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流通企业融资困局亟待突破
农机到达农户手中却因培训不足、售后服务缺乏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机行业“大制造、小流通”的现状阻碍农机化过程已成为业内共识。而要想做到“大流通”,农机流通企业却力不从心。
记者采访多家农机流通企业发现,农机流通企业的融资难成为做大做强的一大障碍。轻资产成为企业融资的一道难题,而农户种植收益的不稳定性也让农机流通企业资金链承压。
多位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农机购置补贴由差额式转向全额购机乃至未来的普惠制,可能造成农户购买农机能力的下降,而调动市场农机需求,一方面需要农户改变购机理念,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购买农机的金融支持力度。
轻资产难成就“大流通”
随着上游农机生产企业“大制造”格局的形成,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流通环节“小散乱弱缺”的行业现状已不能满足对生产企业服务能力的承接与转移。“大制造、小流通”的行业格局势必要被“大制造、大流通”所代替。
而“大流通”要实现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大部分农机流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都力不从心,轻资产下的融资难成为最大的障碍。
“国家虽然对农机流通企业有融资扶持政策,但落实到银行难以实施。”黑龙江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申佩怀对记者表示。由于实体经济利润有限,银行贷款向虚拟经济倾斜,“对于农机流通企业这种轻资产企业来说,贷款本来就比较困难。中小企业实力不雄厚,贷款更是难上加难。”
不同于农机生产企业,由于没有生产设备,且机器只能算作流动资产不能用来做抵押贷款,农机流通企业只能以一般的库房、办公设施、展厅等作为抵押,额度有限。“实力不够就需要担保,这无疑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申佩怀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17万亿元,仅占全国贷款总额的四分之一强。大部分资金流出农村、县域,甚至农村金融机构也“偏农离农”,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而除银行融资难外,农机流通企业的资金压力还来自多方面。“在购机旺季部分,厂家的部分机型供不应求,这导致农机流通企业通常要备大量库存,这也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华创证券分析师刘建民曾表示。
不止是库存压力,目前不少农户采用分期偿付的方式购买农机,但由于种植收益不稳定,一些农户不能够按照约定交付剩余款项。“作为流通企业,农户还不上款的时候我们就只能回购机器,然后把机器作为二手货卖出,来弥补生产企业的损失,这个过程也可能倒贴,而且会造成资金积压。”申佩怀表示。
农机行业资深人士朱礼好表示,农机流通企业实力有限,依靠流通企业来弥补农机款损失确实压力较大。据了解,虽然自2007年来,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做好农机融资支持和配套金融服务,但金融机构对农户偿还能力的担忧仍然是现实。
“目前我国农机第三方信贷处于萌芽阶段,国家需要加强这方面支持力度,许多国家设有专门的农机第三方信贷部门,而且是盈利的。这是我国农机行业需要改善的方向。”朱礼好表示。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金融服务发展欠缺之时,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改革或许是农机流通企业发展的一大契机,但机遇背后也总是充满挑战。
8月6日,财政部公布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继续增大对农机购置补贴金额,共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7.5亿元。自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农机行业政策补贴以来,补贴额度已由当年的0.7亿元增加至今年的超过210亿元。
全价购机的转变的确能够为流通企业带来利好。“能够加快农机流通企业资金周转率,让流通企业资金链更加健康。”朱礼好表示。据了解,资金周转过慢是农机流通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家电连锁业代表企业苏宁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04次/年,而同期上市公司吉峰农机仅为10.3次/年。
“以前是需要摇号决定哪个农户得到补贴,比如100个农户需要拖拉机,但是只有五户能够得到补助。”申佩怀告诉记者,现在有条件的地方有计划地实施普惠制,农民都能够获得补贴,也减少了当地农业部门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农户对产品选择权不受政府主管部门影响,能够有效解决权力寻租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性价比高、渠道优势明显、售后服务到位的流通企业能够最终受益,也为流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朱礼好表示。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不断改革和优化完善,农机流通企业将更多受惠于政策福利效应,企业垫资、资金周转的不利因素将逐渐得到缓解。在这些背景下形成大型流通企业是必然趋势。”朱礼好告诉记者。
在增加补贴金额的同时,部分地区也已开始试点由“差额购机”向“全价购机”转变。以50%补贴额、10万元总价的农机为例,在差额购机机制下,农户只需付款5万元,另外5万元由农机经销公司垫付。经过审查后,财政部门把钱汇入农机经销公司,而这一过程中容易产生权力寻租。在全价购机机制下,农户先拿出10万元购买机器,之后凭借购机证明申请补贴,审查确认后,财政部门直接将5万元汇入农民账户。
有不少企业担忧该政策可能降低农户购买欲望。“在差额购机情况下,农民都需要通过亲戚朋友才能够借到钱,如果全价购机的话可能筹集资金就更加困难了。”申佩怀表示。朱礼好也认为,要在短期内改变农户购机习惯和筹资能力确实有难度。
对于农机购置补贴由差额式转向普惠制,可能造成农户购买农机能力的下降,业内人士指出,调动市场农机需求,一方面需要农户改变购机理念,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购买农机的金融支持力度。
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http://www.2888.tv/news/27619.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中马双方共同签署农产品《谅解备忘录》
- 农机使用需注意事项
- 双峰农机再获“殊荣”
- 农资企业的经营模式
- 智能化饲养强壮中国养猪业
- 太白县蔬菜移栽机试验示范项目进展顺利
- 看新型农民如何挣钱——记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张云波和她的“土地托管”
- 磷铵:秋市结算扫尾 冬储政策渐明
- 多种调控手段稳定棉花市场预期 保护棉农利益
- 创新、环保转型是2012农药行业新出路
- 农资电商大战打响 质量和服务是关键
- 发动机“发高烧”诊断技术要点
- 北京农药学会年会聚焦新农药创新
- “一带一路”为农业经济带来新增长点
- 湖北江城叶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 进入采摘期
- 农资经销商,如何脱胎换骨
- 农业部的相关政策里提到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也越来越成为农民的“热宠儿"
- 农药专利侵权零容忍
-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或将继续关注聚焦三农
- 药肥先行者异军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