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环保核查遭草甘膦暴涨“绑架”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3年8月15日      阅读次数:

关键词:草甘膦

外企大鳄做局魅影随行

金证券记者 江芬芬

7月17日-18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的“2013草甘膦行业发展论坛”在山东济南召开。让主办方意外的是,此次参会人数将近300人,机构投资者到场40人左右。这些机构投资者除在论坛现场认真倾听,会后更拉着协会领导促膝深聊。

国内草甘膦产业“久旱逢甘膦”,让产业资金和金融资本同时着魔。从2011年7月开始,草甘膦价格一改多年低迷逐步上扬。5月底环保核查风声传来,价格更飙涨至4万元/吨,相较两年前翻倍。投资人士迫切想了解:草甘膦甜蜜期还能维持多久,环保核查又将给行业带来何种变数?



环保风暴

不可能29家都过关


5月27日,环保部宣布对各地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开展环保核查工作,历时三年。市场随后相继爆出新安股份相关人员协助调查、浙江金帆达停产风波,龙头企业率先中枪。

在此次论坛上,“环保核查”成当仁不让的关键词。《金证券》记者了解到,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特意邀请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解读此次草甘膦环保核查。该负责人透露,环保核查的20字方针为“自愿申请、重在整改、行业自律、公众参与、持续改进”。国家会出台税收优惠、颁发出口许可证等政策,鼓励通过环保核查的企业发展,挤压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生产空间。

此外,对于两高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业内专家提醒与会企业,“新司法解释是只要排放就定罪,此前基本上是造成后果才定罪。”

参加论坛的券商研究员向《金证券》透露,“生产一吨草甘膦就会产生4到5吨母液,小厂以前废水都不怎么处理,因为处理难度非常大。目前小厂开工不足,也是忌惮两高司法解释。”

而对大中型企业来说,“磷元素综合利用率不低于80%、氯化钠回收率不低于85%”是横亘眼前的难题。卓创资讯农药分析师王立晨告诉《金证券》记者,目前仅有新安股份等少数几家企业达标,大多数企业都比较悬。

据了解,草甘膦的环保核查将严格执行,具体指标可能会在核查过程中调整,争取三年之后出台量化标准,作为行业的准入条件。目前行业持续稳定生产的草甘膦企业为29家,协会领导明确核查不会只有两家通过,也不能29家都通过,年底一定会公布一批合格企业。



价格飙升

产能收缩故事作梗?


环保核查的进一步消息,让参与论坛的券商研究员对唱多草甘膦产业链公司增添了信心。其逻辑是:没有通过核查的企业将花时间技改,可能造成供给短期不足,草甘膦价格上扬;从现在到环保核查结束的2015年年底,资本市场都将激扬产能收缩的故事。

上涨肇始于2011年7月,当时草甘膦平均成交价为2.01万元/吨;2013年5月上涨到3.39万元/吨。由于环保核查、工厂检修等因素,草甘膦价格今年7月初的价格已涨到3.8-4万元/吨。

有消息称,随着草甘膦行业复苏,草甘膦工厂开工数量大幅增长,2012年初只有12家企业开工,2013年上半年最高峰有29家开工。

与之对应的数据是,2012年国内草甘膦总产量约40万吨,出口原药24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约50%;但2013年前五个月,草甘膦出口原药就达到13.5万吨。

价格持续飙涨唯一的解释是旺盛的需求。但生意社分析师孙明明、王立晨均向《金证券》记者表示,作为一种大宗除草剂,草甘膦用于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而当前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并没有那么迅速,在一些国家还受到阻碍,因此需求很难出现大幅上涨。

信达证券研究报告也显示,2006-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的平均增速为10.1%,2012年为6.4%,2013年的预测值仅可能略高于前述数据。



定价缺失

外企大鳄成幕后推手


涨势如虹背后,国外巨头的“做局说”也不胫而走。此次论坛与会专家透露,“今年上半年孟山都开工不足、采购加大,有传闻是在技改,企业要关注其产能动态。”

生意社分析师王立晨介绍,近年来迫于环保压力孟山都减少了草甘膦的自产比例,大多从中国等国家进口。今年孟山都尤其少量开工,这与2008年的情景似曾相识。“当时草甘膦价格一路上扬,孟山都明确对外宣称,公司装置停产一条线。这条线产能相当大,达到10万吨。”他称,由于担忧孟山都的供货能力,国外买家转而向中国企业采购,刺激国内产业资本蜂拥而上,草甘膦价格炒至巅峰的10万元/吨,直至最终崩盘陷入多年价格低迷。

王立晨向《金证券》记者直言,“和2008年不同的是,这次孟山都是悄悄减产,下游也有补库存的需要。业内比较担忧,孟山都再次通过价格炒作吸引潜在企业开工,导致产能过剩把价格拉下来。”此外投机资本也在推波助澜,按照以往的经验,一旦草甘膦价格出现上涨趋势,就有贸易商大量囤货。

实际上,尽管中国为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国,但草甘膦价格一直被国外力量掌控。即便目前行业充斥供不应求的气氛,中国企业仍只有议价权并无定价权。加上国外产量、需求信息云山雾罩,国内企业历来只能被推着走,而无选择能力。

草甘膦上市公司负责人也反复向《金证券》记者强调,“我们并不希望价格涨得过猛,否则将再次导致产能过剩带来的无序竞争。”

草甘膦涨价的故事,或难像想象中那么美妙。
http://www.2888.tv/news/26614.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