌现。

“新农人现象”

新农人正在成为“现象”。

这边,中国有2亿多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堪称最优的农村人口离开了土地、离开了乡村;那边,却有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反向回流,来到农村、以新的方式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值得我们观察的是:新农人有没有可能继屯垦戍边、知青下乡后,形成农民群体受外来人口注入而结构显著变化的“第三次浪潮”?在“谁来种地?”成为严峻社会问题的当今中国,“新农人现象”不能不令人注目。

今天产生“新农人现象”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此前比已有了巨大变化,从而,比较而言,今天的新农人理所自然与当时的军垦人和老知青也有许多不同。

自主择业

当年,无论军垦人转业,还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是听从别人的安排。比如,北大荒农垦人从1950年代10万复转官兵发展至今。“文革”期间,大批初、高中学生在城市无法继续升学或就业,毛主席要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于是数以千万计的知青离别城市、上山下乡。到“文革”结束后,绝大多数知青选择返回城市。比较起来,今天的新农人以农为业,是他们自主的选择,这是他们与当年军垦人、老知青最重要的区别之一。

事业动机

在个人择业空间已大大拓宽的今天,新农人之所以自主选择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为业,往往带有自己的事业动机。他们无论是选择自主创业,还是选择加入某个创业团队,只要能稳定下来,不改行、不放弃,一般都契合了自己的事业追求和事业规划。有了事业动机为基础,会让他们面对从业过程的跌宕起伏时,能拥有不同于其前辈和传统农人的心理支柱和实际表现。

知识文化

这里指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文化,更是指新农人以新的方式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具有区别于传统的新理念、新看法和转化为行动的新能力,这是让他们之所以称其为新农人的文化根据。据此,他们标新立异,继往开来,以自己之“新”去面对传统,用行动去改变传统。

回归自然

他们中的城里人和返乡者自主选择以农为业,其行为动机中还往往伴随着回归自然的追求。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负面作用,让他们憧憬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并以实际行动将自己的这种生活追求与事业结为一体。

蓝海市场

新农人生活在市场化的今天,拥有当年军垦人和知青不可比拟的市场意识。他们明白自己事业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他们希望在自己的农业生产和经营领域,去找到一片蓝海市场。他们往往是想用有别于传统的农业生产与经营,在市场活动中去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政策扶持

国家扶持“三农”的政策,是新农人选择以农为业的重要的外部条件,有时甚至是令他们最后下定决心的那块关键性的砝码。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国情,意味着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不可能一蹴而就,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扶持不可能仅仅是短期的权宜之计;农村留守人口的现状、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制约须经一个长期的过程才可改变,在这种国情条件下,“新农人现象”应运而生,也将成为一个相对长期的现象存在下去。

新农人:新的行为特征

对“新农人现象”,目前人们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退守vs进取

——“短暂的逃离”?

“短暂的逃离”,是百度百科对“新农人”的解释中出现的一个说法:“新农人则是一种逃离情绪,逃离污染,逃离喧嚣,逃离做作,逃离拘束,逃离烦琐……新农人在小资之后产生,是因为厌倦。新农人有别与传统农人,不是彻底的乡土气,只是短暂的逃离,是农人生活的都市版。”

而中国社区支持农业(csa)的旗帜性人物石嫣,在她题为《俺在村里住》的一篇博客文章中,特意用醒目的黑体字,开篇铭志这样抒怀她的25人的新知青团队:“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定义不再是别人看起来的好和坏,不是追逐短期的目标,而是能够专心地做一份事业。”

所以,在别人看来是“短暂的逃离”,可他们自己并不认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不是“短暂”,而是他们这些年轻人今后长久的事业追求;不是被动无奈的“逃离”,而是他们对自己新生活方式的主动拥抱,对改变这个世界的不懈坚持。

出世vs入世

——“当代陶渊明”?

新农人的生活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浪漫,也可能遇上类似“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的困境,甚至不排除有人选择以农为业也有陶公“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的因素,但就新农人群体而言,却不宜用“当代陶渊明”称谓之。

新农人不是当代陶渊明,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以农为业不是简单的度日,而是对事业的追求。新农人唐俊,新浪微博名为@四川狼哥x9,他“不当记者当农人”,在四川南充兴办了大唐开心农场。2013年农历七月十五,他以诗铭志:“人说七月半,孤魂鬼乱窜,狼哥却不然,奔波为发展,未燃香与烛,舍离亲和眷,仰望明月泪,愧对祖与先,潜心做农业,生活我所愿,坎坷一路闯,颠簸亦平凡,如若成功时,把酒谢青天。”他明白,新农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周遭现实世界,必须入世,才能争取更好的发展环境。他在微博上晒出乡党政发给的奖状、列入省级示范社的文件、应邀参加官方举办的活动的照片等,并为之自豪。这种入世,其实正是事业驱动的结果。

自给vs市场

——“有钱人的游戏”?

有人称新农人是“有钱人的游戏”,恐怕也失之偏颇。新农人中有一些有钱人,但更多的新农人在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之初,并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杜千里,2011年全球百佳网商,返乡新知青,河南辉县第一个农村网商,2008年开始在淘宝网上注册自己的网店“山之孕”,做电子商务,帮助山民将山里的山楂、核桃、中药卖到城市千家万户。他当时是背负着6万元欠债,在自己的家中,靠一台二手电脑和一根网线起步发展的,目前他的网店已做到三皇冠。像杜千里这样的青年人创业,特别是在互联网上创业,白手起家的例子不胜枚举。新农人不是为了自己或特定的群体解决“特供”,而是通过满足市场需求获得事业发展。进入市场,远比有没有钱重要得多。

2012年6月,农业部在时隔9年后举办“全国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陈晓华副部长在大会上有一段讲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现在谁来种地都成了问题,农业信息化还不成问题?”他寄厚望于农业新型主体的涌现,希望新型主体来引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对新农人的建议

用好政策

中央新一届领导对涉农信息化、涉农电子商务更加重视。在“新四化”战略的背景下,主管部委和地方政府的相关理念有新的调整。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今,没有农业电子商务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不仅要落实在生产和技术领域,也必须落实在流通和经营领域。从而,扭转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滞后的局面,将从原来农业一个产业的局部任务,转变为取得全局突破的关键任务。战略理念的调整,当然会落在政策的调整上,这是顺理成章的。新农人好在比较有政策意识,但政策变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特别在新政策出台的密集期,无论是否新农人,相关主体都需要了解政策及其变动,以用好政策,助力自身的发展。

探索创新新农人之所以称其为“新”,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新问题、新挑战,既然选择了非比传统的新的发展方式,那么探索创新就注定成为新农人的宿命。期待新农人对未来探索创新道路上的困难有足够的准备,期待新农人的创新对未来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开放合作

既然探索创新前路艰辛,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新农人的确更需要开放合作,相互搀扶前行,抱团发展。新农人既需要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也需要与其他主体的交流合作,而现有的交流和资源对接平台与活动组织方式,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值得强调的是,有效的开放合作,首先应该是市场的自组织过程,这本身也是探索创新的内容。

保持敏感

环境的快速变化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互联网、电子商务让许多过去无法实现的“神话”变成了现实。谁能保持足够的敏感,及时准确地调整自身,做出有效响应,用好内外部资源,谁就有望发展得更好、更快、更健康。始终保持足够的敏感,应该成为新农人安身立命、成功发展的基本能力,而信息化则是题中应有之义。

社会责任

中国是个转型中的国家,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国情条件下,没有农村社会的成功转型,就没有中国整体的成功转型。前者的广度、深度、速度,决定着后者的状况。中国农村的成功转型,不是回归过去,而是面向未来,因此,就需要在传统的农村“肌体”中注入新的“基因”。在中国农村转型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新农人,实际上肩负着传播新文明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而新农人履行这种使命和责任的最好方式,是将自己连同新文明的基因融入“三农”,通过融入,实现“三农”发展基因层的转变,以便更好地实现农村社会的成功转型。(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
http://www.2888.tv/news/32613.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