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穷根奔小康——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实施高深山区农牧民“下山入川”工程侧记
近日,记者走进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感恩新村社区,看到住宅区内粉红色屋顶的砖瓦房鳞次栉比,养殖区内蓝顶彩钢养殖暖棚错落有致,迁出“苦瘠”之地的古浪南部高深山区群众在自家的日光温室内,看着即将成熟的西红柿喜笑颜开。
古浪县有10.14万人居住在南部干旱山区,其中居住在南部山区海拔2500米以上区域的贫困群众有5万多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恶劣,贫困群众基本上靠天吃饭,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十分突出。探索更加广阔的扶贫攻坚路子,建立更加稳定长效的脱贫机制,始终是摆在武威市委、市政府和古浪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2010年,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带领相关领导来到贫困山区古浪县十八里堡乡铁柜山,让大家看看在高深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让大家认真研究如何尽快使这些群众搬出大山的办法,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火荣贵对山上的群众说:“为了让你们过上好日子,我们明年就把你们全部搬下山去,国家还要给补助。下山入川,不仅是让你们这一代过上好日子,更是让子孙后代过上更好的日子。”
实施高深山区移民搬迁工程,是武威市委、市政府实施生态安全战略和扶贫攻坚的重大决策,是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是切实解决山区农牧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从根本上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收致富的一项惠民举措。
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通过多次深入古浪、天祝高深山区乡村,深入农牧民家中走访座谈,切实感觉到这里的群众不搬出大山难以脱贫奔小康。为此,火荣贵咬定“下山入川”不放松,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抓好高深山区农牧民搬迁工作,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定位,对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山区和林缘区、沿沙区、禁牧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的农牧民实施搬迁。通过两三年的努力,将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深山区的贫困农牧民全部搬到川区,对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生存条件特别差的群众也要逐步实施搬迁。要进一步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保障贫困地区特困人群的基本生活。要加快搬迁区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力度,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贫困地区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迁出大山拔穷根
2012年,古浪县根据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精神和武威市委对古浪县扶贫开发工作要全力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推进工业扶贫”的要求,结合县情实际,将全县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调整完善为“四下四入四转变”,即全力推动南部贫困山区群众下山入川,转变为现代农民;下山入镇,转变为致富能人;下山入城,转变为创业带头人;下山入园(工业园区),转变为产业工人。通过这四条路子,全方位、跨区域、多渠道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力争实现“搬得下、稳得住、能脱贫、再致富”的目标。
十八里堡乡铁柜村位于古浪县南部山区,常年干旱少雨,走出大山,到有水、有电、有路、有学校的地方去,是这里群众世世代代的梦想。近年来,随着“下山入川”工程的先后实施,人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李生鹏是从铁柜山村搬迁到黄花滩乡金滩村十组的村民,走进他家,5间砖瓦房收拾得干净整洁,屋内沙发、茶几、电视、冰箱一应俱全。“搬到川区,住上了新房子,致富门路也多了,只要勤快,日子就会一天比一天好。”说起现在的生活,李生鹏十分满足。
如今,金滩村的村民出行有平坦笔直的公路,孩子上学有环境优美的学校,就医有近在咫尺的医院,居住有宽敞明亮的瓦房,脱贫致富还有养殖暖棚、特色经济林……
为了加快南部干旱山区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古浪县在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筹划并顺利启动实施了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项目概算总投资17.87亿元,包括水利骨干工程、田间配套工程和移民安置工程。计划开发黄花滩闲置土地8.62万亩,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中心村10个,搬迁南部高深山区贫困群众4万人,按照“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移民、居住、产业一体化安置,实现“搬得下、稳得住、能脱贫、再致富”的目标。
“每一天的感恩新村都不一样!”从古浪县十八里堡乡中团村下山入川的郭廷录向记者描述着感恩新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他说:“短短一年时间里,我们不但从大山深处搬了出来,住上了新房,现在还盖起了温室、暖棚,过上了祖祖辈辈梦想的好生活,这都是托了‘下山入川’工程的福啊!”
作为古浪县实施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的首个移民新村,去年,感恩新村共接纳了来自古浪南部高深山区917户农牧民群众,彻底解决了下山入川移民群众上学、吃水、看病、行路“四大难题”。今年在古浪县黄花滩开工建设的阳光新村社区,计划投资2.44亿元,新建移民住宅1000套,搬迁贫困群众约1000户5000人,平整土地1万亩。目前,已落实移民1035户5053人,完成移民住宅主体工程1035套,平整土地1920亩。
富民产业靠培育
古浪县把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作为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基本生产生活和后续发展的主要举措来抓,结合自然资源条件和区位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移民扶贫搬迁区发展提供可持续增收支撑。
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感恩新村社区,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村上按照“322”结构模式(户均3亩经济林、2亩设施农牧业、2亩高效节水口粮田)培育发展节水增收产业,现已建成日光温室217座、养殖暖棚850座。“我定植了1200株西红柿,目前长势较好,10天后就能收获了。”正在日光温室里忙碌的李万民说,温室定植的蔬菜全部是订单农业,由山东菜商前来收购,根本不用发愁销路。
今年已开工建设的黄花滩生态移民区阳光新村,建成后可搬迁移民1000户。根据土壤条件,这个移民点将重点发展规模养殖业,建设饲草基地。据了解,县上将依托内蒙古东达王集团在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区修建兔舍1万栋,养殖商品獭兔2500-3000万只,并利用兔粪生产沼气,沼液浇地,沼渣肥田,实现种养业的良性循环,打造河西獭兔养殖第一村。
下山入川护生态
“以前我们这儿一刮风便尘土飞扬。现在山上生态明显好了,经常能看见野鸡、旱獭、狐狸等野生动物出没。”古丰乡冰沟墩村下麻湾组农民张鸿林向记者描述着冰沟墩村生态移民后的变化。随着“下山入川”工程的深入实施,古浪县充分利用迁出区闲置河滩、山坡、弃耕地,大力实施人工模拟飞播造林和封育措施,使迁出区植被自然生长较快,林草覆盖率不断提高,水土流失减轻,增强了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
在抓好“下山入川”移民搬迁的同时,古浪县高度重视南部山区留居群众的产业发展和生态恢复工作,出台《南部山区移民搬迁后留居群众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2016年)》,扶持南部山区大力发展以暖棚养殖、旱作农业和优质牧草为主的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南部山区移民搬迁后留居群众的脱贫问题。对移民搬迁后居住分散的群众实施收缩居住工程,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交通沿线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规划新建居住点,整合相关部门项目资金,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改善留居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按照“南护水源”的方针,南部山区利用移民搬迁后退出的耕地发展生态经济林,促进生态持续好转。
通过搬迁高深山区贫困群众下山入川,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群众饮水难、行路难、就医难、就学难、增收难和返贫现象突出的问题,而且实现了房屋统一设计、产业统一开发、基础设施统一配套、生态环境统一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效应和社会效应。2010年以来,古浪县通过整合资金,相继建成了感恩新村、富康新村、阳光新村、高峰村、黄花滩村等10个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农村示范点,使南部干旱山区2万名贫困群众实现了整体搬迁,为全县扶贫开发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开辟了新路。
http://www.2888.tv/news/28617.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湖南怀化:丘陵山区农机“航母”扬帆起航
- 农药监管新切口 小小二维码“扫开”困局
- 水溶肥料优质高效控水减肥才能担当
-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什么?
- 二氯喹啉酸使用慎重
- 秋季尿素莫恐慌
- 农业“走出去”步伐铿锵有力
- 江苏海门市秋播种子质量好于去年
- 肥料行业抱团取暖才能助推转型升级
- 重庆市合川区召开全体种子批发商座谈会
- 宁夏肉苁蓉种子高产及加工技术取得突破
- 农星农化杀菌剂之灰多灵
- 确保全面小康不落一人
- 百草枯走了,谁来填补市场空白?
- 植保产品在美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 环保部:农村污染排放已占中国“半壁江山”
- 观点碰撞:化肥会妨碍农产品安全?
- 关于征求《硝酸铵行业自律公约》意见的函
- 2014年水稻杀菌剂谁主沉浮
- 当前中晚稻主要病虫发生动态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