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粮食自给不受水资源威胁,未来10年灌溉水呈现零势增长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1年12月6日      阅读次数:

占全国耕地面积49%的灌区,生产出约占全国总量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今后10年,我国将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灌溉效率提高到55%以上,农业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尽管国家投入不断加力,但农田水利仍然基础脆弱,田间面广量大的小农水工程更是差钱。初步匡算,如果每年保持800亿—1000亿元的投入强度,10年可以基本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

近一段时间,有人称“水资源威胁中国粮食自给”,实际情况如何?就这一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刚当选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的中国水科院水利所所长高占义以及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王爱国、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任李仰斌。

灌排是增产关键

占全国耕地面积49%的灌区,生产出约占全国总量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

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十二届国际灌排委员会执行理事会上,中国水利专家首次当选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这体现了国际上对中国作为第一灌溉大国成就的认可。

“中国稳定的人均0.67亩水浇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王爱国说,中国有效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时的2.4亿亩,增加到目前的9.05亿亩,平 均每年递增2.2%。占全国耕地面积49%的灌区,生产出约占全国总量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中国的许多灌溉技术和经验走在了 世界前列。

中科院的研究表明,在影响粮食生产的诸要素中,水的增产效用最为突出,水利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在灌区。在今年水旱灾害频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实现‘八连增’是最好例证。”李仰斌说,中国以占世界6%的水资源、9%的耕 地,解决了世界20%人口的粮食问题,为保障农业生产、粮食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仰斌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国内粮食自给率要保持在95%以上,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中国的国情水情决定,今后新增灌溉面积的潜力在1亿亩左右,到2020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

农业节水潜力大

未来10年内,农业灌溉效率将提高到55%,用水将实现零增长

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140亿立方米。2010年,全社会总用水量达600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为3700亿—4000亿立方米,占全社会总用水 量的62%—66%。而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40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不可否认,中国正面临水资源短缺的挑战。那么,今后农业灌溉水够用吗?

李仰斌说,目前农业灌溉效率仅为50%,与发达国家70%的水平有很大差距,这也说明农业节水大有潜力。“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 9200万亩,新增节水能力150多亿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保持零增长。

为了给今后水资源战略储备留适当余地,今后10年,全国年用水总量要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农业灌溉效率提高到55%以上,农业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王爱国说,今后将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力争到2020年,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7.6亿亩。为此,要加快大中型灌区改造,10年基本完成5.6亿亩 节水改造任务,保障全国88%的商品粮生产;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小农水重点县基本覆盖到产粮大县和农业大县,平原区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山丘区 做到有水存得住、无水用得上;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10年发展高效节水面积4亿亩,推动蔬菜、瓜果等设施农业。

补齐灌溉短板

农田水利仍然基础脆弱,应该将其纳入公共财政投入重点

尽管国家投入不断加力,但农田水利仍然基础脆弱。李仰斌介绍,全国大型灌区改造规划投入1800亿元,现在实施12年才投入350多亿元;重点中型灌区需投入1600多亿元,实施10年投入不足100亿元;田间面广量大的小农水工程更是差钱。

补起农田水利短板,需要多大投入?李仰斌说,普通灌区改造每亩平均投入800—1000元,井灌区改造一亩平均投入500元。初步匡算,如果每年保持800亿—1000亿元的投入强度,10年可以基本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

李仰斌说,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已进入政府主导的新阶段,应该将其纳入公共财政投入重点,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农民参与”多元投入的新机制。

一靠公共财政投入。今年中央明确,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每年大约可落实600亿—800亿元,再加上每年各级财政投入近200亿元。这将成为今后农田水利最大投入。

二靠金融支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调动社会投资水利的积极性。

三靠农民。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推广中国经验

将向世界输出廉价优质的灌溉技术和设备

高占义说,全世界的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只有18%,生产的粮食占全世界的40%,目前全球饥饿人口正不断增加,国际上普遍认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发展灌溉技术,提高土地和水资源产出率。

王爱国表示,这次中国专家当选为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有利于促进中国水利界与国际的交流,促进中国灌排经验的推广。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灌排技术和理念。

中国将向世界输出廉价优质的灌溉技术和设备,以缓解粮食安全问题。高占义说,目前国际上现有的农田灌排技术和设备普遍价格偏高,这让不少贫穷国家望而 却步。以滴灌为例,现在国际上一条生产线要1000多万元,而中国自主研发的只有160多万元,从性价比来看,中国研发和改进的灌排节水技术价格低、实用 性高。今后我国将陆续向世界输出这些技术。

更多市场信息锁定电子画册网农资网农资与市场栏目!【www.2888.tv/nongzi/】


http://www.2888.tv/news/2524.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