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柑桔树一年摇下30亿元
柑桔树一年摇下30亿元———“德庆经验”实地调查报告
广东德庆创新助农增收方式,政府为柑桔产业打品牌、拓市场、给技术、帮融资、送服务……品牌响市场大,德庆柑桔产多少卖多少,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8月21日,记者走在广东德庆县官圩镇红中村的山坡上,一片贡柑树林映入眼帘,枝条挂满乒乓球大小的贡柑。果园主人冯金杨说:“这10亩贡柑,今年预计收入近30万元。”
冯金杨2001年开始种柑桔,现种植柑桔150亩。他从靠种水稻维持生计的贫困农户,变成了拥有资产数百万元的农村致富带头人,是德庆县30万农民靠柑桔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缩影。
德庆县农业局局长戴炳垣说:“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13元,成为广东省首个非珠三角地区农民纯收入破万元的山区县。”
2012年德庆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2665元,增长17%。仅柑桔一项人均收入6969元,占人均纯收入比重55%。2003年农民在县农信社提取2000万元现金过年,今年春节县农信社和邮政储蓄增加农民存款5.6亿元。
德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富农为根本,创新政府服务方式,为农民增收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1、助农增收·定主导产业
排众议,选柑桔做主产
经验一: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认清和发挥地区优势,优选原产地产品德庆贡柑和沙糖桔为主导产业,使分散经营的农产品产业化,柑桔种植农户覆盖面达95%,成为农民稳定的主要收入来源。
德庆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县2012年户籍人口38.41万人,其中农民30万人。
德庆县委农村办主任、农业局党组副书记李权说:“长期以来,德庆农民靠种水稻为生,农村经济积贫积弱。30万农民富不起来,德庆奔小康就是一句空话。”
德庆土壤富含有机质,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环境孕育的德庆贡柑,有1300多年种植历史。
贡柑皮薄核少、爽口无渣,沙糖桔皮薄肉脆、清甜可口。李权说:“德庆柑桔成熟采摘期,是从当年11月底到次年2月,正好是元旦、春节前后,不用保鲜。”因为成熟期在冬天,贡柑容易开裂,裂果达70%,而裂果不能吃。直到1980年代,才逐步解决裂果难题,德庆农民开始小面积种植贡柑。
“2002年柑桔还不是县里的主导产业。”李权说,当时贡柑贱卖1元1斤,而农民种植的非德庆原产地水果,如龙眼、芒果等,卖到3元1斤。
德庆县委、县政府决定从2003年起开展新农村建设,并形成共识:“不搞形式主义,不盲目攀比,核心是要让农民率先富裕起来。”实践证明,必须重新选择能让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的主导产业。
选择水果种植业为主导产业,县领导班子成员没有异议,但选择售价1元/斤的贡柑,还是选择售价3元/斤的龙眼、芒果,大家看法不同。
有人说:“首选市场热销、售价高的龙眼、芒果。售价高,农民收入才能增加。”
时任德庆县长的谭培安见解独到:“现在售价高的水果,未来价格很难大幅上涨,发展空间小,选为主导产业,潜在风险很大。而且,现在售价高、效益好,农民容易一哄而上,盲目种植,最终导致价格大跌。”他主张选德庆贡柑为主导产业,因为贡柑是德庆原产地优势产品,虽然目前价格偏低,但未来增值空间大,风险小。
贡柑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有人担心发展传统农业没有前景,劳民伤财。
谭培安说:“具有独特优势的传统农业,尤其是原产地产品,只要把优势和亮点挖掘出来,市场潜力就有了。制约贡柑发展的难题,政府完全有能力解决。”于是,德庆县委、县政府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认清和发挥地区优势,最终选择德庆贡柑和沙糖桔为主导产业,做出了让30万农民实现收入快速大幅增长的正确决策。
德庆县委书记梁为东说:“从2003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多届班子连续10年,创新服务,实干惠民,培植主导产业柑桔,突出解决制约贡柑发展的难题,为农民种好种大‘摇钱树’。进行主导产业政策引导,把分散的农民凝聚起来,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使千家万户经营的农产品产业化,壮大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富裕。”
全县柑桔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5万亩,发展到了2012年的30万亩,农户覆盖面达95%,成为农民稳定的主要收入来源。
2012年柑桔总收入达30亿元,柑桔树真正成了农民的“摇钱树”。
“这30亿元实实在在地进了农民的腰包。”梁为东自豪地说。
记者在德庆街头看到,当地种植的龙眼正上市,售价1斤6元,是2003年的2倍。而2012年德庆贡柑田头收购价最高超过5元/斤,是2003年的5倍。
2.助农增收·拓品牌市场
投千万,全国打响柑桔“德庆牌”
经验二: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农户无力解决,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品牌和市场难题,县委书记到北京开新闻发布会卖柑桔,政府到全国各地办柑桔推介会,打响了“德庆牌”,柑桔产多少卖多少,农民收入普遍快速增长。
“农产品只有卖出去了,农民才有收入,才能实现收入增长。”2003年11月,谭培安带领一班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新闻发布会,着手开拓德庆贡柑的全国市场。2005年10月,他任德庆县委书记,直至2008年调离,连续6年在北京开新闻发布会推销德庆柑桔,被称为“卖柑书记”。
发展和壮大主导产业的传统做法,是订计划、下指标,强迫农民种植,一旦出现价格低、销售难的问题时,政府往往束手无策。
“这种计划经济惯用的行政命令方式,不适合市场经济。”谭培安说,要把农产品的经营权交还给农民,“政府要转变思路和职能,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农民迫切需要解决,而其自身又无力解决的难题。”
农民的柑桔没有品牌,而打开全国市场需要响亮品牌。德庆县委、县政府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柑桔品牌。2006年12月6日,谭培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摆擂台,举办“首届中国品牌水果擂台赛”,德庆贡柑接受全国各地柑桔的挑战。经过一个月的交锋,德庆贡柑赢得“中国柑王”称号,一举成为国内知名的农业品牌。此后,德庆柑桔相继获得“中华名果”、“中国桔王”等称号,德庆县也被评为“中国贡柑之乡”,确立了德庆贡柑、沙糖桔在全国柑桔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戴炳垣说:“从2003年到今年,县政府从薄弱的财政中挤出1180万元,在全国各地举办柑桔推介会。农民柑桔不愁卖,产多少就能卖多少,农民从没有遇到因为市场价格问题导致种柑桔亏损的情况。”他介绍,全县建立了3个大型柑桔专卖市场、30多个果业公司和500多个加工场,形成长达30多公里的柑桔加工走廊,有1500名持证上岗的销售中介人员,在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
德庆县官圩镇官圩村50岁的梁金华,2001年开始在自留山上种沙糖桔。“怕卖不掉,只种了10亩。”2003年开始摘果,那时市场信息不灵,没有品牌,只卖1.7元/斤,当时已经算是高价。
“2012年就不同了,官圩镇大街上和公路边连绵十几里,挤满了柑桔收购点,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商扎成堆。”8月22日,梁金华告诉记者,果农再也不需要到外地市场单打独斗地推销了,政府把销售市场做好了,果农都是在田头卖果。“2012年我的沙糖桔田头收购价平均3元/斤,价格比别人的高两三毛钱,5万斤沙糖桔卖了15万元。我卖的价高,是因为我了解市场信息,市场在我家门口。”
品牌全国叫得响,大规模种植柑桔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收益更大。高良镇腾龙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00多户社员,2012年生产、销售900万斤柑桔。合作社负责人欧伟说:“以前没有品牌时,单个跑市场风险很大。一车柑桔拉到外省,不知是亏还是赚,因为没有知名度,没人买,价钱低,经常亏得连包装费都拿不回来。政府把品牌做大,全国的收购商上门收购,我们的收入稳定。”
“1999年我仅种柑桔30亩,销路通畅后,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0亩。”欧伟说。
戴炳垣说:“全县的果农都受益于政府部门创新服务开拓的全国大市场,农产品产业化,卖得掉、卖得好,收入普遍快速增长。”
3.助农增收·给技术支持
靠科技,柑桔平均亩产翻一番
经验三:政府从对产业的单项服务,转变为建立主导产业的科技保障体系,以工业化的手段经营农业经济,对德庆柑桔实行标准化种植,柑桔质好量多,农民才能实现收入增长。
地里挖不出金疙瘩。德庆县长朱宜华说:“这话对,也不对。德庆是山区,30万农民的出路还是在地里,问题是看地里种什么?早在2006年,当时的县委、县政府负责人就提出:德庆农民亩产万元产值不是梦。”
这个梦想很快就实现,创造奇迹的是科技示范户李德清。他2001年开始在水田里种贡柑树,2008年8亩贡柑大丰收,县农业局工作人员现场摘果过秤,亩产1.5万斤,每斤3元,他一亩地的产值4.5万元。8月22日,李德清对记者说:“按科学方法施肥,才能种出高产贡柑树。高产还要高质量,才有高收入。除去成本,我8亩贡柑净赚30万元。”
“任由农民分散式种植和经营,很难保证产品质量,品牌也难以持久。政府要提供科技保障体系服务,确保农民种植的柑桔质量好,农民才能实现收入增长。”朱宜华说。县政府以战略眼光经营主导产业,从对产业的单项服务,转变为建立主导产业的科技保障体系,以工业化的手段经营农业经济,对德庆柑桔实行标准化种植。
德庆制定了全国第一个《贡柑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县农业局在农民中推广柑桔种植标准化生产,2008年以来共投入1000多万元,创建了146个柑桔标准化应用示范基地,推广应用健康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炭疽病综合防控、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柑桔标准化生产新技术。
8月22日,在马圩镇百州村山脚下的优质柑桔标准生产示范园,记者看到,100亩贡柑树、20亩沙糖桔树,都高达三四米,每棵树都用多根竹竿支撑,否则枝条会被果实压断。
“挂果这么密密麻麻,亩产有8000斤。”副镇长徐晓云说:“你能看出这片柑桔树曾遭受严重的炭疽病吗?”2007年,这片柑桔树遭炭疽病袭击,一夜之间树叶掉光、枝条发枯。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迅速让果农董水清给所有柑桔树截枝,只留下1米高的树干,打药杀菌。当年柑桔绝收,损失百万余元。但如果不截枝,这片柑桔树将全部死掉。第二年,这片柑桔树恢复生机,硕果累累。
柑桔树铺满细小的塑料水管,徐晓云说,滴灌技术管理精准,农药和化肥混合在水中,每年每亩柑桔节约劳动力、水、肥等成本400多元。
“这片柑桔树林是按测土配方施肥的新技术管理的。”李权说,今年2月20日,县土壤肥料站对这片柑桔树的土壤检测后,发现有机质偏低,速效钾偏高,建议董水清多施有机肥,上半年施高氮复合肥,下半年施高钾复合肥,每亩用50公斤石灰调节酸碱度。“董水清按照科学建议施肥,柑桔树才长得这么好。”
据悉,全县15.5万亩柑桔运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2012年节约的肥料和增加的产量,合计增加产值7925万元。
德庆县技术信息小组通过手机短信、电台广播等,每天免费向农民提供实时实用技术信息,帮助农民按照统一的科学标准化方法种植柑桔。标准化种植让全县柑桔平均产量,由前几年亩产二三千斤,提高到现在的五六千斤。
4.助农增收·送创新服务
出新政,贷款贴息扶持种柑桔
经验四:政府转变观念,围绕柑桔主导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农资、信贷等突出问题,创新地为农民提供切合实际的社会公共服务,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带动农民致富。
“政府服务主导产业发展,是创新政府服务的落脚点。”德庆县委常委、分管农业的县政府党组成员张桢说,“德庆县政府转变观念,围绕柑桔主导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农资、信贷等突出问题,创新地为农民提供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公共服务,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带动农民致富。”
农资流通中间环节多,价高质次,伪劣假冒化肥农药坑农,是影响德庆柑桔种植的突出问题。县政府精心策划,2006年3月,由德庆县柑桔协会发起,协会会员入股,组建德庆县农资配送公司。曾任县柑桔协会会长的甘二聪说:“农资配送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直接从品牌好、信誉高的厂家进货,平价卖给农民。”配送的农资比市场价平均便宜7%以上,全县配送网点400多家,2012年为农民节省农资费用2800万元。
县农业局党组成员李柄华说:“县政府为确保柑桔优质高产,禁卖高毒、高残留的化肥农药,引导果农种植无公害柑桔。在柑桔集中施肥季节,县、乡镇的农技人员每天坐镇农资配送门店,指导农户科学用肥用药,多施农家肥,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每年让农民减少用肥用药成本500万元以上。”
8月23日,在新圩镇格木村的山坡上,52岁的果农聂树标告诉记者:“我买鸡粪和花生麸来施肥,这对果树的根系好,柑桔更红、更甜。”今年1月10日,北京客商岳同旺以每斤高出5角钱的价格,摘果4万斤。聂树标说,“30亩柑桔施农家肥,只比施化肥多花2000多元,但柑桔质量好,多卖了五六万元。去年,我柑桔纯收入30万元。”
种柑桔3年才能结果,果农缺资金,贷款难也是突出问题。县政府创新服务方式,给予农民贷款贴息,让农民顺利获得种植柑桔的启动资金,走上致富路。
官圩镇金林村的谈海彬,1999年开始种14亩柑桔,当时每亩柑桔需要投入3000元,他第二年就没钱买化肥和农药了。“我妹夫给我担保,不用抵押,从县农信社贷款2万元。”2004年,他卖柑桔净赚10多万元,顺利还清了贷款。2006年,他用卖柑桔积攒的30多万元,在村里盖起了400平方米的3层半小洋楼。2010年11月,他和朋友合伙开了柑桔代办收购、包装加工厂,总投资60万元。这次,他从县农信社贷款30万元。“我2年收回投资,还净赚了20万元。县农信社贷款让我脱贫致富,过上小康幸福生活。”
http://www.2888.tv/news/31134.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百草枯退市成定局 除草剂市场将重新洗牌
- 北美联邦农大杀虫剂之七步倒
- 王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 桂花常见扦插技术要点总结
- 30元农药引发万元损失?
- 玉米制种应严格选择地块
- 去年山东农产品进出口连续12年列全国第一
- 种子播种后腐烂 农户获赔2000元
- 徐闻:高良姜农种姜得益非浅 致富有道
- 四川峨眉山积极发展高山种植蔬菜产业
- 农业部:做大做强繁育退一体化种子企业支持政策
- 采购各类肥料257.1万吨 三夏农资储备充足
- 2000余型号农机装备亮相长春
- 湖南冷水滩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民节本增收6000万元
- 家门口享文化大餐 辽源“惠农直通车”开进偏远山村
- 大耕户成"香饽饽" 零售商恐被架空?
- 2011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趋势
- 四川通江县推广“育、繁、推”一体化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
- 广东严打农药假冒伪劣产品
- 厦门海关为进口春耕化肥开“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