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农机化发展全省苏北领先
荣获市委市政府创新创优项目二等奖,在苏北率先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成功入围“全国农业先进集体”……2013年,我市农机化工作坚持创新引领,突出科技支撑,转变发展方式,创建区域特色,多项关键性工作实现了突破,农机化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6%,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518万千瓦,我市农机化发展全省有位苏北领先。
突出示范引领,创造农机推广的“淮安速度”
统计显示,去年我市新增机具数量创造了全省乃至全国地级市最快速度,新增插秧机6784台,占全省新增量的30%,保有量达2.1万台,占全省总量的1/5,两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全市落实水稻机插面积317万亩,机插率达78.7%。去年8月份,我市示范创建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成为苏北首个省级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市。
同时,紧抓政策支持,去年我市争取省级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项目资金3240万元,比上年增加380万元,覆盖7个主要农业县,资金总量位居全省第二。紧抓试验示范,先后组织犁旋一体、反转灭茬、双轴灭茬等技术的示范推广,进一步丰富了我市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内容。这一年,全市累计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420万亩,还田率达50%。新华日报、中国农机化导报等1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了我市的经验做法。
去年,我市新增省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2个,全市获得“江苏省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认证的达7个。
注重载体建设,打造农机服务的“特色名片”
新增农机合作社87个,全市农机合作社总量达511个,其中省星级合作社累计达到81个,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5个。闪光数字背后是农机人艰辛的付出和创新的工作。
多策并举扶持发展。加强与规划部门协调,将农机合作社机库建设用地纳入城乡用地规划。加强与金融部门协作,开展合作社融资贷款试点工作,为解决合作社筹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渠道,全市有6家合作社获得金融贷款1000多万元。
合作服务屡受好评。按照“一社一品”的发展思路,引导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担当“土地保姆”,推行“订单作业”,形成的“托管式”、“订单式”、“五统一”等作业服务模式,深受基层农民的欢迎,得到省市领导高度赞扬,成为农机化服务“特色名片”。
强化项目实施,建设惠农领域的“安全工程”
农机化的快速发展与项目投入大幅增长密切相关,去年我市累计实现农机化投入8.86亿元,各级财政投入3.09亿元,与往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争取省级以上农机化项目资金2.58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长72%。
项目管理精细到位。注重政策宣传,通过媒体报道、现场推介和作业展示等多种渠道,着力拓展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化解筹资难题,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重点经销商协调,累计帮助农户解决购机资金超过4000万元。
项目实施绩效显著,补贴机具25380台,装备动力同比提高了12.6%;农机服务体系基础建设得到加强,扶持建设机库24个、农机维修网点26个;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全市利用阳光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获证奖补等政策,培训农民2.7万余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4265人,其中获证奖补鉴定3105人。
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http://www.2888.tv/news/31200.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黑龙江备春耕化肥量足价跌
- 氯化铵市场“牛”去“熊”来
- 还原农民购买的心理机制
- 上半年平罗下发农机补贴1146万余元
- 庄浪县马铃薯新品种“庄薯3号”通过国家审定命名
- 丁香菌酯--引领国内杀菌剂行业发展的新标杆
- stāhler与科麦农整合,扩展德国各部门规模
- 昌平区职业培训助农民科学务农
- 预计近期草甘膦市场低位维稳
- “十二五”期间农药物理检测顺利进行
- 钾肥产品的市场运作应注重区域性
- 沙隆达185亿并购农药巨头ADAMA
- 水溶肥发展如何扬长避短?
- 大面积雨雪引发氮肥需求 豫皖氮企开足马力保供应
- 有机肥为何没有成为农民的首选?
- 2012年农机市场趋势预测
- 宁夏吴忠利通区开展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
- 农业部调农资补贴 20%给大户
- 农药残留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茶叶出口量
- 姜农增收的“神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