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农业没那么简单
中国一直是二元经济结构,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似乎是独立运作的两个系统,除了提供原料和劳动力外,似乎没有多少关联。
在城市市场快速饱和,行业门槛快速提高,城市的机会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三农”这个无论曾经谁谈论就觉得是问题的话题,突然变成了全社会的机会。“土地流转”和“土地集中”似乎为淘金农业打开了机遇之门,引得资本和企业家高度关注。
然而,淘金农业,没想象的那么简单。
从目前搜集的信息看,看好农业,无外乎有下列几个原因:一是“抢占资源”说,因为土地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先圈资源再做论证,反正以做工业和商业的看农业,资源是够便宜的。所以,现在部分投资者进军农业有“圈地运动”的色彩。二是发展“有机农业”之说,因为媒体曝光了涉农行业的那么多问题,有机农业似乎是个机会行业。三是“产业链”说,即工业向前端农业延伸,打通产业链。
笔者认为,上述三种想法,基本上是投资者的一厢情愿。
与农民竞争
淘金农业,首先必须解决与农民竞争是否有竞争力的问题,特别是成本竞争力的问题。
在美国农业的成本结构中,农业机械占第一位。中国农业的成本结构中,化肥占第一位。其实,这里面有一项重要的成本没有统计,即农民的工时费用。
中国传统农业,化肥浪费巨大,中国占世界6%的土地,却使用了占世界1/6的化肥。所以,农业产业化,化肥成本的节约将是惊人的,这是现代农业的优势。
中国传统农业成本中,没有计算农民种地的工时费用。如果算上工时费用,那么多数农民种地是赔钱的。农业产业化必须支付“农业工人”的费用,如果把农民隐性的费用算进去,农业产业化并没有成本优势。
美国的农场主,实际上相当于农业的“外包公司”,播种、病虫监测、撒药甚至收获,基本上都外包给专业的公司,解决了农业产业化雇佣大量“农业工人”的问题。但是,中国的农业产业化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所以,还必须“小而全、大而全”地搞内部配套,这将会大大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成本。
按照目前的人口统计数据,中国农村人口超过6亿。根据专家估计,按照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大约1亿农业劳动力即可达到目前的农作物产量。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形成了中国精细化耕作、高产的农业形态。除了农业科技外,农业产业化与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相比,产量上并没有优势。
产业化农业与传统农业在成本、产量上都不具备优势,那么,与农民竞争就难有胜算。
过去,产业资本与农民的合作,比较成功的模式是“公司+农户”,这种模式回避了与农业在成本上竞争的问题,保证了原料的稳定供应,但很难保证品质问题。小范围的“公司+农户”无法解决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问题。
逃脱价格波动的“蛛网”
1930年,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农产品价格和产量变化的蛛网理论,论证了农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周期性变化像蛛网一样周期性变化,这是农产品的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化,能够逃离蛛网理论的宿命吗?在一家一户为基本农业单元主体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化很难解决上述问题。当然,如果农产品期货市场比较发达,蛛网的波动可能小一点。如果种植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价格受蛛网波动的影响也会小一点。
资本和企业家介入农业,对价格和产量信息的敏感度可能高一些,对蛛网波动的规律可能了解一点,但逃离蛛网的可能性并不大。
有机农业的困惑
不敢一棍子全部打死,但以本人目前所见,所谓的有机农业都难以经受严格的检验。
有机农业,基本特征是不含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本人不是农业专家,但以我对中国农业的长期观察和了解,在中国从事农业,只要有足够的决心,不怕影响产量,不用化肥、生长调节剂和高毒农药是可行的,但完全不用农药非常困难(少数作物例外)。不用农药,就要承担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作物品相变差的巨大损失。
病虫害的防治,并不仅仅是单个农户和单个企业的问题,有些病虫有迁飞性,有些病虫必须群防群治,建立一个不用农药的“世外桃源”非常困难。
有机农业的另一个困难是市场化问题。以有机蔬菜为例,有下列几个问题:一是中国人对蔬菜品种的需求比西方国家多得多,特别是反季节蔬菜和蔬菜的全国性运输问题解决后,很少有一个公司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全部蔬菜品种的需求。如果一个消费者在专卖店购买几种有机蔬菜后,还要到菜市场购买其他的蔬菜,消费者就可能干脆到菜市场购买算了。二是有机蔬菜的鉴别、认证和信用问题,即使真的是有机蔬菜,消费者凭什么相信你。即使经过认证,消费者其实对认证本身就有存疑。
在国内做过“放心肉”的企业很多,目前只有双汇、金锣和雨润做得不错。首先,它们是全品项的,大宗肉类及肉制品几乎全有;其次,它们有规模化的、强大的品牌保证;第三,它们是全产业链的。即使如此,由于这些企业无法实现全产业链封闭运作,像双汇这样行业龙头仍然因为产业链前端的问题而频频中标。
产业链的困惑
从产业链的起点和延伸看,有两种类型:一是工业化形成规模后,向农业延伸;另一种是在农业形成规模,然后向工业和商业延伸。
乳制品行业是第一种产业链,一般来说,这种产业链是不均衡的。比如,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有些乳制品企业开始养奶牛,这算得上是产业链,但却是规模不均衡的产业链,即鲜奶产量与乳制品产量严重不对等,无法实现产业链全封闭运作,这样的产业链,只具有形象上装点门面的作用。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某肉制品企业提出建养猪场,但生猪出栏量根本不可能与巨大的生猪用量相比。
从农业向工业和商业延伸,这种形式的产业链非常困难。如果向工业延伸,面临着每个行业的门槛都很高的难题,产业链很难给向工业进军提供支持。比如,并不会因为种植了水果,就为进军果汁饮料提供了条件。
农产品向商业的延伸,必须以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运作为前提,只有品牌才能提供保护。然而,农产品的品牌化动作还只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质疑不是反对
上述对淘金农业的质疑,并不代表我反对淘金农业,只是认为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资本和企业家进军农业,会迅速改变封闭循环的农民意识,这是对中国农业的最大贡献,甚至比农业科技对农业的影响还要大。农民作为一个整体,突破自我比较困难,但一旦有榜样,学习模仿速度会很快。
进军农业,最困难的在过渡期,即传统农业与产业化并存的时期,此一时期很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同时,还必须关注,消费者对农业问题的痛恨(如毒菜问题)并不一定能够转化为消费行为。
进军农业,晚了可能丧失机会,急了可能成为先烈。
进军农业,有两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是以世界的视野看待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如果要同时解决中国农业产业化、产业链和市场化问题,难度非常大。如果中国的农业产业化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结合,有可能形成绝配。
二是以整合的方式解决农业产业化问题。比如,订单农业就是整合农业、工业和商业的方式。再比如,现代农业与现代商业共同整合形成产业链的问题,比独立形成产业链更有优势。
http://www.2888.tv/news/24267.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辽宁省农发办举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培训班
- 农药下一个“拐点”—自主创新和品牌优势
- 中央财政逾千亿元支持春耕
- 尿素出口保证金提高的影响
- 梅花栽培技术总汇
- 广西冬季农作物寒害防御及病虫预防措施
- 借力生态农业发展乡村旅游
- 如何找到靠谱农业致富项目?
- 果树药害有哪些解救方法?
- 阳煤丰喜脱硫改造效果显著
- 2014年能否继续保持农机化良好态势
- exosect公司干扰昆虫交配的exosex sptab信息素产品在西班牙获得登记
- 北京昌平:农民领到野生动物毁田补偿款
- 今年玉米田地二点委夜蛾防控措施介绍
- 辣椒如何制种能高产
- 新型肥料产业促进中心正式成立
- 农药产品生产审核相关知识
- 氯化铵:牛市当前,考验其后
-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绽放尿素行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