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吉林:万亩“菜篮子”成松原经济增长新亮点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3年8月7日      阅读次数:

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民乐村,一处近一公顷的斜坡洼地,仿佛一个巨大的鸟巢,环抱着近百栋卵形蔬菜大棚。

白色的棚膜在骄阳下反射出耀眼的光,仿佛一颗颗饱满的金蛋,孕育着民乐村的未来和希望。

7月19日,正午,大棚里热得像蒸笼,民乐村村民冯秀芳正给二茬种植的柿子扶秧拉蔓,虽满头大汗,却不显疲惫:“大棚种菜,一年两到三茬轮种,出菜量大,反季种植,菜价也高,一亩地能收一万多元,比种苞米强多了。”

种了一辈子地,快六十岁了,冯秀芳靠种棚菜终于圆了致富梦。今年,她家共承包了9栋大棚,保守算,收入不下20万元。

2012年底,民乐村共发展蔬菜大棚347栋,村民人均年收入提高了数百元。“即使人均年收入3000元,农民日子过得还是紧巴。”民乐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峰希望通过蔬菜种植达到村民共富,实现小康。他们规划,三年内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大棚达到1000栋,实现户均1棚菜,人均收入1万元的目标。而这一目标和路径,也恰是全市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目前,松原市自产蔬菜占市场份额不高,尤其反季蔬菜,约70%左右靠从外地调入上市。随着市区人口激增,市民对蔬菜需求量日益加大,加之蔬菜价格连年走高,民生和发展的利与弊并行,一方面,导致了市民买菜难、买菜贵;另一方面,却又提供了发展蔬菜产业的广阔空间。

“把棚菜产业作为重要民生工作,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丰富市民的‘菜篮子’。”近年来,松原市委、市政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把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作为重点来抓,大力发展前景好、对农民增收作用大的棚菜经济。

今年,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松原市政府想方设法挤出500多万元资金用于棚菜开发建设。市国土部门拿出1000万元资金支持宁江区棚菜产业园区建设。

政策利好提供的是机遇,却不是“内生动力”,即便宁江区出台了“每新建1亩大棚补助给农户1万元”等这样实惠的激励政策,但因为农民总得自掏腰包拿另一部分建设费用,到2007年,敢吃棚菜种植这只“螃蟹”的农民仍是寥寥无几。

只要对百姓有益,水里火里都得第一个往前冲。2007年,民乐村党支部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干,6名村干部和8名党员代表共建了17栋样板棚,当年就赚了个“盆满钵溢”。村民看到后“眼热”了,民乐村因势利导,当即树了香瓜种植、黄瓜种植、杮子种植和规模大户等典型,挨家挨户“讲经说法”,一年下来,民乐村的棚菜规划区内建成了68栋标准大棚。

“大棚建到300栋时就成了一个过不去的坎。”张志峰说,“虽然祖祖辈辈种地,但摸不清市场门道,前几年,听说种小柿子值钱,大家都去种,结果丰年产量高,收入却上不去。”

“村民单干,死活也干不过市场。”连连碰壁后,大家开始想对策。2008年11月,民乐村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专家+协会+农户”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合作社作为龙头负责开拓市场,确定项目,组织销售;协会主要负责组织生产和技术服务;农业专家成了村民的“智囊团”。农户不再为“种什么、怎么种、如何销”而发愁,可以大胆地按协会签订的合同放心去种植生产,避免了“菜贱伤农”等现象的出现。

仅仅几年时间,民乐村村民就在合作社发展中得到了实惠,棚菜经济一路闯关,很快成为村里主导产业和壮大集体经济的主渠道。民乐村顺势而起,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育苗基地,农业技术培训推广中心。

盛夏,民乐村苍翠的农田中,一座暗红色的现代化“专家公寓”格外醒目。这是该村打造的“技术中枢”和“外脑”,小小村庄,博士、专家常年往来不断,帮助村里开发科技产品,为农民“传经送宝”。集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综合创新体系,大幅提升蔬菜品质,经济效益也在原有基础上实现翻番。

每至清晨,宁江区各大棚菜产业园区内外,穿梭来往着运菜车辆和忙碌的菜农,如今,棚菜产业已成为宁江区发展郊区高效农业的亮点。目前,该区通过“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合对接、项目对接”,形成了综合的、立体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万余名农民不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通过棚菜种植率先实现小康。

2013年,松原市建设棚菜目标为0.7万亩。目前,全市近郊村入社菜农的积极性高涨,不少种植大户摩拳擦掌,准备再流转些土地,走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之路。从带动农民家庭增收致富,到壮大集体经济,从成为全市近郊村主导产业,到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棚菜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也从曾经政府“要我调”变为农民“我要调”,成为农业转型发展的“助推器”。


http://www.2888.tv/news/26491.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