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家准备应对用肥集中情况
北方涝、南方旱,不正常的天气变化使得很多地区的播种时间推迟,缩短了购肥的时间,另外,尿素的价格在春耕时节一直处于下跌的趋势,影响了经销商的备肥情绪,使得他们和农民购肥比往年都要谨慎,大部分复合肥厂家受此影响销售量都有所下滑或者没有上升。受春耕市场平淡的影响,加上近段时间资源市场的不景气,使得夏季玉米肥销售略显尴尬,虽然经销商一直担心肥料价格下滑压缩了利润空间,但随着夏播的临近,他们都会选择备货60%-70%以应对将要出现的农民用肥集中释放的需求。
多因素叠加影响市场启动速度
今年春耕市场启动速度过慢,去年春节后尿素价格一直处于上扬态势,而今年春节后尿素价格则一直下滑,且磷酸一铵的价格也一路下滑,下游终端商不敢拿货。
山东春雨肥业有限公司经理高树建说:“市场启动得太慢是多方面因素叠加造成的,一是国际市场氮肥下滑得比较厉害;二是南北方因为气候关系用费季大概推迟了2-3周,缩短了购肥的时间;三是近段时间国内的能源价格特别是煤炭有所下降,国内主要生产尿素的企业都是煤字头企业,他们的制作成本下降了,复合肥原材料肯定也会下降。”当记者问及原材料下降是否对复合肥生产企业有好处时,高树建回答:“市场遵循的原则是追涨杀跌,越是下降的行情,尤其是终端客户越不敢拿货。而且下游终端还会认为,原料下降后,厂家肯定会有降价的调整,且农民还没有到用肥高峰期,所以他们持续等待。”
烟台五洲施得富肥料有限公司经理孟丽军说:“以山西为例,玉米肥料销售已经完毕,该地区45%硫基复合肥批发价为2800元吨左右,45%氯基复合肥批发价为2500-2600元吨。本季该地区刚开春就降温,用肥时间比往年推迟,天气变化是经销商不敢备货的最大的原因,而尿素在春季一直下降,影响后期的销售和经销商后期补货。”
集中释放需求,厂商压力增大
由于下游经销商观望的情绪浓厚,备货量减少,厂家库存增加,甚至会影响生产夏季肥厂家的销量,但是临近用肥高峰期,下游市场需求的集中释放势必对厂家生产、发货给予压力,厂家旺季时可能会忙得不可开交。远距离的厂家受路途所限影响了发货量和发货时间,但这种情况也将给予当地厂家占据市场的机会。
孟丽军说:“山西地区化肥销售的总量没有减少,山西北部4月15号左右种玉米,现在销售已经结束。由于低温推迟了播种时间,老百姓缩短了购肥的时间长度,等到天气回暖后农民集中用肥,经销商来不及补货用肥季就结束了,这么短的购肥时间外省的厂家根本来不及发货,农民就近选择当地化肥企业的普通肥料,这种情况对于远距离企业影响很大,毕竟经销商资金有限,不可能一次备货完毕。”
高树建说:“河南以南大概在5 -6月份季节收割小麦,然后种植玉米,山东6月份就收割小麦,马上就种夏玉米。现在马上面临着夏季用肥的时期,很多下游经销商即使看到原材料在下降、价格还没有稳定,他们也只能去拿货,因为时间来不及了。而后会出现一个集中释放的时期,今年就是这样的,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会出现到用肥高峰期时各个厂家肯定忙得不可开交,因为之前的需求被压缩了,比如在4月份,假设一个厂家能发1万吨,现在只能发3000吨,所以到忙季时厂家肯定是满负荷运转。”
土地流转加快市场洗牌速度
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土地承包租赁势在必行,合作社在农村的推广越来越深入,合作社是未来农资经销的一个发展方向。高树建说:“合作社在很多省份推广都占到30%或以上,厂家直接跟合作社合作肯定是大势所趋,这种情况将有利于大型的企业的同时也在考验这些企业,在品牌、渠道、农化服务、制作成本这四个要素上有优势的企业才能生存下去。现在复合肥厂家这么多,竞争非常厉害,随着合作社逐渐深入,过3-5年很多中小型的化肥企业都会非常快地倒闭,国内二线厂家如果没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几年之后很快就会退出市场,当然也许没有那么快,但是3-5年之内就会看到行业的改变。”
http://www.2888.tv/news/23971.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三亚农药零售企业营业面积有规定?
- 农资之路 成长所悟
- 河南淅川:“土验方”治虫产出绿色好产品
- 农药除草剂可以分为哪几类?
- 新的一年,农民能得哪些实惠
- 洛阳:重塑现代都市中的农业尊严
- 今年重庆市晚秋生产播种面积将达500万亩
- 100个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今年开建 经费增20%以上
- 加钾增持icl股份计划再次落空
- 农民会,我们应该这样开!
- 淮安抓政策机遇上半年农机科技推广工作成效凸显
- 《水溶肥国际标准》草案即将报送国际肥料标委会
- 您对玉米新品种“中单909”的知识了解多少?
- 农业部:大配方肥登记可加注“配方肥”字样
- 欢迎参加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班
- 山东省2011年夏蝗发生趋势分析
- 四川珙县对全县农资经营店进行专项检查整治
- 产自中国大陆农药原药获澳大利亚批准登记
- 棉花合理施肥 有效活化土壤防止板结
- 化肥业甩掉政策“拐杖”应对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