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生态建设念活“循环经”
春节前后,浙江杭州建德市宏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盛标却更加忙碌。当地的10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正放假过年,每天少了20多吨的木屑、下脚料,一下子就让这家以各种秸秆、木屑和木材下脚料为原料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新型企业感到原料“吃紧”,不得不四处去收购原料,以保证节前节后的正常生产。
当地的许多干部都说:“循环经济真好!原来只想把这些废弃物处理掉,省得污染环境,现在倒成了一个蛮吃香的新行业。”
这是杭州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养殖场里有香味”、“树叶子变炭棒”、“烂菜叶发电”、“养虾场不添水”、“猪粪变燃料”等等新鲜事,已不再是“科幻小说”,而实实在在地成了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故事。
杭州是国内城乡统筹的先行区,是国内唯一提出“全域景区化”建设的省会城市,美丽乡村、生态经济建设均走在全国前列。随着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产业集聚、人口集聚不断推进,如何提升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质量,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
一方面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已逐步走向前台,成为杭州农业的生力军,发展循环经济需求强劲;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总量加大,综合利用、市场化开发前景诱人。
2011年5月,杭州市决定实施《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综合示范乡镇项目建设》,计划于5年内在全市建成50个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综合示范乡镇,并制定各项具体的考核标准,借以带动全市农村的新能源开发。
有政策推动,有产业需求,就有市场前景。“地热能”、“太阳能”、“沼气”、“农林废弃物利用”及各类再生资源利用等新兴产业,开始在杭州农村崭露头角。过去,养猪、养虾、种菜或是食品加工等,企业的平面布局、产品结构往往是单一的,废弃物多,面源污染多,综合效益几乎是一个空白。而如今,以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为核心,企业的平面布局和产品结构已开始向生态型、复合型转型升级,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杭州杰虹养殖场李益勤原来是一个普通的甲鱼养殖户,规模仅为280亩,为降低暖房的供热成本,自行研制开发了“地源热泵”。因应用范围广,成本低,节能效果明显,受到了许多养殖户、花木种植户的“追捧”,供不应求。而后,他专门申请了产品专利,注册了商标,成立企业进行专业性、系列性生产。目前已开发到第四代产品,进入浙江省农机补贴目录。原来的养殖场,反倒成了他开发新产品的试验基地。个人的“小聪明”如今作出了一个新产业。
“企业是主体,项目短平快。”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双赢,成了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也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
据统计,全市目前有光热用户41.3万户,采光面积82.6万平方米,相当于年开发标煤9.9万吨;建有六家把农林废弃物致密成型、碳化、气化的工厂,年收集利用农林废弃物5.5万吨;推广沼气工程742处,年产沼气873.8万立方米;建污水净化池总容积达34.2万立方米,形成了年处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4185.3万吨的能力,直接受益农户22.6万户;全市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已达到77.3%。
http://www.2888.tv/news/20861.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三秋生产:山东15万户农民用上新农机
- 尿素市场疲软持续 将保持震荡态势
- 花生立枯病和纹枯病的防治
- 推进农业现代化 首要保障粮食安全
- 习近平:要坚持规模适度,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
- 厦门成为2011年第27届全国植保会的召开地!
- 尿素淡储或将继续推迟
- 用补贴激励加快推广生物农药
- 河南方城县“套餐式”农机服务“护航”三秋
- 磷石膏综合利用问计代表委员
- 农民买农资就想算个明白账
- 辽宁津大向新疆赠肥进行“访惠聚”活动
- 国内外市场依旧平淡产能过剩阻碍尿素企业破局
- 一号文件中对农药分工的解释
- 谁知道大棚黄瓜药害发生怎么办?
- 河南正阳县农民群众受益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延庆县八达岭农民冬闲“充电”成时尚
- 厦门海沧进口化肥量增长超2倍(图)
- 农民造出山药开沟机
- 农业部紧抓农药执法监管及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