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稳定当前生猪生产的技术指导意见
为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结合当前生猪产能和市场消费状况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优化种猪群体结构,提高种猪生产水平。加快高龄、低产母猪淘汰,优化种猪群结构,可根据当地和自身条件适当压缩母猪群规模。一般母猪的使用年限为3年,对于商品猪生产场,较为合理的结构是1~2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数量的30%~35%,3~6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为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应尽可能采用三元杂交生产体系,与纯种猪生产相比,三元杂交的繁殖性能可获得15%以上的杂交优势。
二是加强管理与栏舍改造,提高养猪效率。通过准确的发情检查、b超妊检、人工授精等技术应用,可大大提高母猪配种分娩率,缩短分娩间隔;通过改造猪舍,提高猪舍的环境控制能力,可缩短生猪达上市体重的天数。根据部分养猪场数据统计,夏季采用水帘降温可缩短体重达100公斤日龄5~10天。当前正处于春夏之交,尤其是南方地区空气湿度大,是仔猪腹泻、呼吸道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应注意通过栏舍的合理通风、保温等综合措施,保障仔猪健康成长。
三是采用科学饲喂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倡按照饲养猪种的生长发育规律,采用多阶段的精准营养配方,满足猪只最佳生长发育需要,可节省每头猪的生产成本近20元;改造传统的铸铁、水泥料槽,经验表明利用新型可调式料槽可减少生长育肥期饲料浪费30~50公斤;此外,各地按照自身条件,加强新型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可部分抵消因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
四是强化健康管理,保障母猪正常生产能力。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同时,要特别重视种猪更新前的驯化工作,即使是来源于本场的种猪,在与生产群并群前,一定要进行驯化,使新补充种猪的免疫水平与生产群保持一致。同时,在多雨季节要特别重视饲料及其原料的管理工作,防止饲料霉变。
五是抓好疫病防控,提高生猪养殖效益。我国南方地区梅雨季节即将来临,应注意改善猪舍保温、通风条件,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做好仔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常见病的防控。加强养猪场综合防疫管理,健全防疫制度,强化环境消毒,不断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加强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重大疫病防控,切实落实免疫、监测等各项关键措施。
http://www.2888.tv/news/21937.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磷酸一铵5月以来涨逾20% 化肥行业回暖
- 哪些才算是无公害农药
- 保管和使用包衣种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 化肥“零增长” 企业转战耕地保护
- 关税过后尿素市场反响一般
-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国家农业部发布最新四个肥料标准
- “中原粮仓”河南去年粮食总产量逾6067万吨
- 昔日农民变身现代农场主——吉林省首个家庭农场探访
- 最新福建地区复合肥价格2012年1月10日
- 新型农膜种类多 功能更加多元化
- 做接地气的蔬菜种子
- 化肥“新常态”引导行业结构调整
- 温州口岸首次进口母乳存储袋
- 尿素市场“涨”声响起来
- 化肥农药农机 如何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 300台“东方红”作奖品发放给全国种粮大户
- 4月份中国共210项农药产品获得登记
-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农资行业信息解读
- 国内药肥发展未可限量 多品种初露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