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应借鉴“短平快”打法
上游微利对照下游无利
今年国内尿素行业持续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冲击,很多情况使业内感到措手不及。纵观上下游各个环节,尿素生产企业与煤厂相互绑定,共同进退。特别是在二三季度国内煤价处于低谷之际,赊销情况较为普遍,这也给尿素企业提供了弹性成本空间。至少从原料到生产环节,尿素企业有充分的余地调整出厂价。甚至尿素价格从年初的2100元/吨跌至目前的不足1600元/吨,厂方依然表示可以支撑生产且尚有微利。对比生产企业,下游流通环节可谓一言难尽。从年初至今,众多农资公司遭受亏损,就连中化、中农这样的龙头企业也不例外。整体来看,市场操作频频受挫,不仅是内销,就连外贸也是亏多赢少。例如:在国内几次公认的行情中,经销商不免因企业炒作提价而茫然追涨;炒作结束后,又会在价格走低时无奈抛货。长此以往,莫谈是否盈利,恐怕连生存也成问题。
经销商操作思路过于陈旧
尿素行业逐步进入市场化以来,不见了涨跌过快时的政府限价,却出现了太多的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甚至连一直以来被业内看重的冬储也变得无滋无味。这或许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面对连年扩产超500万吨产能的尿素行业,内需早已无力负担。特别是今年有望达到的8000万吨产能,国内区区5500万吨的表观消费量讲述着太多供求过剩背后的过往心酸。事到如今,想必再不是单靠政策调节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了。随着尿素市场化的深入,经销商也应该尽可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及时调整以往太过死板的季节性操作方式。如果一味遵循区分市场淡旺季进行采购销售,只会更多的碰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情况。而且商家的这种操作心理也会被厂家利用,例如:从国内夏季备肥到目前为止的数次涨跌调价,貌似在每次无利好的厂家炒作提价中总能看到“牺牲品”,这就是企业抓住了经销商看重季节性采购并会追涨的心理。因此,经销商应该看清当前尿素行业发展模式,寻找更为可靠的操作方式避险盈利。
尿素市场或现“短平快”操作
传统尿素操作方式较多,其中以“抄底追涨”和“淡储旺销”为主。前者是以长时间的观望从而制造厂商之间的价格博弈,最终达到少部分人抄底,大部分人追涨的目的;后者顾名思义就是在用肥淡季择低备货,等到用肥旺季时再行销售。这两种方式的弊端在于操作周期过长,不但限制了资金流,也失去了再投入的机会。而且在当今尿素行业新模式下,诸如此类看似老成持重的经营方式,已充满了风险。“抄底追涨”往往看不到底,追不到涨,卖不到高价;“淡储旺销”则是淡季价高而旺季价低。试问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何以盈利?笔者个人认为:作为流通环节,不能一味遵循以往,因为涨价再不是等来的,有时甚至需要有意去创造。俗话说:涨价看供求,在国内尿素行业产量过剩的背景下,尿素已很难出现整体上涨的情况,充其量只会是局部行情。从本周安徽、河南两地涨价来看,明显表现出涨价快、周期短的特点,这就需要经销商快进快出,打好“短平快”。此时切忌长时间备货,因为下一轮涨价已很难预测;另外还可能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大型农资公司会助推尿素企业炒作提价,为自身创造抄底机会并一同拉涨价格,其周期少则半月多则一个月,随后迅速高价抛售。当然,这也需要做到“短平快”。否则就会落到未开吃已撤席的下场。
综上所述,尿素行业市场化进程带来的不仅是未来厂家的优胜劣汰,更是给经销商带去了改变经营思路的启示。今年受益于煤炭行业低迷,尿素企业勉强还能躲过一劫,但业内明显看到了厂家微利商家无利的情况。这就促使流通环境不得不寻求新的操作模式以适应未来竞争更为激烈的市场。相信今年化肥淡储期便可初见分晓,部分经销商势必会借助一次次局部价格涨跌的机会进行短线操作,更会有创造并利用炒作价格获利的参与者。或许有些朋友此时还在猜测国内尿素后市能否整体实质性好转,本人仅从国内供求过剩的现状以及未来有量无价的鸡肋出口两方面考虑,很难做出看好判断。
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http://www.2888.tv/news/28051.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中国矿物化肥料出口量“超加赶俄”
- 2015年我国共出口各种肥料累计3555万吨
- 打造农资企业品牌的信任感
- 美丰化肥复合肥公司大修工作有条不紊
- 北京密云:促进春季市场种子质量提高
- 陈文新院士:中国农业应当减少对化肥农药的过度依赖
- 钾肥行业谋划“铁三角”保供格局
- 含氟农药前景广阔
- 实施科技扶贫启动到户增收
- 黑龙江:大农机黑土地上绘宏图
- 德州:农机部全力以赴备战三夏生产
- 小麦病虫害防治有哪些要点?
- 氯化钾国标“修宪”不再路漫漫
- 玉米怎么种,农民才不心慌呢?
- 南昌备足化肥确保春耕生产
- 河南省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 二铵:去库存与去产能夹击
- 内蒙古:红红火火的王府镇“合作社集”
- 省政协副主席赵韩来宿州调研“家庭农场”
- 吉林省延吉车务段全力确保春耕备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