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退出机制化解化肥过剩
农资电子画册网为您提供以下市场信息:
关键词:化肥
2009年,国家出台《关于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正式宣布化肥进入市场化时代。4年之后,化肥工业却依然面临着优惠政策鼓励(铁路化肥运输优惠、电价优惠、部分天然气价优惠、税收优惠)、出口关税限制等非市场化大环境。这样的大环境或多或少造成了行业的产能过剩。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合成氨产能达到6730万吨,尿素产能(实物量)达到7130万吨,产能过剩1800多万吨;磷肥产能(折纯)达到2360万吨,过剩1000万吨。
必须看到,要解决化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比解决其他行业同类问题更加谨慎,因为该行业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笔者认为,结合化肥的特殊身份,建立退出机制,或可破解行业产能过剩难题,解决行业深层次矛盾。
建立产能退出申报平台,引导“主动退出”。实际上,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化肥企业装置处于闲置状态,名存实亡,又出于种种原因,无法声明退出。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建立产能退出申报平台,结合一些政策鼓励,使落后产能主动申报,将能够起到快速摸底行业的作用。
制定退出补偿机制,鼓励“平稳退出”。现在丧失了竞争能力的多数是几十年的老企业。这类企业的退出,必须考虑大量工人的安置问题,给予一定的专项补偿,或者运用市场化手段筹措补偿费用,避免引发社会问题。专项补偿可考虑政府回购产能指标,按照一定标准给予退出资金;市场化手段则可考虑产能置换,由新进产能按照一定标准购买退出产能指标。
开展行业检查和企业诊断,严格“清理退出”。以行业准入条件、节能、安全、环保等要求为准绳,开展行业大检查,对达不到要求的产能进行清理整顿,整顿后仍不达标的要强制退出。
结合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做好“边转移,边集中,边退出”。受国内能源供给形势影响,我国氮肥工业以煤为主供原料是长期趋势。西部煤炭资源地煤炭价格低,是对氮肥工业的最强吸引力。氮肥基础产能向西部煤炭资源地转移,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如果氮肥企业自身不寻求发展,不及早向上游延伸、抢占资源,待电力和钢铁等行业可承受煤价上涨、民用燃气可承受天然气价上涨时,氮肥行业今后的处境恐怕会越来越艰难。竞争力渐弱的企业如不及时做好准备,找好“后路”,也只能等待被退出。
结合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实现“边转型,边退出”。过去我国指导肥料研发、生产、管理、推广和应用的理论基础是“等养分等效”,未来的重点则不仅要关注养分含量,更要重视养分形态和科学搭配,“形态、含量、助剂”是肥料发展的新理论基础。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碳铵、硝铵等传统肥料的作用和地位要重新认识;适应天气变化的抗旱抗逆肥,具有增产、增收、高效、节能、环保功能的长效肥和缓控释肥,适合水肥一体化的可溶肥、液体肥料等,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东部地区企业可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力,考虑发展高附加值有机原料等其他化工产品。有条件的企业可结合上述方向和需求,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寻求差异化发展;跟不上转型脚步的企业则会被退出。(作者系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化肥处副处长)
http://www.2888.tv/news/20855.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粮食“三量齐增”怪象缘何而来
- 几十亿都“打水漂”了?!肥企的钱都怎么用?
- 关税政策可调出口必定不是出路
- 北京小麦2015年秋播植保技术意见
- 安徽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 铜梁秋后闲田不闲 农民养鸭增收致富忙
- 天气沦为尿素梦魇
- 农药企业掘金上市背后存在隐忧
- 调结构:趟出一条农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 有一种调整叫“粮改饲”
- 宿州市广大农村呈现出一派万人备耕忙的景象
- 雷沃谷神收割机、雷沃拖拉机在精耕杯上获一二名荣誉
- 哈尔滨市备春耕生产共需资金102亿元春旱形势依然严峻
-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 抚州市获今年首批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250万元
- 云南重新规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894.5万亩 新增坝区农田310万亩
- 青海民和县:无公害蔬菜--娃娃菜长势喜人
- 湖北武汉:蔬菜成为我国农产品“老大”
- 春天苗圃注意事项有哪些?
- 尿素产能过剩日益凸显 资源型企业占据主动