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5年 基本形成了改革的制度框架
我市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5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哪些突破?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调查报告显示,五年来我市基本形成了改革的制度框架。
“三线三同六促进”改革路线
今年6-8月,调研组实地走访了江津、北碚、垫江,并委托黔江、涪陵、秀山等11个区县人大常委会开展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调研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央要求,我市以“三线三同六促进”为主要改革路线,即:一以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线,通过建立“圈翼”互动机制促进区域平衡发展,通过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发展,推动城乡发展同步;二是以劳务经济健康发展为主线,通过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人口有序流动,通过建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生活同质;三是以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为主线,通过创设地票制度促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通过农村“三权”抵押融资促进农村资源资本化,推动城乡要素同权。
在这一改革思路下,我市探索形成10项较为成熟的制度,即公共财政制度、微型企业发展制度、改革农民工户籍制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保障性住房制度、地票交易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农村“三权”抵押融资制度和“圈翼”帮扶制度。
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在我市取得的成效明显。2012年,我市经济总量达到11459亿元,人均gdp达到39000元,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1.2%,城镇化率上升至57%。
通过改革,城乡差距正不断缩小,截至去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96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83元。“一圈”与“两翼”人均gdp也由改革前的2.43∶1,下降到2012年的2.1∶1。
调研组在报告中指出,我市五年改革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即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坚持立足于重庆市情,必须坚持改革综合配套。
人口城镇化为今后改革突破口
对下阶段的改革,调研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调研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人口城镇化为下阶段统筹城乡改革的突破口和载体,进一步深化、细化“三条主线”的改革路径,逐步形成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体系。
在“三条主线”的改革路径下,“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主线应以科学划分功能区为核心,以统筹城乡一体规划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为抓手,努力实现区域功能化。“劳务经济健康发展”主线,要以社会和谐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和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为抓手,实现社会和谐化。“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主线,应以产城融合为核心,以统筹城乡要素交换和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为抓手,努力实现产城融合化。
http://www.2888.tv/news/28299.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湖北省下放今年首批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 门头沟区探索信托管理模式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 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取得的新突破、新进展
- 暖风驱寒 农药行业期盼春天永驻
- 集港需求拉动 局部尿素报价上调
- 草铵膦产品2011年登记火热
- 除草剂将继续引领世界农药市场
- 成本是秸秆肥料化一大难破瓶颈
- 绿色食品大葱的生产对肥料有哪些具体要求
- 农业科技创新要把握好“三性”
- 稳定粮食生产增加种粮收入
- 甘孜州农业局督查农机购置补贴落实情况
- 草甘膦市场变化加剧 不确定性增加
- 宁夏“两大战略”推进城乡发展
- 山东文登万余台农机局获补贴1630万
- 农业保险为内蒙古农牧民生产“保驾护航”
- 广西贵港市粉葛市场惨淡 愁坏了种植户
- 今年农药行业新的机遇蕴藏在哪儿?
- 大兴安岭地区以野猪繁育为起点 谱写林下经济发展新篇章
- 硫酸铵局部商谈重心略有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