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县北郎中村 家家都有企业股
岁末的北京郊区异常寒冷,顺义区赵全营镇北郎中村的气氛却依然火热:物流配送中心里,职工们早已把特色农副产品装车;旁边的面粉加工厂里机器轰鸣;生态养殖园的农户们正忙着给猪喂食……
这个远离城市的村庄,除了1000多口人、6000多亩地,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资源。如今全村经济总收入却达到了7.8亿元,人均年纯收入2.8万元。而这些,都与村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密切相关。
“股份制为什么积极性高,跟‘大分地’是一个道理”
“倍儿穷。孩子上学的钱,打酱油买盐的钱,都从自家养的三五头猪身上出。”坐在北郎中农工贸集团一间办公室里,68岁的李建存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光景,“村里也有几个生产队时候留下来的厂子,后来粮食不好卖,很多人不愿意种地,又组织了农场。但是一直不赚钱。”当时,全村集体资产不足200万元,欠银行的就有300多万元。
穷,看不到出路,逼着北郎中人想抓住一切机会摆脱窘境。1993年,正赶上上级党委和政府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试点。北郎中村集体以资产折价入股,村民以现金形式入股,正式拉开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大幕。
但是改革并不像人们期望的那样一帆风顺。虽然有村干部带头,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动员,最终全村520户,向村集体企业投资入股的却只有61户。
“大家心里有顾虑,一是很多人刚吃饱饭,手里没闲钱;二是思想包袱也重。穷怕了,企业烂了怎么办?自己攒的俩钱儿会不会打水漂?所以想看看再说。”村里的老人这样对记者说。
村民们并没等多久就看到了效果:转过年来,几个村办企业实现利润204.9万元,集体分红114.5万元,个人分红45.4万元。于是用不着什么硬性条文,村民自动就站在了改革一边。有人张罗着凑钱入股,有人想着再追加一些股份,甚至有人开始后悔当初没有抓住原始股的机会了。
“村里活了。”老李说,“干好了可以多分钱,干不好可能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这跟‘大分地’积极性高是一个道理。”
摸清家底,量化资产、确认身份,民主参与是根本
股份合作制使村集体企业资产总量不断扩张。1996年,北郎中又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基本要求,组建了北郎中农工贸集团,对原来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集团化管理。
2004年,村里又采取确权确地、确权确利、确权确股三种形式相结合,对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确权。
首先以确权确地的形式,帮农户发展家庭养猪产业。养猪户占用的集体土地作为农户承包土地长期不变,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其次以确权确利的形式,将股份合作制企业所占用集体土地的收益权确定给村内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农户,农户从企业用地上获得土地收益。再次以确权确股的形式,将上述两类土地以外的1790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定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均1.2亩。
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北郎中又实施了土地入股,为每个村民配置了股金。老李告诉记者,这些年,村民从土地上得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说2012年吧,集体为村民配股分红及另行分配每人是1600元,2013年土地流转收益每人是3410元。我们的土地流转收益是提前发的,2012年发的是2013年的,这样每人合计就是5010元。”
除此之外,村民个人入股分红状况则要看各厂的经营状况,“种猪场、屠宰场、有机面粉厂、农机服务公司、食用农产品配送中心……各厂有各厂的股东,每年年底分红前都会召开股东大会,说说一年的情况,这个红该怎么分。你是股东,有什么事在会上你也可以说。”老李说。
“你得有安排,没钱发展你还分什么红”
北郎中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村民的福利增加是相辅相成的。
1998年,北郎中村建成了占地面积达到1000亩、年出栏6万头商品猪的生态养殖园,300多户村民先后入园养猪。
“3亩上下一个规模,养着猪,还可以种点红薯、棒子什么的当饲料。粪便集中排放。村民缺少资金的村里还帮着协调贷款。”村民陈建栋在集团当会计,他告诉记者,从那之后村容村貌就好了起来,“修路,装路灯,建浴室,村庄绿化,实施环能工程……就说生态养殖园,咱们有个服务中心,说‘我这个电没了,那个水跑了’,需要防疫了,打个电话直接就来人了,不要钱。”
在北郎中,老人有“老人钱”,幼儿、小学生有乘车补助,合作医疗有补贴,甚至有线电视安装费也是“集体出的钱”。而且福利每年都在涨,他们说,这是一种希望,知道以后的日子会更好。
北郎中农工贸集团承担起了部分社会保障功能,但并非纯福利型的经济组织,这也是集团能够不断发展,同时保证村民福利不断提高的一个根本。
集团副总经理刘雪利告诉记者,集团成立时,就以股份制的形式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吸收社会资金入股,并允许科技人员技术参股。从而打破了村庄的封闭性,有效整合了各方面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资源,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集体经济的局限性。
针对可能出现的福利负担沉重的问题,北郎中也提前进行了统筹规划。“你得有安排,今年收入了多少,多少拿出来分红,多少留下作为下年的发展基金。没钱发展你还分什么红?”老李这样理解。
集团收益的增加,又增强了村民把土地流转给集体的信心,为集团稳定经营奠定了基础。
http://www.2888.tv/news/31021.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农田顽固杂草有哪些?怎么样根除?
- 永丰水库试养长江胭脂鱼喜获成功
- 包装膜吹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 简述当前噻虫嗪杀虫剂在国内登记状况
- 棉种假劣阻挡农民发财之路
- 重庆大足黑山羊是“流动的黑金”
- 《稳定性肥料》国家标准通过评审
- 一些农药在属区杀虫将遇“抵抗”
- 雅安地震造成四川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
- 缓控释肥料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 联合收割(获)机和拖拉机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 尿素出口增值税政策的“前世今生”
- 何谓“3414”肥料试验方案设计
- 供应过剩煤价不稳 尿素市场前景难料
- 汪德兵:从打工仔到农机标兵(图)
- 有机肥的推广及发展
- 钾肥“买卖双方”市场
- 印度ipl公司尿素采购招标消息
- 澳大利亚终止对华草甘膦反倾销调查
- 河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