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种业竞争力弱 自主研发能力需提升
农业部日前公布2011年春季种子市场联动抽查结果和2010年冬季种子企业监督抽查品种纯度结果,多家种业上市公司均出现在不合格名单之中,并引发种业板块持续回落。券商分析师认为,种业上市公司业绩所受影响不大,短期扰动不会改变种业股的长期投资价值。
不过,一位从事种业管理工作长达30年的河北省基层种子管理站站长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称,抽查结果的公布对于农民和经销商的购买行为不可能没有影响,如果企业不重视诚信问题,哪怕只是出现一次质量问题,都可能让一个种子品种或者一家企业毁于一旦。
我们在关注上市公司短期业绩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农业部公布不合格种子对于上市公司明年或者更长期的业绩是否有影响?个别知名品种屡屡上榜应如何解读?中国本土种子企业到底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或将影响销售
根据农业部通报,春季抽查不合格率高达14.9%,登海种业(002041)、敦煌种业(600354)、神农大丰(300189)、荃银高科(300087)等上市公司出现在名单之中。通报明确指出,将依法从严处理不合格种子企业,对整改不力或无效的企业,要暂停其生产经营活动并重新审查生产经营资格。尽管农业部显示出了毫不手软的态度,但是券商分析师却大多认为这只是“过去时”,对于上市公司影响不大。
某分析师表示,抽检不合格并不影响相关优势品种的推广。首先,品种的大田表现才是影响品种推广面积多寡的最重要因素;其次,实验室条件下对品种的发芽率、纯度和水分的检验,与实际大田环境下的生产存在巨大差异。
不过,上述基层种管站站长认为,如果不合格名单没有公布,对于市场的影响会比较小,但是名单公布之后,对于经销商和农民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等指标通过仪器甚至目测都可以检验出来,不应当出现质量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的情况。抽检不合格实际上反映了相关种子企业的诚信问题。
他说,对于基层经销商和农民而言,最重视的就是种子企业的诚信问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旦碰到种子有质量问题,农民可能十年都不会买你的种子。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口碑传播、媒体报道等因素对于农民的购买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抽检结果的公布不可能没有影响。
据当地农民反映,近几年种子执法比较严格,碰到不合格种子的情况越来越少。但是前几年曾经碰到过这种情况,种子播种之后欠收甚至颗粒无收。出现问题之后,村民集体去找经销商要求赔偿,并导致其无力继续经营。对于不合格种子肯定会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为保障农业用种安全,农业部门对于种子市场的抽检力度这几年越来越大。在2011年种子执法年总结会上,农业部党组成员梁田庚表示,自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以来,不断加大种子检测力度,扩大抽检范围,增加抽样数量,扩充检测内容。2011年部级监督抽查范围扩大到24个省、30多种作物,抽查样品1200多个。
个别品种屡登黑榜
根据农业部通报结果,在种业炙手可热的先玉系列品种再一次“榜上有名”。业内人士指出,在2008年农业部的抽检中,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的先玉128和先玉335也不合格。
根据2011年春季抽查结果,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先玉335在宁夏中宁县种子公司瓜菜种子站被查出水分不合格;在山西寿阳县宝丰种业有限公司被查出发芽率不合格。敦煌种业先锋良种有限公司生产的先玉420在辽宁沈阳市鸿昊种子经销处被查出发芽率不合格。
对于通报结果,敦煌种业未发布任何公告。登海种业只是澄清了其中一个品种,表示该品种的生产企业和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对于先玉335则只字未提。
先玉335是近年来在中国种业迅速成长的一个合资品种。资料显示,自2005年投放中国市场以来,先玉335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张,达到10%左右。其发芽率可以达到95%,成为中国市场第一款可以“单粒播种”的种子。可是,根据在山西寿阳县宝丰种业有限公司的抽检结果,先玉335的发芽率实测值为85%,与标注值92%比相差7%,而允许的误差范围为3%。
分析人士称,如果未来先玉335的进一步市场扩张由于抽检结果的公布而受阻,相关上市公司可能会受到“重创”。以登海种业为例,先玉335是公司业绩的重要来源。年报显示,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93780.35万元,净利润20874.58万元;其中控股子公司登海先锋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035.54万元,净利润34949.52万元。先玉335为登海先锋的主要产品之一。
有观点认为,农业部抽检重点盯合资品牌,对于合资种子企业不公平。不过,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认为,抽检对象和结果不只是包含这些大品种,政府对待不同的种子品种应当是一视同仁的,但是合资企业最近几年发展势头比较猛,产销量比较大,自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上述基层种管站站长认为,尽管种子企业生产出不合格产品是正常现象,但是企业应当有一套严格的办法让禁止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越是产销量大的企业越要小心谨慎。如果故意以次充好则应当受到严惩。
本土企业研发投入不足
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先玉系列是合资公司产品。赵刚认为,政策并不反对国内企业走合资的发展道路,但是更倾向于重点扶持进行自主研发的企业。本土种子企业的真正出路在于搞自主研发。
资料显示,与跨国公司联姻,已经成为中国种子企业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模式。种子被查出存在不合格问题的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敦煌种业先锋良种有限公司,是美国先锋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登海种业和敦煌种业分别在合资公司中持股51%。合资公司是两家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美国先锋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种子公司。
除了登海种业、敦煌种业,隆平高科(000998)、中种集团等国内种子企业也纷纷与外资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业内分析称,成立合资公司的好处是可以引进优势的种子,降低研发成本,但负面效果是让出部分国内市场,且国内企业丧失自主研发的积极性。通过合资并不能获得核心技术,长期看不利于国内种子企业发展。
广发证券(000776)分析师认为,外资进入中国种子行业,多以合资的方式,虽然表面上中资企业控制了超过50%的股份,在形式上占据控股权。但在实际公司运作中由于外资巨头控制了最为关键的品种研发,亲本资源和营销体系等环节,中资公司依然沦为形式上的“控股股东”。赵刚表示,至少有70家外资种子企业进入了中国市场,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从数据看,研发仍未受到国内种子企业的足够重视。数据显示,我国数千家种子企业中有能力自主研发新品种的不超过100家。利马格兰、先正达、孟山都等跨国公司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均超过10%,但是国内对于研发相对更为重视的上市企业基本在4%左右。
这一研发现状的出现与过去的种业创新体系有关。广发证券分析师称,过去种子的研发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由于缺乏成本约束,当研究出新品种时,或以低于市场价值转让,或自立公司经营。这实际上扰乱了新品种的市场定价,压制了其他企业的创新热情。但情况正逐渐发生改变。
根据此前公布的新版《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申请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的生产和经营许可证要求注册资本分别为3000万元,申请“育繁推”一体的许可证要求注册资本为1亿元。理论上80%的企业可能退出市场,政策支持大企业进行研发的意图十分明显。
不过,赵刚提出,目前的政策有一定完善的余地。在支持大企业进行研发的同时,也应重视中小企业。行业准入门槛的提升将改善大企业的盈利水平,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企业出现研发的惰性。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则可能由于资金实力不济遭到扼杀。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农资电子画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http://www.2888.tv/news/2783.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