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防灾减灾科技贯穿始终
众所周知,我国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不容小觑。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500多亿公斤。要稳定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至关重要。灾损减一分,产量多几许。而科技,正是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关键。
2012年,由科技部组织,农业部、教育部、中国气象局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正式启动,该项目也是我国农业防灾减灾领域内的又一次科技大协作。项目启动一年取得重大进展。
日前,2013年度全国农业自然灾害减灾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记者专访了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李茂松,解读我国农业防灾减灾的相关问题。 记者: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但每年因灾损失的粮食也不少。当前,我国农业防灾减灾的状况如何?科技究竟能为农业防灾减灾做些什么?
李茂松:我国是一个多种灾害类型频繁发生的国家,特别是农业干旱、洪涝、低温、干热风等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般灾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666.7万公顷,因灾损失粮食500多亿公斤。近几十年来,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呈现发生频率不断加快、危害范围持续扩大、灾害程度进一步加重、因灾损失明显增加的态势。我国农业防灾减灾面临严峻挑战。
农业防灾减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具体来说,科技可以在灾前、灾中、灾后发挥重要作用。
灾前,我们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建立起灾情的数据库,搭建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同时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让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广大农民群众在第一时间就能获得灾害预警信息,为赢得农业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提供科学依据,对一些高风险灾害,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农作物在区域和季节的配置,研发避灾技术,针对当地季节性灾害对农业生产活动做适当调整,避开灾情。
在灾害发生的过程中,我们依靠科技抗灾、减灾、救灾。比如,一旦发生旱灾,我们什么时间浇水、浇多少水、如何浇水等,都要依靠科技把这些东西搞清楚,提高我们技术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尽快研发出一系列的抗灾品种,减少损失。
而灾害发生后,如何做到减产不减收,要根据一年季节变化,剩下的光照和热量,根据剩下的资源来决定,把它们有效利用起来。怎么来减少农民损失,究竟该种什么、养什么,都不能胡来,这一切,都需要依靠科技。
记者:如您所言,农业防灾减灾,科技必须贯穿始终。作为“十二五”重点科技支撑项目,“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李茂松:从2006年的川渝干旱,到2008年初的全国范围雨雪灾害,再到2010年的西南干旱,自然灾害频发,亟待我国通过科技主体计划来开展防灾减灾的科技研究。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科技防灾减灾工作,需要形成协同一致的创新团队,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项目应运而生。
项目主要针对旱灾、低温和洪涝等灾害开展研究。旱灾属于“重大”灾害,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目前旱灾造成的损失能达到60%以上。而低温和洪涝属于“突发性”灾害,影响也非常巨大,如果在东北水稻抽穗扬花期发生日均气温低于17摄氏度的低温灾害,水稻的结实率就会下降,温度低于15摄氏度以下,就能导致绝收。
在农作物选择上,我们主要研究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5大作物,它们对我国粮棉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研究区域选择上,主要包括东北、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它们是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
这个项目是我国农业防灾减灾领域内的又一次科技团队大协作,涉及农业气象、气象灾害、农学、农业水土工程、水文水资料、电子自动化、机械制造等多个专业领域,项目设置6个课题。围绕灾前、灾中、灾后整个过程,针对5大作物、3个灾种、3个区域展开全方位的科技研究。我们希望通过研究重大突发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新技术,研发基于农田尺度的地面监测技术与设备,实现农业灾害的自动化、强时效和高精度监测,初步建立我国农业灾害监测技术支撑体系;通过研究农艺、工程、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防灾减灾新技术,实现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防、抗、避、减技术和措施的一体化,形成我国农业防灾减灾技术体系。一旦项目完成,将对我国农业生产发挥重要的作用,增加的粮食产量相当可观。
记者:目前项目取得了哪些进展?今后又有哪些规划?作为这一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您对我国农业科技防灾减灾,有哪些建议和体会?
李茂松:项目启动一年以来,我们在全国首次构建了突发性灾害数据库,收集整理了全国和研究区域的长时间序列气象资料、农情资料、农业生产数据资料,研究区域主要农作物的干旱、洪涝、低温等灾害发生的时段、范围、强度、频率,种植模式、孕灾环境、承灾体抗灾性能和灾损资料以及应急防控技术、减灾技术和灾后恢复生产技术等资料。数据库的建立,有助于我们摸清灾害发生的时空规律。
同时,我们还初步筛选出小麦、玉米、水稻、棉花适宜区域种植的47个抗逆性品种;初步揭示了区域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初步构建了3项灾害等级评价指标和灾情监测预警数据库,初步提出了适宜不同区域的避灾减灾种植模式、防灾避灾技术、灾后补救技术,初步试制了部分设备、机具、研制了抗逆制剂配方。
在项目的试验地区,一些初步的技术成果得到了应用。农业部通过12316信息服务平台,已将项目组的科研成果传递给农民。农业部将建成500个农情信息基点县,在500个县里,我们要逐步把远程可视化无线监测系统布置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第一时间就知道灾情,赢得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同时优化实用技术,推广抗灾避灾品种和设备,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用得起。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防灾减灾技术并不先进,这也意味着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的防灾减灾必须从应急向风险管理转变,减灾向备灾转变。既要加强技术集成,更要注重风险管理。
今后,我们的项目将进一步围绕主要粮食作物,分灾种、区域和季节制订防灾减灾技术方案,做到科学预警、分类指导,增强农业防灾减灾的主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真正为我国预防和减轻农业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筑起一道防火墙、撑起一把保护伞、打造一个保险箱,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http://www.2888.tv/news/21754.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广东肇庆首次截获小麦不孕病粒
- 贵州锦屏18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助力农业发展
- 农药过敏的海归博士 研发可“喝”的农药
- 化肥营销:不要步保健品之后尘
- 河南力保“三夏”农机用油
- 徐州精心筹备农机专业合作联社迎新春
- 种植什么水果赚钱稳?
- 甘孜州开展饲料农药兽药等农资专项整治行动
- 韶关核桃 果木双收
- 复合肥后市承压厂商培育新增长点
- 四川省2013年大春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 上海奉贤百个经济薄弱村"抱团创业" 共建"百村公司"
- 农业部首度发布化肥农药利用率数据
- “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再启程
- 尿素市场疲软 厂商心态较悲观
- 农机贷款促进山西平原县农业早机收
- 安徽宿州“互联网+”助力农业升级转型
- 河南“淘宝型”农资销售实现企业农民双赢
- 江苏诺尔调节剂之麦稻返青灌浆饱
- 河北吴桥:农机全力备战“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